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梦幻初唐> 第四百四十二章 皇帝的烦恼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四十二章 皇帝的烦恼(2 / 2)

可是李渊不是一般人,也不是耳般人,是个特殊到极点的人,是皇帝是太上皇

他死后住的都不叫墓室而叫陵寝,哪能像寻常人家一样挖个坑,埋点土,数个一二三四五,额,不对,这是小品种钱的咒语

总之吧,李渊死后安葬的地方修建是个相当相当麻烦的事情,正常老说皇帝死后睡的陵寝早在生前就会花上几年,十几年,几十年的来修建,死后才能住的舒服安逸

就像秦始皇的兵马俑一样,那玩意没个十几年的根本做不出来要是他死后才修,大秦被灭掉都修不好,要那样他就要被项羽,刘邦两个造反分子挫骨扬灰了

李渊好歹也是大唐的开国皇帝,现在的皇帝李世民是他儿子,这陵寝怎么也不能简单了,不然不但不符合李渊的身份,也是在丢李世民的脸

所以,李世民下诏:“山陵依汉长陵故事,务存隆厚“

李世民说了,我爹的陵寝也不要求多好,就依照汉高祖刘邦的长陵那样修就行,务必要修的隆重对得起我爹的身份

汉高祖刘邦长陵,在长安三十五里外,渭水北面的咸阳原上,坐北朝南,南面是川流不息的渭水,北面是巍峨壮观的九嵕山,秦川故道穿逾原下。长陵坐落在咸阳原的南部,居高临下,威武壮观,显示了大汉开国之君高高在上的尊严。

李世民要求按照这个修也在情理之中,刘邦是开国皇帝,他爹李渊也是,身份相等的人住差不多的陵寝没毛病

但是大臣们一听不干了,工程要求的这么大,期限又限定的很急,根本完成不了嘛

秘书监虞世南就上书说了:“圣人薄葬其亲,非不孝也,深思远虑,以厚葬适足为亲之累,故不为耳。昔张释之言:‘使其中有可欲,虽锢南山犹有隙。’刘向言:‘死者无终极而国家有废兴,释之之言,为无穷计也。“

举了两个例子后,虞世南总结道:“其言深切,诚合至理。伏惟陛下圣德度越唐、虞,而厚葬其亲乃以秦、汉为法,臣窃为陛下不取。虽复不藏金玉,后世但见丘垄如此其大,安知其中无金玉邪!且今释服已依霸陵,而丘垄之制独依长陵,恐非所宜。伏愿依《白虎通》为三仞之坟,器物制度,率皆节损,仍刻石立之陵旁,别书一通,藏之宗庙,用为子孙永久之法。”

可是,虞世南的奏折递上去就没了音讯,李世民不知道是没看呢,还是看了不同意,反正是没了下文

于是,虞世南再次上书道:““汉天子即位即营山陵,远者五十馀年;今以数月之间为数十年之功,恐于人力有所不逮。”

这次的上书得到了回复,没办法,之前的话李世民可以不在意,毕竟他是皇帝嘛,有钱,给老爹陪葬的多点丰厚点也是为人子该做的

可是时间仓促,工期赶不过来却是无法回避的事实,就算是皇帝,对这个也没有办法

汉朝皇帝登基后就开始修陵寝,长的甚至修了五十多年现在你把太上皇用藏冰冷冻保持遗体不腐,然后想用几个月的时间就修成别人几十年才能修好的陵寝,这完全是人力做不到的事情嘛

虞世南的话让李世民认清了现实,只好把有关虞世南上的奏折里说的几点交给修建陵寝的有关部门去商议事宜的办法

随后房玄龄等人也上书商议说:““汉长陵高九丈,原陵高六丈,今九丈则太崇,三仞则太卑,请依原陵之制。“

房玄龄这些人提议按照东汉的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的原陵来给李渊修建陵寝

李世民考虑再三后最终认可了这个方案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