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科幻灵异>风雨江山之天下> 第八十六章 少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十六章 少年(1 / 2)

 “小璇,你觉得这太平军校如何?”</p>

大夏二六九年十月廿八日,萧元带着崔英秀和蒙亦璇以及一众文臣武将来到了晋城郊外刚刚新建成的太平军校。.org经过这些日子的筹备,军校的第一批学员已经挑选完毕,除了太平军的部分优秀军官和像拓跋成、拓跋蔚等出于政治考虑而允许进入的特例外,百分之七十的成员都是经过严格的审核而吸纳的。此外,还特地设立了一个少年班,都是一些年纪在十五岁以下的少年,在萧元的设想中,这是准备作为第二批军官的预备。</p>

“很好啊!在我的家乡有许多穷人的孩子都因为没机会读书,所以不得不一代又一代的做着低贱的活计,而且那些学堂也不允许一般人来读书。我哥哥曾经说过,当连穷人都认为自己没必要读书,而只需学会结网打鱼、上山捕猎,或者是什么工匠技巧来谋生的时候,人们也就自然而然地把自己心甘情愿的交给了那些地主豪强来剥削和压迫了。”</p>

蒙亦璇看着如此宏伟的太平军校,不无感叹地说道。</p>

萧元一愣,没想到蒙亦璇死去的哥哥居然有这么高深的见解,如此英年早逝倒真的是很可惜。事实上,萧元兴办学校倒不是真有这么的好心,而主要是为了培养忠于自己的人才,不过由此而得到的人们的感激和拥护却是萧元自己也始料未及的一个意外收获。</p>

“如今太平军校成立了,里面有许多大学者,你到时候也可以和他们交流交流,另外我准备让你教授那些学员武功,你可不要推辞啊!”</p>

萧元怕蒙亦璇想起往事伤心,便岔开话题笑着道。</p>

“那怎么行,我哪有资格做人老师!”</p>

蒙亦璇没想到萧元有这样的打算,有些慌乱的推辞道。</p>

“别谦虚了,你的武功连我都要甘拜下风!对了小璇,有一件事情我一直都很想问你,你怎么会当年一代名将秦鸣元帅的成名绝技──‘夺命追魂九连环’的?”</p>

萧元突然想起了心中的疑惑,这套绝技应该已经失传了,怎么会又出现在蒙亦璇兄妹的手中,而且像蒙亦璇兄妹这样的绿林出身,又怎么会精通兵法韬略的?</p>

“因为我是秦鸣元帅的后人。当年那个昏君害死了秦鸣元帅之时,并不知道元帅曾经和一个武林女子有过一段恋情,这个女子不但为他生了一个女儿,还准备刺杀昏君为他报仇。后来是有个叫独孤令的老前辈救下了行刺失败的那名武林女子,还把秦鸣元帅遗留下来的武功秘籍和兵法韬略交给了那个女子。</p>

再后来那个秦鸣元帅的私生女嫁给了一个姓蒙的武林大豪,也就是我们蒙家的先祖。从此之后,蒙家就继承了秦鸣元帅的武功和兵法,并且留下遗训,要求蒙氏子孙必须人人学习武功韬略,继承秦鸣元帅精忠报国的遗志,但是只是为了国家社稷,而不是为什么狗屁皇帝。”</p>

</p>

“说得好!”</p>

萧元这才明白原来有如此的曲折,不过他本是一个胆大妄为的家伙,太平军也一向独立于朝廷编制之外,所以对于蒙亦璇开口昏君、闭口狗皇帝的,除了几个士林的书生儒者之外,其他人非但没有感觉不妥,反而感到很是痛快。</p>

在萧元看来,这个蒙家祖先倒是不愧为绿林中的豪杰,忠义报国那是每一个热血男儿的责任,但是国家社稷是一回事,皇帝又是另一回事。秦鸣元帅虽然一生忠义传世,为万人敬仰,并且流传史册,萧元却认为反而不如那个绿林大豪来得豁达和有见地。为了效忠一个昏庸无能的皇帝,不但白白送了自己的性命,而且还断送了当时驱逐外寇、重整河山的大好机会,在萧元这样的目无君父的人眼中,就显得愚蠢而且可笑。如果是换了他萧大将军,早就率兵杀入京城、控制庙堂了。</p>

