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学唐太宗武略天下,当然手上要有强兵猛将。周显德元年(954)10月22日,柴荣下诏:先将禁军兵将大考试。精锐的留下,老弱的全部淘汰!又招募天下豪杰,并令各藩镇选强健者入京,命赵匡胤亲自主持挑选考试,将最厉害的勇士们全部编入赵所在的殿前司。高平之战令殿前司一战成名。相形之下,有着更长历史的侍卫司禁军因樊、何等将领的临阵脱逃在柴荣心中已不那么待见了。当然,这时的柴荣万没有想到:正是这一次全国海选,形成了那位未来宋太祖最初的班底:罗彦环、郭延斌、田重进、潘美、米信、张琼、王彦升……他们就是在这次全国海选中被赵匡胤选中且立即安插在自己的殿前司中的。另一份名单:石守信、王审琦、韩重斌、李继勋、刘庆义、刘忠、刘廷让、王政忠、杨光义,这九人同赵匡胤结成了义社十兄弟,也在此时走到了赵匡胤的身边。宋太祖无疑成为了这一次全国海选中最大的受益者。</p>
看一下后周此时的边境:北有契丹压顶,西北还有个小北汉不断惹事,东南有南唐、吴越2国,西南是后蜀,正南的荆楚和南汉。面对如此多的敌人,柴荣该如何实现他一统中华的伟业呢?周显德2年(955)4月,柴荣亲自主持了一场考试!令众臣做《为君难为臣不易论》《平边策》命题作文各一篇。</p>
柴荣亲自批卷!第一篇:圣德威远,天命依附…柴荣一皱眉,拿起第二篇:圣上武德千秋,若加以儒家礼仪…柴荣头有点昏,暗叹难道朝中无一贤臣能将吗?又抽一封阅之,微怒之色稍为轻缓:眼下各地割据,欲得天下,必分而击之。江淮两地势力最弱,但其地却是富饶。以王师克之,以为后方军需粮库。一看作者:兵部尚书窦仪。这兵部尚书没白做。柴荣再抽一封,顿时大喜过望:朕等的就是这篇文章啊!</p>
昔有诸葛隆中对,今有王朴平边策!状元文章的作者:时任刑部比部郎中的王朴!此人为五代第一名臣!他将成为柴荣的左膀右臂。柴荣三征南唐,留守京都的重任毫无例外的都是王朴!文武百官包括后来的太祖皇帝无不对其敬服,不敢稍加违逆。赵匡胤代周称帝后,一天路过供奉后周大臣的功臣阁,突然一阵大风,阁门大开。赵匡胤第一眼望见的正是王朴的画像!皇帝突然整衣束冠,对着画像恭肃行礼,且说“王朴若在,我永远当不上这个皇帝”王朴帮助柴荣实现了鸿图大业。且两人性格极其相似,都积极进取,刚强峻急。都像团烈火一样剧烈燃烧,从不给别人更不给自己留余地。且历史证明,王朴最后命运都和柴荣一样,在人生最巅峰的时刻突然陨落,就像流星划过了历史天空,光芒让所有星辰为之失色!但转瞬即逝,突然间的泯灭消散,留下的只有叹息和追忆。</p>
诸葛亮的隆中对之所以名垂千古,是因为他在刘备一无所有之时给他定下了先占荆襄,后取两川,等待天下有变,两路北伐,最后平定天下的宏伟战略。王朴的平边策之所以能与诸葛亮的隆中对并称,也是因他在柴荣四面皆敌之际给他定下了一统中华的大战略,共分六步:1袭扰南唐的淮南之地,2攻取淮南,3攻取南唐剩下的江南之地,4平定巴蜀与岭南,5收复燕云,6北汉与后周有灭国杀子之仇,是必死之寇。在辽的势力大幅削减之后,以重兵一举击灭北汉!总之一句话:先南后北!</p>
柴荣大喜,立刻升王朴为开封尹(这是柴荣做皇储时的官职)。后周统一天下的战争即将打响,只不过现在还有一个现实的问题——缺钱!柴荣把手伸向了一批特殊的人群——僧尼!越是乱世,佛教越是昌盛。宗教本就是人类寻求心灵宁静的工具,盛世时是自我解释,自我安慰。乱世时就成了避难所。为了在乱世中苟且偷安,世人纷纷抱上佛脚,佛教一下突然发扬光大了。各地寺院林立,僧尼众多。当年唐明宗入京,数百太监为避祸逃入寺庙,做了和尚。一下佛教就收了数百真正六根清净的门徒。后来耶律德光灭了后晋,将晋出帝与李太后赶往北国。半路在封禅寺寄宿。李太后说:当年我供奉庙中数万人吃食,今天你们可怜下,回报些许吧。答复可想而知。但是数万?一个寺庙竟有如此多僧人,放眼天下那还得了?五代兵祸丛生,死于战乱的本就不少。活着的人再纷纷剃度为僧,天下田地荒芜。以致百民不能养一兵。况且佛教已变味。有些人真还不是受释迦牟尼光环照耀而来的,实在是犯了事,避罪入寺。鲁智深不就是吗?这还不算,有些和尚还练起了诸如**之类的歪门邪道。更有借佛事招摇撞骗的。敢情当日唐僧去西天,因没给佛祖的仓管员贿赂,到头来取的还是假经啊?</p>
銆愯鐪燂紝鏈€杩戜竴鐩寸敤鍜挭闃呰鐪嬩功杩芥洿锛屾崲婧愬垏鎹紝鏈楄闊宠壊澶氾紝www.mimiread.com 瀹夊崜鑻规灉鍧囧彲銆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