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回到明末当军阀> 第四百四十八节 书生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四十八节 书生军(1 / 2)

 “共征召读书人三千人。,配以三百识字军官。大都督这是不是太多了。”

黄元看到杨潮的命令,让他挑选一百个识字的军官后,他立刻找到了杨潮。

军中读书人本来就少,杨潮科举抽调了一千多人后,已经严重不足,这些人白天训练、作战,晚上一般都是归黄元等人,不是帮主普通士兵识字,就是帮忙整理钱粮账册,填写档案记录,五十万大军中,识字的不足两万人,而杨潮军中一直有远多于其他军队的文案工作,本来就不敷使用,还要抽调三百个人来,比其他军队的识字军官多太多了,是不是数字搞错了,是三十而不是三百。

“普通人见识浅薄,只有这些读书人,才可能培养出使命感啊。”

杨潮叹道。

他努力培养军中文化,到头来发现反而兵痞文化盛行,不是读书人同化了普通士兵,而是普通士兵同化了读书人,一个个不用一年时间,上过几次阵之后,就变得粗俗不堪。

这可不是杨潮心目中的正规军队,正规军人应该有十足的正义感,而不是当兵吃粮,升官发财这些庸俗的观点。

可是使命感这些东西,没有一定的文化层次,很难形成。

后世的学生是第一个崛起这种思想的,为国牺牲,为国奉献,只有读书人才可能觉醒,穷苦人家的孩子,第一个想的是如何吃饱饭。

“组建一支书生军,培养出一种军事文化来。”

杨潮的根本目的。

读书人不从军,没有上过阵的。没有资格参加科举。将来做官的都是上过阵见过血的。就好像唐朝的长孙无忌之流的文人,都是可以骑上马跟李世民一起冲锋陷阵的主儿,这样的文官管理的国家,不可能没有血性。

至于大明朝会不会因此产生军国主义的文化,杨潮就考虑不到了,反正这么大个国家,如果真正有军国主义文化了,那倒霉的也不会是自己。至于别人倒霉不倒霉,死道友不死贫道,杨潮也管不着了。

“好吧!”

黄元听到杨潮又说出一堆歪理来,知道杨潮知道此事,而且不是数字弄错了之类的。

经过三个月的军事训练,夏完淳完成了基础训练,很辛苦,他的态度其实也不端正,因为他的目的并不是想要杀敌,只是把当兵当做晋升的途径而已。

他的好友孙克咸就轻松多了。孙克咸从小练武,文武双全。他来就是想杀人的,是想冲锋陷阵的,至于训练对他来说也就是走走步伐而已,最难的刺杀训练什么的轻而易举,他可以枪枪刺中钱眼。

三个月后,夏完淳跟孙克咸一起,进入了骑兵军中,去了山东在赵康手下效力。

不过他们这只军队比较特殊,被称作书生军,军中全都是读书人,就连军官都识字。

到了山东,并没有立刻见识战阵,而是继续训练,军中的训练和新兵营中的训练不同,新兵营中他们训练的是基础,是步兵训练,到了这里才真正可以骑马了,训练的是如何在马上保持步兵队形一样的阵型,骑着马可以保持阵型不乱小步慢跑后,才开始骑马联系劈杀,最后才是冲锋训练。

半年之后,夏完淳才开始第一次作战,负责渗透进北直隶,负责攻打一个八旗贵族的庄园。

诡异的是,他们偷越南四旗防区,竟然偷偷摸进了顺天府。

这是一座土堡,北方人叫做堡子,用一圈圈土坯围墙围起来,里面盖房居住。

因为杨家军经常偷袭,北直隶的奴隶制们,都非常喜欢建这种土堡子。

但是打下她实在是太轻松了,因为趁夜有人打开了堡门,放他们进去,杀了庄头等人,然后一群包衣就跟着他们撤退了。

夏完淳感觉意兴阑珊,但是也有许多迷惑,回来后才知道,整个北直隶到处都是杨家军发展的暗线,这些人混入八旗权贵的庄园做包衣,然后将那些心有不满的包衣给煽动起来,接着就联系杨家军。

杨家军骑兵要做的,其实就是派兵去接应,防止八旗主子的马队追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