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3、端倪(1 / 2)

 “已经三天了。”</p>

“为什么还一点线索都没有!”</p>

“你告诉我,为什么。”</p>

咆哮声刺穿中堂。</p>

振聋发聩。</p>

郡守府的佣人们噤若寒蝉,胆战心惊。</p>

他们不想听到郡守的怒吼,因为这代表着又有人要死了。</p>

三天。</p>

已经死了很多人。</p>

只有一个罪名,办事不利。</p>

甚至连罪名都不需要网罗,因为郡守本身就代表着权力,又掌握着军队。</p>

还有上百黑甲骑兵。</p>

暴力机关能够镇压所有反对的声音。</p>

在死了独子张桂之后,张万隆就疯了。</p>

很彻底的疯狂。</p>

他不在意百姓的死活,也不在意朝廷的问责,他只想找到那个凶手。</p>

他不敢去问青年仙师,只能全城搜捕,期望着能找到线索。</p>

线索只有:黑幡,役使鬼物,很年轻,是仙师。</p>

八方城本身就是一郡大城,城中百姓数以万计,这么找无异于大海捞针。</p>

“来人。”张万隆气急的声音响起。</p>

两个身着黑甲的士卒冲进中堂,架起伏地的那个长衫文士。</p>

“拖出去。”</p>

“郡守饶命,饶命啊……”说是长衫,其实只过了童生。</p>

孙师爷被人发现时气绝身亡,同样让张万隆感到愤怒。</p>

儿子死了。</p>

左膀右臂死了。</p>

早年丧妻,中年丧子。</p>

大梁岌岌,未来仕途也见不到光明。</p>

所以他没有任何的顾及。</p>

一心只想报仇。</p>

实在不行就挨家挨户的搜,肯定能找到线索。</p>

中堂内寂静一片。</p>

余下的两人不敢说话。</p>

这两人同样是郡守张万隆的幕僚,只不过原先并不受重视。</p>

如今孙师爷死了,他们倒是受到了重视。</p>

其中一个正苦思冥想,抓耳挠腮。</p>

另外一个穿青衫的中年人眼观鼻鼻观心,心神似乎都沉浸在了眼前的那杯茶水里。</p>

张万隆很不悦那青衫中年人的态度。</p>

不如说,这种时候,谁不和他一样暴躁易怒,抓耳挠腮就会惹怒他。</p>

不和他感同身受,那就去死好了。</p>

遂开口道:“不知宋师爷有何高见?”</p>

宋师爷拱手:“大人,在下回去思量许久,发觉还是需要您提供线索。”</p>

“不知道郡城里有没有和大人结仇的人家。”</p>

“还请您冷静下来仔细回忆,那个凶手的音容模样,穿着打扮,以及说过的话。”</p>

“口音方面。”</p>

“最好将当日的场景,一丝不差的都描述出来。”</p>

“这样,我们才能找准凶手。”</p>

刚刚杀了个人,张万隆心气顺了不少。</p>

而且他应该是最想找到凶手的人。</p>

所以宋师爷的话顿时成了一剂良方。</p>

张万隆也不由得开始思索当日的场景。</p>

宋师爷老神在在,甚至还自顾的喝了一口茶。</p>

虽然凉了,却并不影响口感,因为他的心思根本不在茶水上。</p>

为何不在三日前提起这件事,这就是宋师爷的高明之处。</p>

那时的张郡守正是丧子之痛最深之时,就是提的建议是对的,也不免吃挂落。</p>

甚至可能随同孙师爷共赴黄泉。</p>

就是不死,以后再提,让张郡守想起那日场景,不是同样灰头土脸,捞不到一丝好处吗。</p>

那个时候无法最大限度的发挥这道建议。</p>

所以他没有提。</p>

今日再提就正好。</p>

时隔三日,张郡守已经冷静了不少,更急于寻找凶手。</p>

纵然这些建议看起来很粗浅,却十分实用。</p>

张万隆回想那日场景。</p>

悲上心头。</p>

压下心中的痛苦。</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