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11 章(2 / 2)

执佩皱着眉毛,铺开纸,用笨拙的姿势抓着笔,开始画起来。

现在她要抛开一切立场,抛开那些不熟悉的事情,只从她知道的事情开始,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然后抽丝剥茧,如果,如果陈迁当初抓走程十三得逞会发生什么?

她写下“十三”两个字。

陈迁是在查军需案,抓走程十三,是不是军需案也会扣在汉王一系的头上?

她写下“军”字。

引发皇帝怀疑的,是因为汉王在西蜀三召未归。

她再写下“蜀”字。

如果重新梳理逻辑,在军需案中自导自演,又在西蜀一役中拥兵自重,再到京城奔走串连,如果再算上最初徐氏子遇刺的案子……当这四个事件串成一条线,不要说皇帝,就是姬执佩也觉得汉王想造反。这些事摆出来,想叫人怀疑也不成。

而程十三之事,便是那最后一环。

在一旁的姬弘与冯纬看来,执佩的字大且丑便不提,还都缺笔少画,可偏偏她写下第四个“徐”字,用点线将这四个字串连起来之时,就是姬弘亦看清了那背后呼之欲出的巨大阴谋。

执佩也是面沉如水,娘亲被逼死一事果然不是偶然,她低头看着思维导图上串连成一线的“徐”、“军”、“蜀”、“十三”四个板块,最后再写了一个林字,娘亲几乎是以自己的死,将这一串阴谋遏止在了最后一环。

姬弘不由看向冯纬,沉声相问:“先生,是谁要对付阿父?”

冯纬叹了口气,看向姬弘与执佩沉默无言。

执佩却是吐了口气:“西蜀那头,一定要大胜才行。”

彻底洗脱嫌疑,或者不是洗清嫌疑,而是,道理永远站在胜利一方,不管是从哪个角度来说,汉王在西蜀都只能大胜才有生机。

否则,执佩苦笑,恐怕只能反。若真反,她与姬弘在京城,还能有什么样的下场?

唯有希望一场大胜了。

然后,姬弘突然道:“佩娘,自明日起,你每日到前院来,随我读书识字吧。”

执佩一怔,这时代是没有让女子读书识字之说的。

姬弘却道:“你现下若想真的弄明白一切,终不能只靠着问我、问冯先生吧?"许多信息都是在官文往来、信件简牍之中。

妹妹聪慧过人,若不能读书识字,实是明珠蒙尘,她终究与其他那些小女娘是不同的。

再者,妹妹那一笔字他实在是无可奈何。

执佩当即点头,不待姬弘说什么,她却忽然转头去看冯纬:“冯先生,您可以每日都来府中吗?”

冯纬笑道:“所为何事?”

执佩正经道:“这样您就可以每日教哥哥读书识字了啊。”

哥哥身为汉王府的嫡长子,怎么能像那些书生一样,整日学些圣人之道呢,多学学外面的局势才是正经。

再者,哥哥对人事上的迟钝她也是无可奈何,只能寄希望于冯先生了。

兄妹俩相视一笑,可以说把彼此安排得明明白白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