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综合其他>龙兴华夏> 第三百七十二章 “徐桐!你好大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七十二章 “徐桐!你好大胆!”(1 / 2)

 什么点时斋画报毛昶熙不由得一愣。

毛大人竟然连点时斋画报都没听过呵呵,也是,您老是朝廷重臣,办的是军国大事,哪有闲功夫看这些。牢头说着,将手中的一叠点时斋画报送到了毛昶熙的手中,您老好好看看吧上面写的画的,清楚着呢

给我几张看看没等毛昶熙答话,董恂突然急切的大叫着,把手从牢门伸了出来。

好咧牢头说着,从毛昶熙手中抽出了几张画报,塞到了董恂的手中。

董恂神经质的一把抢过画报,迫不及待的翻看起来。

可别弄坏了我还要留着给老婆孩子看呢牢头看到董恂动作生硬,有些不满地说道。

董恂对牢头的话充耳不闻,他的眼睛,死死的盯在了画报上。

这张画报的题目叫倭兵大败,画面是大群的日本士兵正逃入山林,中国士兵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在后面呐喊紧追,一处山坡上,几名中国炮手在操纵一门大炮向日军射击,海面上,则有几艘烟囱冒着黑烟的蒸汽军舰在相互炮击,挂着龙旗的中舰显得很是高大威武,大炮的炮口喷着火,而悬挂着太阳旗的日本军舰则舰体倾斜,甲板上浓烟滚滚,火焰升腾,败象尽显。在画面的空白处,还有大幅的文字说明。

董恂又拿过一张画报看了起来,这张画报上的图画标题叫作倭酋授首,画面上展示的是中队和日本军队在丛林中作战的场面,交战双方互相用步枪射击,到处都是弥漫的硝烟和激战的身影,画面的正中,一名身穿西洋式军服的日本将军已然中弹倒地,他一手抚着不断流血的胸口。一手举着一支手枪,他的身边有两名拿着步枪的日本士兵和一名拿着长刀的日本武士,正欲阻止蜂拥而来的中国士兵,在他们的对面,几名中国士兵正举着步枪射击,另外有几名中国士兵有的手举砍刀,有的手执长矛,正向他们猛扑过来,象是要砍那位日本将军的脑袋。整个画面用白描手法画得生动无比,激战的景象呼之欲出。令人有如亲见战场。

董恂看的第三张图叫做水师凯旋。画面上,一艘艘中舰龙旗飞扬,正缓缓驶入港口,在中舰的旁边,还有一艘体量巨大的悬着白旗的军舰,画师在这艘军舰的旁边用小字注明被俘之倭舰龙骧,说明这是一艘被中国水师俘虏的日本军舰。在岸边和港口,则是成群结队的百姓,他们敲锣打鼓。舞动龙灯,燃放鞭炮,庆贺着水师胜利归来。在画中空白处,是描写船政水师俘虏日本军舰进入福州港的说明文字。

看到点时斋画报上的内容。都是在描写台湾之役中国大胜的情景,董恂的心一下子沉了下去。

他抬眼望向对面的牢房,看到毛昶熙满面颓丧的坐在了地上,手中的画报也滑落了下来。

旭初董恂看着毛昶熙。用嘶哑的声音叫了他一声。

完了毛昶熙抬起头,用失神的目光看着董恂,全完了没办法了

看到毛昶熙那失魂落魄的样子。董恂忍不住失声痛哭起来。

牢头看到毛董二人看了几页画报之后竟然变成了这样,眼中满是讶异之色,他根本想不明白这是为什么。他不想给自己惹麻烦,是以没有多问,而是上前将画报尽数收起,放入怀中,然后瞅了瞅周围,赶紧离开了。

旭初,真的没办法了么董恂哭着问道。

没办法了若是我师败绩,朝廷需要议和之人,还会启用我等,现在已然海陆大捷,哪怕朝中有为你我说话之人,皇上只怕也不会饶了我等或死或戍,如此而已毛昶熙说着,也掉下泪来。

此时的毛昶熙和董恂相对痛哭流涕,二人并不知道,此时他们已是将垮的骆驼,而在他们的脊背上放上最后一根压垮的稻草的,竟然还是清流中人

翁同龢日记:今日旨下,著封林义哲一等男爵,赐其妾额绫二品诰封,其姑母林普晴以教子有方,封一品诰命,并赐匾于沈葆桢家,可谓荣宠极矣翰林院编修黄体芳上疏请开释毛董,上怒不许,著将黄体芳降一级,罚俸一年,毛董遣戍黑龙江,余与面争多时,上怒稍息,改遣张家口。此次台海之役,外间皆谓因毛董二人一时失语遗倭口实而起,余甚为不平,倭人狡赖,欲图台地久矣,此次兴兵来犯,乃蓄谋已久之举,岂全为毛董二人一言所致哉

