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建寅不着痕迹的刮了梵羽一眼,暗骂了一声“滑头”,这话本来是他问的,现在自己反倒成了被问。
他向前走上两步,说道:“杨戬素来与康王交好,此次作为钦差协同王爷一起南下,如果是康王的授意倒还好办,怕只怕是皇上钦点他来的,那就麻烦了……”
众人心中一凛,都明白他话中的意思。
如果杨戬是受康王赵构指派而来,无非就是给赵桓下绊子而已,只要小心堤防即可。
但如果是徽宗皇帝钦点他为钦差,那说明皇上已经对赵桓起了疑心,否则何至于在他身边安插一个掣肘的钦差呢?
“我觉得汤师说的有理,以不变应万变,管他是什么目的,王爷只须做好自己的事情即可,他还能鸡蛋里面挑鱼刺不成?”
梵羽也意识到这件事恐怕没那么简单,但眼下横加揣测徒增枉然,只有静观其变了。
赵桓很是不忿道:“这个狗杀才,居然胆敢跑来东平府撒野?本王看到他心里就不舒服。”
翁建寅仍旧担心赵桓沉不住气,劝慰道:“杨戬此次身背皇差,乃是代天子行事,王爷切不可意气用事。”
梵羽不愿意在众人面前表露心机,便将章轻灵写的那份奏疏取了起来,双手给赵桓呈了上去,主动的扯开话题,说道:“王爷,这是之前给你提到的开垦荒地的奏疏,你过目一下。”
赵桓犹自怒气未消,不过也只能作罢,毕竟杨戬身为钦差,又深得徽宗皇帝的宠信,他这个太子暂时无可奈何于他。
他接过奏疏,大致浏览了一遍,递给汤少知,说道:“你们两个也看一下,这是子羽提出的东军军事改革方案中的一部分。”
汤少知一目十行,快速浏览了一遍,然后传给翁建寅,说道:“恕在下不敢苟同,东军军事改革纯粹是劳民伤财,不知子羽小友一心要撮合此事是何用意?”
翁建寅看了那份奏疏之后,也是不能理解,说道:“此事还须从长计议。”
他性格内敛,说话不像汤少知那般不留情面,此时没有明确的表示反对,但熟悉他秉性的人都知道,“此事还须从长计议”已经表明了他不赞成的态度。
改革不会一帆风顺,梵羽也做好了应对各种阻力的思想准备,但没想到身为赵桓智囊团的汤少知和翁建寅两人同时反对,这有点出乎他的意料。
“此次醴宁城之行,本王亲眼目睹,亲身经历,东军确实差了金兵不止那么一点点,我已经答应子羽他的改革计划,所以我希望汤师和翁师能够勠力同心,协助子羽将此事推进下去。”
赵桓还算有点担当,没等梵羽开口解释便主动将此事揽了过去。
在醴宁城的时候,他已经口头答应过梵羽,现在要付诸实际行动,自然不能反悔,否则定王的威信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