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玄幻魔法>汉末风云之大夏帝国> 第五十三章计议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十三章计议(1 / 2)

 第五十三章计议

大汉国兴平二年(公元195年),七月下旬。

右扶风郡武功县,北疆军大营。

曾炩率领无极卫赶到了大营,和众将以及谋士商讨攻取益州的策略。

曾炩对攻取益州提出了一个要求,那就是要快

益州路难行,都说蜀道难,那是世人所共知的事情。但是,现在曾炩却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攻取益州,这却是给了一众杰出的谋士一个很大的难题。

不过,幸好如今北疆结集司隶和西凉的军队高达四十万,留下数万镇守司隶,再留下十万攻取西凉,能够用于攻击益州的军队仍有二十多万人,兵力上倒是很充裕。

最终,众人达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兵分数路,齐攻益州。

最初,众人制定的方略是兵分四路,先是齐攻汉中郡,然后合兵一处,猛攻入益州的险关葭萌关。

北疆占领汉中郡,刘璋必定派大军驻守葭萌关。只要将刘璋军吸引到葭萌关,再以攻城利器攻下关口,那么就将很容易的进入益州,占领成都。

曾炩认为此计虽然能够减少北疆军的损失,但是和最初制定的尽快攻取益州的策略不符。要想将刘璋的大军吸引到葭萌关,那么没有几个月的时间是不可能的。蜀道太过难行,大军结集的度非常缓慢。而如果快攻破葭萌关,那么达不到吸引刘璋军的目的。

蜀道难行,那么,想将大炮等攻城利器运入将很难,而且北疆军最犀利的骑兵在这一次的攻取益州之战中,挥的作用将很有限。

这样一来,就给了刘璋军处处布防留下了充裕的时间,到了最后,将成为一场拼消耗的战役。

众人对曾炩的说法感到难以置信。蜀道难行,大家都知道。但是再难,也不会难到像曾炩所说的那般吧?

曾炩摇头,这些谋士都没去过益州,根本不能想象蜀道的艰难程度。而曾炩前世是重庆人,在那里生活了数十年,前两世加起来在那里生活的时间那是上百年,对蜀道的难行那是深有体会的。再说了,那还是在交通便利的2o世纪和21世纪,不是这交通闭塞的2世纪。

曾炩说道:“各位,你们可能听说过蜀道难行,但是在你们亲身经历之前,你们是想象不到那到底难到了什么程度,对此的估计严重不足。好吧,我有一诗,是描写蜀道之难的,诸位不如先听一听吧”

曾炩站起身来,朗诵道: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众人听得痴了,即使是文学素养并不高的像是文丑、麴义、高览这样的猛将也都痴了。诗中所描述的蜀道的艰难程度,在他们这些天天和古文打交道的人看来,并不难理解。毕竟,古人看古文,就和我们现代人看白话文一般,只要认得字就能够理解。

郭嘉赞道:“主公好诗郭嘉真是佩服啊”

曾炩感到有些不好意思,毕竟,这可不是他自己的,而是抄袭人家李白老大的。李白是谁?人家可是诗仙,要是诗仙的诗都不好,谁的诗能算好?

其他谋士也是一阵惊叹,而一帮子将领却早已是两眼冒星星了。

曾炩很无语,说道:“好了,我在这里作这诗不是为了听你们的恭维话语的,而是想让你们明白,蜀道到底有多难”

贾诩毕竟年长许多,起身说道:“要是蜀道真有主公所描绘的那般艰难,那么我们先前制定的策略肯定要加以改变才行了。”

荀攸笑道:“主公既然对蜀道之难早有预料,想必攻取益州的计略也有吧?所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