午时入署,闻内阁学士宋公锡蕃宋晋薨,不胜诧异,盖宋公平日素称康健,虽年事益高,未闻有疾,何以忽去细问端详,乃之因昨日之敕封林义哲及其亡妾之旨下,宋公见于邸报,惊怒交集,竟至吐血而殁,盖宋公初曾劾林纳番妾之非朝中又因林义哲而去一直臣,可悲可叹

紫禁城,勤政殿。

宝座上的同治皇帝看着哭拜在地的礼部侍郎徐桐,心中有些恼火,回头不自觉的瞅了母亲慈禧太后和慈安太后一眼,目光中带有一丝求助之意。

母亲脸上的表情仍是十分威严,看到他的目光,只是微微点了点头。

同治皇帝心下略定,快速的转过了头,他本来打算今天给母亲请完安之后,便去临幸几个答应,先照着御史王庆祺进的那张香艳绝美的天魔图试验一番,再说动皇后和慧妃还有瑜妃晚上一起过来照样欢喜一番,但却没想到让徐桐的突然觐见给搅了。

而徐桐一见面便放声大哭,似有天大的委屈,更是让他的心情恶劣已极,但他偏偏还不好说什么。

徐桐字荫轩,是汉军正蓝旗人。尚书泽醇子。道光三十年进士,后选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曾因考试修改试卷而罢职。咸丰十年,特赏检讨,协修文宗实录。同治初年,慈禧太后命他在上书房行走,给同治皇帝讲解治平宝鉴,因而入直弘德殿,累迁侍讲学士。先后疏请习政事,勤修省。成大学,衍义体要以进,又上书言念外人麕集京师,和议难恃,宜壹意修攘图自强,因条上简才能结民心裕度支修边备四策,其实都是些泛泛的空论,但他却官运亨通,由此数擢至礼部侍郎。

徐桐师从宋晋。也是讲理学的,但却不象李鸿藻那样博览通达。事实上,他的学问是很有限的,每日不离手的。是正学之士所不屑的太上感应篇。有一年秋天,新科举子复试,徐桐奉旨拟题,试帖诗的诗题是:校理秘文。将个秘字写成衣字旁,成了白字,通场二百多考生不知所本。学问如此的差劲。还要他讲理学,可以说就是个笑话,因此他不太被士林看得起;慈禧太后发觉他学问不怎么样之后,也曾几次想撤他的书房,只因他年纪太老,没好意思下旨。但这一没好意思,其实等于给同治皇帝又添了个烂师傅。

徐桐学问差劲,但却以守旧,恶西学如仇而闻名,是清流当中最为顽固的人物之一。因他家便住在东交民巷,与各国使馆相近,他就在大门口贴上望洋兴叹;与鬼为邻的对子,来表示自己对洋人的憎恶。而在洋务运动开始后,他对于洋务也是十分抵制,当时研究洋务已经在部分开明的官员当中形成了风气,而徐桐仍然闭塞耳目,不愿与闻,却又强称自己博学,于天下各国无所不知。有人看不过,便将了他一军,向他请教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国情风俗,他对这两个位于伊比利亚半岛上的海上强国毫无了解,根本答不上来,窘迫之余,便发出了这样一段议论:西班有牙,葡萄有牙,牙而成国,史所未闻,籍所未载,荒诞不经,无过于此传出后又成了笑谈。

看到这个烂师傅今天竟然在自己面前摆架子哭起来,同治皇帝心中厌恶,但脸上却不得不装出一副和颜悦色的样子来,叫他一声徐师傅。

徐师傅平身。同治皇帝耐着性子说道。

听了皇帝的话,徐桐却并没有起身,而是伏在那里哭得更厉害了。李莲英见状上前,伸出手要扶起他,却被他执拗的用手一把推开了。

李莲英心下恼火,但表面上仍然不动声色,他稍稍转头,看了刘诚印一眼,刘诚印用几乎无法察觉的动作微微摇了摇头,李莲英便迅速的又退了回去。

徐师傅,你因何如此悲伤慈禧太后看见这一幕,眉头习惯性的皱了起来。

徐桐还是在那里跪着哭,既不答话,也不起身。

慈禧太后心下恚怒,又等了一会儿,还不见徐桐起身,慈禧太后终于忍不住爆发了。

徐师傅你到底所哭何事你哭的到底是活人,还是死人呐慈禧太后的语气仍是非常平和,但让人听起来却感到寒意阵阵。

回皇太后的话臣的恩师,宋公锡蕃殁了徐桐掩面抽泣道。

噢宋师傅殁了听徐桐说出了宋晋的死讯,慈禧太后眉头皱得更紧了,面色也有些发青。

什么时候的事儿慈禧太后暂时压下了心头的不快,又问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