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科幻灵异>崇祯慑寰宇,不用黑科技> 第六十三章 从灾民中招募军队和清查全国人口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十三章 从灾民中招募军队和清查全国人口(2 / 2)

各地黄册多是连年照抄,会出现某地区人口一户未增、一户未减,一人未生,一人未死,或者有生有死,但死亡口数,不多不好正好相等的咄咄怪事。</p>

这是瞎编的功夫都懒得做。</p>

有的地方觉得这么连年照抄不好意思。</p>

为了数字不那么虚假,也会略增略减,而非原样照搬。</p>

但仍属于纯粹编造,和实际毫无关系。</p>

甚至还有不少地方,为了减少丁税,让在册人口数字连年缩减。</p>

因为这种黄册数字,纯粹出于编造。</p>

一些地方甚至提前预造了未来几十年的户口数字。</p>

洪武二十六年人口调查登记,得到的全国人口数字是六千多万。</p>

而经过两百多年承平繁衍之后,到万历时,官方在册人口数字只剩下五千六百多万。</p>

在册人口不增反减。</p>

官方记载的人口数字没有任何增长,甚至反而减少。</p>

这是历代所无的荒唐事情。</p>

“有没有可能我大明人口真的两百年没增长?”朱由检问道。</p>

茅元仪把头摇得和拨浪鼓一样:“绝无可能,大明人口比国初增长数倍,不是臣一人观察所得。其他文士也多有记载。”</p>

他有条不紊地叙述起来。</p>

如神庙时谢肇淛《五杂俎》里记载,金陵的街道本来极为宽广,可容纳九轨。</p>

但随人口增多,把官道都侵占了建造房屋。</p>

所谓“户口数倍,岂能于屋上架屋,必蚕食而充拓之。”</p>

这是城市。</p>

还有如徽州福建等地区的农村,“见人家多楼上架楼,未尝有无楼之屋也。计一室之居,可抵二三室,而犹无尺寸隙地。”</p>

福建从高山到平地,都已经开发成了农田,没有一丝被浪费闲置的土地。</p>

即便如此还有五成的人口在外地游食。</p>

北方的河南、山东到南方的江西、湖广、四川等地,到处都是人口繁多的景象</p>

最后茅元仪总结道:“天下户口不入版籍,未有如今日之甚者也。”</p>

这句话其实茅元仪在自己写的《夜航史话》里就说过。</p>

今日当着皇帝的面又说了一次。</p>

“那以茅爱卿估计,目前我大明人口究竟有多少?”朱由检忍不住问道。</p>

“十倍于国初!这是臣的看法!”茅元仪几乎没有任何思索,就飞快地回答道。</p>

实际上他对人口问题关注很久了,已经多次在著作说过这种估计。</p>

包括谈盐税时就反复说过:</p>

“户口十倍曩时,所增盐课不能一二!”</p>

“虽户口十倍囊时,而盐利不能再倍,私盐盛行故也!”</p>

所以对于皇帝的这个问题,脱口而出!</p>

“十倍!??”听到这个答案,朱由检皱眉。</p>

这茅元仪还是喜欢夸张。</p>

作为穿越者,他对这个答案实在难以置信。</p>

要是有十倍的话,按明朝建立之初五千七百万人口来算。</p>

现在岂不是有近六亿人口?</p>

这怎么可能?</p>

这个人口数字只有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才达到。</p>

明末不可能有这么多的人口!</p>

按他的估计,觉得明末人口两亿肯定不止。</p>

三亿可能也打不住。</p>

符合实际的数字或许是三亿以上,四亿以下。</p>

不过具体如何,只有用真正全面铺开的人口调查才能搞清楚。</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