于是,不再迟疑,讨好的笑道。
“如此,将来还请汪大人多多提携啊。”
“好说,好说。”汪文言笑呵呵的应承了下来。
吴襄知道,现在是该自己表现诚意的时候了。
于是,用手指在茶杯中沾了些水,在桌上写下了一个字,‘祖’。
王文洋定睛看去,看清楚对方写的字后,并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等着下文。
吴襄也不敢卖关子,轻声说道。
“可拉拢。”
简简单单的三个字,说完后吴襄便不再言语了,静静的看着汪文言。
对于辽东祖家,汪文言自然是做过一番调查的,又怎么可能不熟悉。
其祖上从宣德年间便迁居于此,世代为将,尤其是传至祖承训这一代的时候,更是官至辽东副总兵,这可是货真价实的将门之家啊。
比如说祖大寿,也就是祖承训的儿子,现如今就已经升至靖营的游击将军了,是祖家子弟中最出色的一个。
而且从以往种种表现来看,虽然祖家也在做着很多不法事,但是却心向朝廷的部分更多一点。
包括现如今的辽东经略熊廷弼也看出了这一点,所以也在刻意拉拢祖家,向朝廷上表称赞祖大寿,就是希望祖家能做一个表率,关键时刻要站在朝廷的这边。
汪文言点点头,问道。
“然后呢。”
看到汪文言脸上没有丝毫表情,吴襄猜不透对方所想,只好乖乖的继续沾水在桌上又写下一字,‘孙’。
写完后,吴襄轻声说道:“富商起家,唯利是图,不可信。”
孙家,起源于正统年间,当时辽东也是渐生兵祸,建奴开始日益壮大。
明朝廷不得已之下,只好号召辽东当地的富户们募兵,并规定,所幕员数量的多少,决定了授予官职的大小。
比如,幕到了百名,就授予你百户,募到千兵,就授予千户。而当时的孙家便是辽东一大富户,靠着募兵晋升官职,从而在军中占有一席之地。
现如今,这广宁城中的游击将军孙得功便是其家族中在军中的代表人物。
随着辽东百事通吴襄的讲解,汪文言对于辽东势族之间的势力有了更确切的了解。
辽东势族和中原的势族不同,他们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非官而军,非军而官’地主与军阀相结合。
在辽东若是想成为大族,有三条途径。
其一,便如李成梁的李家,祖大寿的祖家这样,世代镇守辽东,利用手中的职权,大肆兼并土地,剥削地方,成为巨富。
其二,便如孙得功的孙家一样,原本就是辽东的富户,因为朝廷募兵的政策而插手军权,成为一地巨富。
其三,便是辽东后来发家的富户们,他们虽然没有赶上正统年间的朝廷募兵政策,从而插手军方,但是却和当地的各方势力都有关联,控制着一地经济,比如佟家。
这些势族们的出现,不断侵占屯田,加速了明朝军屯的破坏。在明初,朱元璋在辽东屯田养兵,发展至永乐年间,不仅能够供养军队食用,而且还能略有富余。
可是到了如今的明末,别说富余了,军队的一应开销几乎全都要仰仗朝廷调拨,而这些士族们却拿着侵占田地所产的粮食暗地里和建奴交易换取利益。
这些势族侵占屯田还不算,最重要的是隐占家丁,官军私有化。那些家丁亲兵表面上看是朝廷的军队,但私底下却是将领们的私兵,不仅将领们有私兵,这些大家族们的府上也有私兵。
多则百,少则也有数十。
至于除了家丁亲军以外的士兵们,则完全成了他们的奴隶,压榨剥削,数不胜数。以至于在辽东地区,兵士们的逃亡和哗变时有发生。
这也是明军在辽东兵事日益废弛的原因之一。
听完了吴襄详细的讲解后,汪文言对于接下来自己该如何行事有了一个更清晰的方向。
对吴襄笑着说道。
“多谢吴贤弟解惑,事情已了,汪某便不再叨扰了。”
此时吴襄在汪文言口中已经改成了‘吴贤弟’,这自然是承了他情的表现,代表把他当自己人看待了。
吴襄那能不明白其中的道理,笑得嘴都咧开了。
但是看到对方就要这么离去,吴襄哪能甘心,张了张嘴,想要喊住对方,却见汪文言忽然又转过身来对他说道。
“最后再送吴贤弟一句忠告。”
“辽东即将大乱,吴贤弟既有心武举,何不早做打算,带着家小先去京城安顿下来再说?”
已经选择要投效过去,如今又知道辽东即将大乱,吴襄那还敢在辽东继续待下去,没过两日,便带着家下开始了向关内迁移。
事情果如汪文言所说那般,就在吴襄带着家下开始赶路的时候,辽东已经有数家大族遭了难。
这下,吴襄再不怀疑,只恨少生了两条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