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灯傲立在点将台上,一动不动的观看战士的操练。海风吹拂着那张饱经风霜的脸,心情激昂澎湃,三千兵马已经练成,决战的那天即将到来,隐忍了六十多天,就是在等待兵强马壮的那一天。</p>
午休时分,战士们各归原位,坐在茶棚里休息。不同民族说着不同的方言,各支分队是由不同民族组成。那些少数民族战士讲话,连指挥官也听不懂,让这些少数民族战士听懂军令,就让指挥官头痛不已。</p>
不过,这并影响这些少数民族战士的爱国热情,他们是为了祖国而战,拥护黄龙旗,对日军充满仇恨;昨天,他们也许是某位土司的奴隶,奴隶主的私有财产;但今天,他们已经是光荣的建武军战士,为了敬爱的总兵刘明灯,他们要用忠勇捍卫“建武”军旗。</p>
军营里禁忌很多,很多话不能讲,更不允许交头接耳。但今日不同,战士们喜笑颜开,传颂着最新战报,钓鱼岛海战的消息早已传遍军营里的每一个角落。战士们士气高涨,纷纷传颂着李国楼的事迹,李国楼还未到达台湾,已经被吹得神乎其神。</p>
下午,刘明灯开始焦躁起来,向李国楼发出一份份电报,没有回音,直到现在还没有大清水师的消息,如此庞大的舰队好似消失了。刘明灯坐也不是,站也不是,跑到最高的瞭望塔上,去看海港外的情况。</p>
吴大廷早已站在瞭望塔上,两人相视苦笑,无声的沉默,心情也变得沉重。颇为担心李国楼的安全,更担心大清水师的安危。</p>
此时,武英殿大学士李鸿章、闽浙总督李鹤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已经移师厦门,与福州总兵文煜会师。</p>
四人联名会奏《筹台湾防务大概情形折》,提出“联外交、储利器、储人才、通消息”等4项保台应急举措。</p>
四名朝廷重臣认识到台湾地位的重要性,把台湾称为“七省门户”、“南北洋关键”、“中国第一门户”。加快台湾的海防建设随之提上日程,提出“架设台南至厦门的跨海电线及厦门至福州的陆路电线,使消息能尽快畅通,不至坐误战机。”</p>
建议向英国购置铁甲船,福建巡抚衙门向请进来银行借贷一千万元的议案。</p>
虽然李国楼没有出席会议,但丁日昌替李国楼签名,表明李国楼认可了这份提案。</p>
李鸿章颇为担忧的说:“丁小鬼,你的胃口也太大了,向李国楼要一千万银元,这不是要李国楼的小命吗?”</p>
丁日昌奸笑道:“傅相大人,我这是给李国楼留有余地,让他打七折、八折,无所谓啦!这小子搜刮福建的钱财还少吗?我这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p>
李鸿章肃容道:“丁小鬼,现在是战争时期,容不得开玩笑,一切以实际出发。先向请进来银行借贷四百万元,缓解福建的燃眉之急。”</p>
丁日昌的一双绿豆眼盯着李鸿章看,心有疑虑的说:“傅相大人,请进来银行会给吗?”</p>
李鸿章颔首:“放心吧丁小鬼,拿着我的敕令,不出三日,请进来银行就会把四百万元钱筹齐。”</p>
“哦!傅相大人奸诈,你一定还有余地,五百万元小开司啦!”丁日昌没大没小,指着李鸿章鼻子,一眼看穿李鸿章的底牌,怪不得李鸿章如此卖力的替李国楼摇旗呐喊,加封李国楼为台湾总指挥,原来李鸿章早就被李国楼的糖衣炮弹收买。</p>
丁日昌改动数字,变成五百万元,这才心安理得的坐下品茶。</p>
李鸿章捋着漂亮的三缕胡须,得意非凡的微笑,有李国楼辅佐,何愁台湾战事。四位朝廷重臣,看过奏折之后,签名、盖章,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师。当然电报先行发出,恭亲王第一个得到消息。</p>
李鸿章、李鹤年、丁日昌、文煜住在同一个院落,分工合作,日夜颠倒工作。李鸿章整天守在电台前,很快朝廷告谕:“均著照所议行,向民间借贷照准。并准其将闽省存款移缓就急,酌量动用。”</p>
丁日昌出动三十多名戈什哈,要到福州《请进来银行》取五十万元钱,先解燃眉之急。</p>
文煜听见外面人喊马嘶,才知道丁日昌要取五十万元钱。文煜急忙拦住马队,去向丁日昌禀告厦门就能取到五十万元钱,不需要跑一趟福州。</p>
丁日昌这才知道,厦门四扇门铺面的《请进来银行》,就有这么多钱,脱口骂道:“驴球子,原来李国楼这么有钱,还我想着替他省钱,算我瞎了眼。”</p>
文煜笑道:“丁抚台,你有所不知,老百姓排队在请进来银行存钱,福建的船商最爱国了,厦门的商人早就发动起来,把南洋的钱财都转回来了,都支持李国楼打倭寇。”</p>
“哦!原来如此。”丁日昌捋着三羊胡子,心情愉悦,虽然日夜辛劳,但有全国人民支持,让他浑身充满力量。</p>
丁日昌换了一身布衣,特地跑到《请进来银行》外面观看,街道上人潮汹涌,排队的人群,布满了几条大街。</p>
看到此等场景,丁日昌不由得潸然泪下。(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