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部电影充斥着不愉快的负面情绪和残忍的视觉冲击力(毫无意义的特写和炫技卖弄的长镜头),海莉对杰夫那一系列可怕的折磨,到底意味着……什么?尽管两位演员奉献了颁奖季目前为止最精彩的表演,但除此之外,很难说。”三十分。
从“纽约时报”的一百分,到“旧金山纪事报”的零分;从“华尔街日报”的九十五分,到“洛杉矶时报”的十分;从“华盛顿邮报”的八十八分,到“西雅图邮报”的二十分……可以清晰地看得出来,媒体对于这部电影的情绪着实错杂,甚至是难以用一个准确的词汇进行描述。
人们至今难以忘记,“罪恶之城”上映时,一百分和零分齐飞的壮观场面,争议混乱的格局之下,这部电影也成就了邪典作品的票房神话,那令人热血沸腾的场景依旧历历在目,现在“水果硬糖”又一次横空出世,再一次陷入了爱恨交织的议论之中。但“罪恶之城”是特别的,喜欢的人为之疯狂,憎恨的人深恶痛绝,而“水果硬糖”的情况又截然不同。
即使是赞誉这部电影的人都不会否认,观影过程是一种折磨,尤其是那十分钟的长镜头,真实而血腥地记录下了“阉割”过程,虽然后面证实了所有一切都只是假象而已,但在当下,观众却不知道,那种深入骨髓的真实感几乎让每一个人感到颤栗,男人尤甚。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男人会希望看到这样一部电影以这样的方式来记录那令人不愉快的过程,那种胯/下受到威胁的剧透足以让每一个男人都毛骨悚然。
就算把这一部分撇开不说,电影里海莉的冷血和漠然,几乎是一步一步地将杰夫逼向崩溃边缘,这对于观众的道德底线来说也是严峻考验。和“电锯惊魂”类似的是,电影对于那些卫道士来说,绝对是一场灾难。
电影点映才不过仅仅五天时间,洛杉矶和纽约两地就至少有十三个人因为身体不适而中途离场,而导致呕吐的观众数量已经超过了三十名——其中大部分都是男人。另外,在周三的放映之中,两名牧师在纽约的地标影院扰乱了电影的正常放映,他们直接站起来对着屏幕破口大骂,导致全场观众都无法继续观影,最后还是影院的保安人员出马,将两名牧师强制带走,这才平息了骚乱。
这些消息都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水果硬糖”不是一部“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作品。
可是,换一个角度来说,电影能够把这种惊悚和恐惧表述得如此到位,甚至让人情绪失控,就好像恐怖电影的终极任务就是把观众吓死一般,这无疑是一种成功,电影里的氛围营造、节奏把控、心理暗示等环节都堪称顶尖。最重要的是,包裹在这个惊悚故事底下的,却是兰斯对犯罪、对正义、对道德的拷问和思考,让那些卫道士们胃部灼热,这本来就是目标之一,真正地引发每个人的深刻反思。
小格局之中透露出来的深刻考量,这也是电影最出色的部分。更何况,没有人能够否认这部电影的巧具匠心和精心构思,在两位演员的精彩演绎之下,更是让人身临其境,每一分每一秒都跌宕起伏。
所以说,“水果硬糖”就是这样一部令人厌恶,却又让人喜爱的作品,就好像美味的甜品一般,冲了负罪感却根本无法拒绝。这才是电影最神奇的魅力,不是吗?
伴随着点映次周的推进,影评人的专业影评开始陆陆续续出现,终于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态势,这才让人们放心下来——作为目前北美风头最劲的导演,兰斯的作品总是能够引爆影评人的关注度,更何况这部作品自点映以来热度就始终居高不下,但专业影评却始终不曾出现,着实有些怪异,现在,影评人的反馈总算是在视线里渐渐丰富了起来。
“水果硬糖”的首批评论之中足足出现了四十家,对于一部艺术电影来说,难能可贵,其中二十三家给予了好评,九家给予了混合情感的评论,八家给予了差评。仅仅是这一数据就可以看得出来,爱恨交加之中,影评人们的理性终究还是战胜了感性,纷纷送上了好评。
最终,媒体综评达到了七十八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