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都市言情>无敌电磁异能起源> 第一百零六章 风暴三击之第三击圣地亚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零六章 风暴三击之第三击圣地亚哥(1 / 2)

 圣地亚哥海湾是北美洲西海岸最好的天然海港,是欧洲人开拓北美西海岸美洲大陆的首选地,也是1769年西班牙人移民美洲大陆的居住地,从那时起一直到现在,圣地亚哥海湾就一直是北美最大、最繁忙的海港。

圣地亚哥海湾现在是美国海军第三舰队的驻泊地。

为了有效地打击美利坚第三舰队的作战能力,风暴三击的第三击将打击圣地亚哥海湾的所有军事设施和圣地亚哥国家机场。(避免机场被战略轰炸机和普通战机使用。)

详细的目标包括位于科罗纳多岛北部的北岛海军航空站航母基地),位于洛马角的海军基地(核潜艇基地),位于印第安角的圣地亚哥海军基地和位于东北部海湾的圣地亚哥国家机场。

三叉戟号隐藏在飓风边缘,以避免被卫星发现,花了二十多天的时间,顺利地从俾斯麦海抵达墨西哥西部海域的南科罗纳多岛附近。

南科罗拉多岛距离圣地亚哥的直线距离大约为500k,此岛位于墨西哥海域。三叉戟号在这里刚好可以对500k外的圣地亚哥发起攻击。

此种作战方式可以说是跨境打击。

午夜12点,飓风呼啸,海浪不停地拍击着三叉戟号的船身,发出轰隆的撞击声。虽然三叉戟号是三体式战舰,耐巨浪的能力异常出色,能在台风边缘隐蔽式巡航,但是船体的摇摆不可避免。

艾维西正专注地修正着超级计算机的弹道计算公式。经过前两次风暴打击之后,超级计算机里已经积累了很多的弹道数据,对这些数据的规律进行研究,可以逐渐修正在风暴恶劣的天气环境下的弹道计算公式,极大幅度的提高轨道电磁主炮和电磁弹射增程火箭弹的命中率。

战舰下水后,一般都需要进行海试。战列舰时代一艘新下水的战列舰一般要半年以上时间的海试,才能拥有一定的战斗力。战列舰时代需要这么长的时间,主要是由战列舰时代的战舰建造水平较低,每艘舰都造的有差异,还有就是战列舰的炮战极度依赖实弹练习,当然还有舰员数量众多,需要磨合的团队极大等因素。

超级计算机和智能时代的到来,使战舰战斗力的海试时间大幅度缩短,但是三叉戟号一下水,就有战斗,根本没有平常的海试时间。

虽然武装后的三叉戟号利用对当前所谓先进战舰的代差,拥有极大的战术优势,但是三叉戟号毕竟是一艘试验舰,很多设计不完善,甚至有缺点。

趁大战前,对可以提高的部分进行提高,可以极大的提高战斗力。

而且台风这种极端的恶劣天气,是由一定的规律可以研究的。

各国其实已经通过对气象的研究,积累了一些对台风的经验数据。

只是由于几十年没有大战,这些气象研究资料并没有准确并合适的运用到军事中,当然也有当前世界的主流战舰吨位过小,不耐风浪,且其主要武器是导弹,无法在恶劣天气使用的原因。

三叉戟号是一艘新概念下的轨道电磁主炮主力舰,在设计阶段就已经考虑到了要在恶劣的海况下对战航母战斗群,并且把恶劣天气视作自身的战斗主场。三叉戟号在战舰还没下水的时候,就已经拥有了大量的太平洋台风暴雨季的气象资料。

在经过前两次风暴打击后,又有了实战时的战斗数据,这更是极大宝贵的战斗数据。

风暴第一击是偷袭夏威夷珍珠港,由于美利坚没有防备,所以三叉戟号可以直接趁着风暴接近珍珠港,在距离珍珠港500k处进行炮击,300k处发生电磁弹射增程火箭弹。

第二击攻击关岛时,美利坚已经有了准备,派出了对战舰最有威胁的战略轰炸机对三叉戟号进行打击。由于关岛是一个海外孤岛基地,能对它进行支援的其它基地都太远。三叉戟号又用轨道电磁主炮炮击摧毁了战略轰炸机场,使关岛基本没有了抵抗能量。三叉戟号得以在600k的距离上发射电磁弹射增程火箭弹,对关岛进行毁灭性打击。

第三击是攻击第三舰队的总部,圣地亚哥,这是在攻击美利坚的本土。虽然圣地亚哥可能会被三叉戟号的第一波偷袭而损失惨重,甚至没有还手的力量,但是美利坚本土其它地方的战机和战略轰炸机却可以很快到来。

三叉戟号的55节航速虽然在战舰里极快,但是和飞机比,那差距非常大。(相当于100k小时

b1枪骑兵战略轰炸机可以达到125马赫,也就是1530k小时。

b52虽然无法超音速,但是也可以达到1047k小时。

b2也无法超音速,但是可以达到764k小时。

虽然由于飓风和暴雨,雷达和卫星的使用受限,导弹极其不可靠。

但是美利坚拥有的战机和战略轰炸机的数量惊人。

如雨一般的普通炸弹丢下来,运气非得逆天才有可能不被炸弹炸到。这是从飞机能够携带大型航空战斗后,战列舰从海战中消失的原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