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综合其他>盛唐夜唱> 第一卷谁乘星槎破虚空 第169章 南八神射初定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卷谁乘星槎破虚空 第169章 南八神射初定计(2 / 2)

众人一一向南霁云致敬,这让南霁云脸上微微发红,眼睛也亮了起来。

如同叶畅对他的判断,南霁云此人性子傲,他能待士卒如手足,可是因为出身低,所以最怕被士大夫所瞧不起。叶畅自不必说,李白高适岑参都是当真名士,能以此待他,他心中哪有不感激的

惜哉,马力不济,若不然,必不叫一敌逃走他慨然说道,掷地有声。

饮不尽的犬戎血,砍不完的胡虏头,南八,你还怕没有继续杀敌的机会叶畅哈哈一笑。

他神情轻松,一直以来,笼罩在他面上的惨淡愁云,现在都荡然无存了。

这一次震慑住犬戎游骑之后,果然周围太平了不少,连窥视的犬戎都没有了。叶畅见此情形,略有些犹豫,那边高适上来道:时机至矣,不取,必有后患

叶畅心中一凛,看着高适。

以麦诱敌。高适道:乘机破贼。

怕是不周密

周密与否,却不是十一郎你操心的,咱们只是献策罢了,莫非十一郎还想独占其功

叶畅笑了起来,他只是怕走漏消息,哪里会是要独占其功

不过,高适此时提出这个

叶畅心中有些惋惜,自己终究是不能指望着这些历史上的著名人物,能够投靠自己啊。既是如此,不如顺水推舟,帮他一反,高适早些有发挥他才能的机会,或许到时候,自己就能够寻他相助。

至少他比起皇甫惟明之流可靠得多了。

此事我不可出面,就请高公前往了。叶畅低声道:我是如此想的

他二人在一旁咬着耳朵,却有意避开了岑参和李白,岑参倒还罢了,李白是个大嘴巴,几乎藏不住什么心事,若是给他知晓了,没准什么时候就说漏了嘴。既然要瞒着李白,于脆连岑参一起瞒住算了。

两人反复商议,将其策讨论得没有什么漏洞,高适向叶畅拱了拱手:畅然,多谢了。

有劳高公了。叶畅道。

二人会心一笑,高适上马向着洪济城回去,那边李白与岑参正围着南霁云说话,此时见了正要问,结果叶畅又走过来,拉着他们商量,若是犬戎再来骚扰当如何是好,这个问题吸引了他们,他们便暂时将高适的离开放在了脑后。

大半日之后,高适才又返了回来,他向叶畅使了个眼色。

好,好,按着今日情形,咱们定然能赶在犬戎大举进犯之前将粮食收尽。叶畅道:大伙继续,我回城中为大伙请功南八,你留在此处,带着游骑驱赶犬戎,休叫他们扰着大伙

南霁云领了命令,叶畅便与高适等联袂回洪济城。

原本陇右节度使的驻地并不在此,只是皇甫惟明心急立功,想要早些凭借边功回到长安,故此将驻跸之处前移到洪济城,对外扬言则是防秋。

当叶畅赶到时,却见今日城中,比起平时人要更多一些了。

据闻乃监军大使到了朝廷也是,弄什么监军大使高适低声说道。

叶畅心中雪亮,这监军使便是边令诚,这厮早不来,若是能比他早来几天,叶畅就用不着瞧皇甫惟明脸色。不过结交阉宦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故此叶畅闭口不言,倒是旁边的李白叹息道:朝中所用,非竖子便是阉宦,天子再圣明,群小包围,又何能为

他是有感而发,将他驱离长安的诸势力当中,高力士也颇出了不少力气。

呵呵西面两节度加安西四镇,会有大唐全部兵力的一半,朝廷不遣监军使才怪。叶畅犹豫了一下,想到李白这个站队从来站错的政治幼稚病,觉得还是有必要点醒他一下:天子虽倦政,却还不愿意大权旁落。

高适李白与岑参都是聪明人,只不过政治上李白有些幼稚岑参还缺乏经验,被叶畅一点醒,顿时领悟。

这不仅仅是不信任边将的问题,还有一个大问题在,便是皇甫惟明与东宫太子的关系。

皇甫惟明在陇右,王忠嗣在朔方,这两镇节度兵力几乎有天下兵力的一半,他们又同为太子李亨的密友,而大唐王子将父皇拱去当太上皇,可是有传统的。

这可是一个残酷的结论,岑参倒还罢了,李白就有些怔忡了:这个十一郎,是你瞎猜的吧

你随侍天子身边,天子心性如何,你自己仔细想想就知道了。叶畅想到自己的嫂嫂,最后又补了一句:太白,三庶人之事,殷鉴不远对了,今日所言之事,太白你嘴巴紧些,说出去我是坚决不认的

高适与岑参都大笑,李白顿时面红耳赤:我是那种大嘴乱说之人么

我看是。叶畅道。

我看也是。高适也道。

同意楼上。岑参跟贴自然又是和叶畅学的。

李白垂头丧气:却不知在诸君心中,白竟然是这等人物白要与汝等绝交

这是好话,非阔口大嘴,如何能大吃四方,如何能滔滔不绝咏出一篇篇绝唱叶畅安慰他道

叶十一,你这当真是在安慰我么

真心,十足真心

几人笑闹之时,确实是没长没幼,高适李白都年过四十,岑参刚刚三十,而叶畅则还不到二十,不过所谓忘年之交,便是如此。他们直到军衙之前才收敛起笑容,叶畅又与高适交换了一个眼色,高适点了点头,叶畅向里迈步而入。

既然高适已经将一切安排好了,那么加上又来了个边令诚,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