“好了,这些陈年往事说它做什么?”</p>

崔英秀看见蒙亦璇有些悲痛,便白了萧元一眼,打断了话题。</p>

萧元不禁苦笑,他发觉崔英秀还真是疼爱这个刚刚认的妹妹。他想了一会说道:</p>

“这样吧,我想看一看真实的太平军校。我们分批进去,大家都和学员们交谈一下,到时候再把各自的看法和建议汇总过来。”</p>

说着,就挥手让众人不要跟着自己,一个人走了进去。</p>

拥地过百亩的太平军校在后世能享有盛誉,是自有其原因的。除了萧元不惜重金修葺场地、配备器械,召集了当时最优秀的兵法家、学者和武林高手执教,培养出整整一个时代最优秀的军事家、谋略家,成长为太平军的军事骨干和未来萧氏帝国的栋梁支柱之外,还有一层原因,那就是萧元开创了风气之先,不论门第出身,只通过考试选送生员,这就使得太平军校不像同时代的其他学院那样,仅仅是培训一些锦衣玉食的豪门子弟而已。</p>

事实上,从太平军校出来的学生大多数都是一些质朴、耐劳的农家子弟,他们勤劳朴实、忠诚勇敢,领军时体恤部属、作战时身先士卒,这些都是那些自以为出身高贵,目无余子的豪门公子们所无法企及的。</p>

萧元看着这些朝气蓬勃的年轻人,自己也不由得豪情万丈。</p>

突然间,一群聚拢在一起的少年吸引了萧元的注意力,他很感兴趣的凑了过去。</p>

“如果让我来领军的话,我就率领一支骑兵从虎牢关而出,根本不管辽州,直接进攻晋、冀诸州。到时候如果慕容无忌放任晋、冀诸州不管,那么我军就乘虚拿下晋、冀诸州,慕容无忌返回北狄的两个通道:晋、冀诸州和虎牢关都在我军手中,他的数十万大军将成为一支孤兵,势必全军覆没。</p>

如果他回救晋、冀诸州,那么辽州之围不救自解;而且我军还可以乘机设伏,袭扰他的回援之师,虽然整个战局没有萧侯所指挥的大会战那么壮观,但是却可以兵不血刃的达到目的。单纯从军事角度讲,确实比萧侯强渡大夏河,分割敌军来得稳妥且有效。</p>

毕竟当时慕容无忌有着三十万能征善战的北狄大军,如果真的要正面展开决战的话,鹿死谁手尚未可知!”</p>

只见一个大约十三、四岁的瘦弱少年正在侃侃而谈自己当初指挥的辽州战役。萧元暗暗点头,这个方案曾经是自己和周文俊最先考虑过的,可惜因为当时具体的形势而不得不废弃,这个少年能够看到这一层,倒也不简单。</p>

“胡说八道,男子汉大丈夫就应该不怕流血、不畏生死,即使马革裹尸还又待如何?萧侯抛却个人恩怨,用兵神出鬼没,*得慕容无忌撤出辽州,天下英雄谈到这件事情,谁不翘起大拇指,夸赞我们萧侯?哪像你小崔子,只会纸上谈兵,还说什么要避免士兵伤亡。打仗哪能不流血,怕死就别去打仗!我带着亲卫军跟随萧侯打了这么多仗,可从来就没有一个人是孬种。好几次面临危险,萧侯都是一个人冲杀在前,将士们个个红着眼睛的跟随着萧侯,就算是上刀山、下火海,也没有一个人皱过一下眉头!”</p>

为萧元辩护的正是袁沛,这家伙今年刚好十六岁,萧元认为他应该多学习一下,再加上萧元知道袁媛对自己的弟弟小小年纪就征战沙场很是担心,所以这个可怜的家伙就被萧元不由分说的打发到太平军校的少年班去学习,却没想到在竟这里摆起老资格来了。</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