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综合其他>血火河山> 第三卷 铁血中华 第199章 - 黑色闪电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卷 铁血中华 第199章 - 黑色闪电(2 / 2)

向柳总司令并孟师长汇报0月9日中午时党卫军帝国师第一旅队提前完成任务熊本师团的阵地已被我全部收复

随着熊本师团的被击溃日本阵地全线动摇各条防御陆续被第2集团军突破。成批成批的日军倒在了中国的土地但永远不会有人帮他们收尸奥保巩开始组织强行突围但却被从后面赶上来的5师阻击住不能动弹。

在第2集团军的强大攻势下日军第2军被切割成数段已无法组织起有效的防御。9日下午胆大包天的特种部队大队长庄剑亲自带着一支特种部队摸到了奥保巩的指挥部并不知道这里就是日军最高指挥部的庄剑发起了突然攻击连同奥保巩在内的第2军的几十个指挥官加高级参谋稀里糊涂的就送了命。

当战后庄剑得知自己竟然干掉了奥保巩乐得他竟然违反军纪喝酒醉得一塌糊涂结果被罚去了半年的军饷不过庄剑逢人就说半年的钱换个奥保巩的脑袋老子赚大发了

庄剑特种部队地袭击等于是打掉了第2军的脑袋时期了指挥的第2军全部溃乱没人组织防御没人组织反击所有的士兵只是在盲目地奔跑不知道究竟该做些什么才好。

到了0月日日军第2军有组织地抵抗已经不复存在。此战共击溃日军的50000人其中击毙击伤包括日军陆军大将奥保巩以下的如今29800人俘虏4400人;第2集团军的伤亡为7000多人其中很大一部分集中在4师和党卫军帝国师第一旅队。

取得了大胜的柳波成并没有半分停留立刻挥军开始了收复奉天的战斗。奥保巩军团的覆灭极大震动了日军被阻滞在玲珑塔一线的久留米师团和京都师团在接到命令后大幅度后退一直退到了吉林境内在那筑起了防线。日本海军这时也发现了远处有中国舰队在那活动在日本联合舰队没有到来之前不敢贸然行动的日本战舰也提前撤离了战场。

旋风一般进军的第2集团军在奉天如秋风扫落叶一般席卷着奉天的各个土地0月2日中华帝国国防军柳波成给南京发去了电报

帝国元首并国防部总参谋部国防军第二集团军已于90年0月2日收复奉天全境奉天境内已无日军足迹。是役我国防军发扬连续作战之精神歼灭日军无数职中华帝国中将第2集团军总司令柳波成郑重向元首并国防部总参谋部宣布奉天已回归中华帝国版图中华帝国万岁中华民族万岁国防军万岁元首万岁

消息传来国防部元首府总参谋部内一片欢腾。多少年了奉天沦落在外族手中多少年了中华民族受到这些列强的欺压多少年了现在这块属于中国的明珠终于又回到了帝国手中

奉天收复的喜讯迅速传遍了南京街头传遍了中华大地一时间柳波成和他的第2集团军成了民族的英雄成了市民们口中议论得最多的话题。

前线的将领们一个个都被赋予了神话的色彩柳波成时汉武帝时的卫青世牛大力是三国时的关二爷转世杜卫是张飞转世庄剑是赵子龙转世朱衷校是霍去病转世等等等等。

奉天都已经收复了收复整个东北的日子还会远吗

但在元首府的李国勇虽然也同样高兴却并不是那么特别的兴奋。

方震奉天已经是我们的了下一步该怎么走李国勇问起了坐在面前的蒋百里。

蒋百里好像对什么事情都胸有成竹奉天的收复在我们的意料之中但7000的伤亡还是大出乎我的意料在兵力武器占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这是很不应该的。我在日本士官学习时就说过日本的陆军狂妄自大根本就一无是处。我判断遭到失败的日本军部是绝对不容许东北重新回到中国的

李国勇点上了根烟看到蒋百里微微皱了下眉头赶紧熄灭了它在战前我们就想着要把日本拖入战争的泥潭让它的经济彻底地垮台现在看来一切都朝着我们有利的方向发展。

是的蒋百里点了点头为了让日本政府铁了心往中国增兵我看柳波成的第2集团军也该适时的打上一两场败仗了最起码可以给日本政府提高点信心。

李国勇笑了下对日作战五个步骤我们已经完成了一个半下面就要看日本政府会不会往我们设计好的圈套里钻了。日本这个国家要么不打要打就要打得它彻底灭国为此我根本就不在乎什么代价

这里蒋百里问道元首我一直很奇怪你为什么对日本那么痛恨非要把它彻底灭了才肯罢休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隐情

他的问话让李国勇愣下了难道告诉自己的总参谋长日本带给中国的苦难难道告诉他那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难道告诉他日本在一百多年后仍然不愿意承认带给中国人民的灾难

李国勇又笑了笑一语双关地说道为的是它带给中国的苦难为的是它带来的杀戮为的是它的卑劣

【小推荐下,咪咪阅读追书真的好用,大家可以试试,iiread】;【目前用下来朗读听书最好用的app,咪咪阅读,iiread】;【最近都在用咪咪阅读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iiread】

蒋百里不置可否地笑了下接着正色说道除了东北我们也该注意下面西藏了我的意见是尽早解决西藏问题。西藏那英国人的活动越来越频繁了西藏的大喇嘛们从各方面的情报来看也和英国人打得火热能够尽早解决的话还是尽早解决。

李国勇又拿起了那根熄灭的烟重新点燃了它是啊西藏还有个西藏问题没有解决那可是英国人这么多年来一直虎视眈眈的地方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