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回到明末当军阀> 第四百七十节 低息债券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七十节 低息债券(1 / 2)

 热门推荐:、、、、、、、

求收藏:《大国崛起1900》

————————————

后世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认为:在有足够劳动力和原材料用以增加生产力的情况下,货币增发不会推高物价,只会增加商品和服务。供需联动,物价不受影响。

后世德国一战后经济紧缩,黄金储备全部用来坏债,通货膨胀到了买面包需要用车拉钱的地步,经济完全崩溃!

希特勒上台后,采用货币改革,发型大量没有黄金支持的货币,反而瞬间就改变了德国经济。就是因为用生产力来给货币做支撑的原因。大量的货币增发,只要有相应的生产就绝对不会引发通货膨胀。

而大明朝缺乏原材料吗?在农业经济时代,原材料基本来自于农业,江南的农业似乎足以为手工业提供充足的原料。缺乏生产力吗?农业时代的生产力主要就是劳动力,而劳动力在中国似乎从来不是个问题。

在原料和生产力都不缺乏的情况下,发行相应的货币,不但不会通货膨胀,反而是刺激生产。

当然大明朝的文官还达不到后世著名经济学家的境界,其实杨潮也是一知半解,他只知道后世都是纸币这种信用货币,所以不想让货币受制于白银这种中国稀缺的金属,所以才建立了江南银行,并且通过发行债券,以白银的名义,将官府信用变成了货币。

以后世会计学的观点来看,货币其实没有什么神秘感,只是用来进行货币统计的一种工具而已,就像工匠手里的尺子一样,只是用来衡量生产和消费的记账数据而已。

而在大明这种极度缺乏重金属的经济体中,短缺的贵金属相当于让会计工具短缺,造成因为无法入账清算导致生产无法自然扩大到她应有的程度。

当然杨潮也担心货币供应过量引起的通货膨胀,甚至导致自己打造的纸币系统崩溃,所以他一直很关注物价水平。

让拿骚组织银行会计人员,将市面上最常见的粮食、棉布、丝绸、瓷器甚至木材等一百种消费品和基础原料价格进行不间断的统计。作为一种物价指数。

这个物价指数结果显示从纸币发行到现在,物价水平只增加了百分之五,这算是很低的通胀指标了,老百姓几乎感觉不到物价上涨的程度。

拿骚也认为杨潮设计的货币体系是有效的。

但是他依然强烈反对在没有白银作为储备的情况下。印刷超额的纸币供应,哪怕这些是以官府债券作为保证也不行,也就是说,拿骚拒绝印刷纸币来交换官府的债券。

江南银行建立三年来,已经收存了两千万两的白银。但是已经印发了五千万两的银票,其中三千万两就是用来购买官府发的债券,已经超过一半纸币没有相应的白银作为保证,拿骚认为已经到了极限。

要知道荷兰的阿姆斯特丹银行,为了维持稳定,一直都不像个人客户提供贷款,只进行最为保守的存款、汇兑业务,这两种业务,几乎没有什么风险,基本上印刷多少银行券。阿姆斯特丹的金库中就有多少金银。

正是因为这种超稳定的信用,让阿姆斯特丹成为了欧洲的清算中心。

拿骚以荷兰人的经验,认定江南银行存在超发现象,就算是欧洲的私人银行,也不敢印发超过储备金两倍以上的银行券,否则随时都会因为无法应对挤兑而破产。

杨潮倒是想用命令压制拿骚,可是拿骚以辞职相威胁,宁可放弃高官厚禄甚至荷兰人的利益,也不愿意让他的名誉受损,在坚持认为杨潮错误的前提下。他坚决不肯妥协。

杨潮还不太想让拿骚滚蛋,他在江南银行工作的短短一年多来,已经规范了银行的会计运作,培训出了数百名懂得西方银行业操作的合格会计。

同时开通了松江的交易所。各种货物以及债券交易都十分活跃,隐隐有超越南京的架势。

拿骚还帮忙培训出了一批港口的海关人员,比如估价员、铃子手等等,完全采用荷兰人先进的港口管理模式开始试运营苏松港口。

在还没有完全榨干拿骚的剩余价值前,杨潮还真的舍不得因为发型一批债券,就让拿骚滚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