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科幻灵异>风雨江山之天下> 第一版四十六章 初入天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版四十六章 初入天竺(2 / 2)

南部,以德干高原为整体,东西海岸则蔓延着东高止山和西高止山两条山脉。</p>

半岛的沿海区域则是一系列狭长的平原,比较适宜于农业的发展。</p>

天竺地处大夏西南,大陆公国之南,大食东南,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与各文明都有联系,天竺文明就在这种有利的条件下诞生了。</p>

目前太平军一到天竺,南下就是直接进入了经济最为发达的德干高原。而这块高原目前正处于阿育王朝的统治之下,而且也是阿育王朝的经济命脉所在。</p>

这块地区城市众多,工商业兴盛。</p>

当时铁器已经普遍使用,农业生产水平和产量大有提高;手工业分工细密,产品技艺专精。</p>

佛经中所记手工匠人即有十八种之多,金银珠宝、香料香水、精纺纱麻等天竺传统工艺品扬名国外,交易频繁,流传到东西两大陆。</p>

在阿育王朝之前,天竺内战不断,政治上群雄割据,学术上百家争鸣,形成了十六国争霸的列国时代,以至于经历了西大陆的东征和大食的东扩,迫使天竺半岛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东移,日河的西北部成为了西方强国争斗的猎场,而东方的月河流域却突然崛起了一位名君——阿育王。</p>

当时的天竺实行着非常严密的种姓制度。这种制度一共分为四个等级,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p>

婆罗门作为第一等级,在社会上有首脑之尊;其他各等级包括国王在内的刹帝利,对婆罗门都应敬重礼让。</p>

婆罗门由主管宗教祭祖的士族贵族组成,日后成为婆罗门教的祭司,也可以经管其他行业,但只动口不动手,即作为业主和管理领导人员。他们不仅垄断宗教文化大权,也参与执政,常作国王的顾问,以占卜念咒等方术影响国王的行动,甚至随军出征。</p>

婆罗门拥有大量土地和奴隶,除这些剥削收入以外,婆罗门正式的补充收入是接受布施,来自国王贵族的布施,实际上是统治阶级对战争掳获和国家税收的分配,往往表现为大量的馈赠。婆罗门也是最富有的阶层。</p>

刹帝利作为第二等级是由王族和军事行政贵族集团组成,他们被视为社会之臂膀,即统治阶级执掌国家机器的人员。</p>

在理论上,婆罗门优于刹帝利,但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国王属刹帝利等级,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两个种姓之间的争雄。这种争夺有时也在思想文化上表现出来。</p>

刹帝利同婆罗门一样,是拥有大量土地和奴隶的统治阶级,甚至更富于婆罗门,因为战争掠夺物和国家收入是由他们直接占有的。</p>

第三等级吠舍是整个社会的支持者和供养者,意即养活整个社会的工农劳动群众。吠舍原由一般公社成员组成,日后用以包括从事农牧工商各行各业的平民大众。由于小生产者分化也产生贫富的两极,吠舍中有些少数发家致富之人,甚至从事高利贷活动。</p>

在婆罗门和刹帝利统治之下,吠舍已无政治权利可言,只有交税服役,供养统治者的义务。不过比起第四等级,他们仍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p>

理论上,吠舍与刹帝利、婆罗门都属高级种姓,死后投胎可再度为人,因而称再生族。第四等级首陀罗则属非再生族,因此吠舍可参加婆罗门主持的宗教祭祖和听讲教义,首陀罗则绝对不能。</p>

首陀罗为第四等级,指压在社会最底层的劳苦大众。</p>

他们最初是由被征服的各族组成,后来也包括由于种种原因而被降到这个最卑贱等级的自己的族人。</p>

他们失去了政治、法律和宗教上的一切权利,处于不受保护、冤苦无告的低贱地位。他们从事农牧渔猎,以及种种当时被人视为低贱的职业,其中有少数自食其力的工匠,但多数沦为佣工和奴仆。</p>

作为最低贱的等级,首陀罗的地位和奴隶相差无几,其中也有一些人就是奴隶。</p>

种姓制度一旦固定下来,各个等级所从事的职业就不能任意改变。各个种姓之间原则上禁止通婚。种姓制度的本质是保护上层种姓的特权地位。它通过宗教、法律、社会习俗等种种手段为婆罗门、刹帝利两个统治阶层披上神圣、高贵的光环,让吠舍、首陀罗供养侍奉他们。</p>

由于种姓制度在以后各时代有变本加厉之势,它一直是天竺民众沉重的锁链。</p>

首陀罗出身的阿育王,原本只是为国王饲养孔雀的仆人,因为机缘巧合而深受国王的信任,被国王任命为将军,在战场上建立了不少的功勋,最后大权在握的他杀了国王,娶了国王的女儿,继承了王国。</p>

之后,又四处征战,不仅将北天竺统一在手里,而且还将势力渗透到了南天竺,大有成为历史上统一整个天竺半岛的第一人之势。建立了包括五万象兵,二十万骑兵,七十万步兵在内的庞大军队。</p>

但是在萧元看来,这个庞大的阿育王朝实际上存在着很多的隐患。</p>

如果在一个平静的年代里,阿育王也许真的会成为一个最伟大的君王,但很不凑巧的是,这是一个群雄并立的年代,北狄帝国在北面如日中天,通过对大陆公国的控制牵制着阿育王朝,大食帝国也正处于宗教的鼎盛时期,宗教势力的东扩恰恰和秉持佛教的阿育王朝产生了激烈的碰撞。</p>

国内则因为严厉的种姓制度造成了严重的对抗和矛盾,虽然是首陀罗出身,阿育王半点都没有想过要改变种姓制度,再加上被征服国的余党依然在四处活动,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复国,臣服于阿育王的各土邦王公贵族的忠心,也显然是以阿育王的赫赫武力为前提的。</p>

这一切对于决心通过扩张疆域、征服四夷来提高自己的威望和权势,重振大夏雄伟,再造神州盛世的萧元来说,实在是一个不错的机会。</p>

虽然有许多困难,但是有着敏锐政治嗅觉和军事才华的萧元,感觉到这块土壤应该成为大夏中兴的第一个战利品。</p>

半岛自身的各种矛盾促使这里相对北狄更容易征服,而肥沃的土壤、发达的经济和辽阔的疆域,使之一旦被征服下来,促使大夏国力大增尚在其次,更重要的是将唤醒大夏人沉睡多年的尚武精神,使得原先闭关锁国、老子最大的井蛙心态转变为万里觅封侯、喋血建功名的进取奋发,从而最大限度的凝聚民族向心力,一致对外迎来大夏的第二次大扩展。</p>

“我来了,美丽的土地!”想到这里,萧元轻轻的自语了一声。</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