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综合其他>莫愁> 第四卷 江湖 第九十一章 游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卷 江湖 第九十一章 游玩(2 / 2)

郭靖和黄蓉都大惊失色,黄蓉看自己命脉握在李莫愁手中,生死都由得李莫愁,李莫愁现在若是真的想要把她那么炮制一番,也不是做不到。况且她已经把手指放在自己眼皮上,只要稍一用力,她的眼珠都要被抠出来了。

郭靖看李莫愁神色间微有薄怒,不似是开玩笑,忙连连叩头道:“李姑娘,你把我刺聋了耳朵,割了舌头带回去吧。请你放了蓉儿,我比她能干活,我很听话。”

黄蓉看着郭靖替自己苦苦哀求的模样,也忍不住大哭起来。李莫愁只是不动声色,看着黄蓉微闭的眼皮下不停涌出眼泪,但又怕惹恼了自己,想要止住哭声,偏偏身子不听使唤,抽噎个不停。

隔了一会儿功夫,郭靖额头上都磕出青紫色来,黄蓉身子也软软的,显然是吓得有些脱力了。李莫愁这才松开手掌,皱眉道:“你们两个,我不过打个比方,至于那么激动么?”

黄蓉只觉得死里逃生,爬倒在地,忍不住嚎啕大哭起来。李莫愁点头道:“现下你是觉得被人割了五官好,还是被骂一通好。”

黄蓉不敢搭话,郭靖上前扶住她,替她答道:“李姑娘,蓉儿已经知道错了。”李莫愁问向黄蓉:“是么?”黄蓉眼里还是不停留下委屈的泪水,缓缓点头。

李莫愁看看天色,已经有些擦黑了,她需尽早回去,对郭靖道:“郭靖,你几个师父虽然性子都不太好,可是称不上恶人,她做错事,你也不管,以后若是你跟她学了这么不分善恶,你师父们白教养你这么多年,你也对不起你先父,这样下去的话,和杨康有何区别。”

“李姑娘,我以后不会如此了。”郭靖满脸赧色。

李莫愁又看看黄蓉,叹气道:“我今天不只是替那夫妇两个打抱不平。黄姑娘,你性子还是改改吧。这样的小民自然任你欺负,要是你哪天踢上硬铁板,到时候吃亏的可是你自己。姑娘家行走江湖,本来就该注意些。我虽然不甚关心你,可是有人关心你,你还是好自为之吧。”

黄蓉听了她最后一句话,知道她说的是欧阳克,心里对李莫愁的愤恨忽然去了一点,可是转瞬又暗自恼道:“她是阿克哥哥的妹妹,怎么也不让着我,要是我改天见了阿克哥哥,一定让他好好打她一顿给我出气。”

李莫愁不知道她心中想法,把头上斗笠带好,转身欲走,黄蓉在她身后喊道:“以前你救了我,现在又教训了我,我也不找你寻这次的仇,可是以前的恩也不用报了,大家都抵消了。”

“我指望过你报恩么?你能对我报什么恩?”李莫愁撂下这句话,飘身而去。

黄蓉感觉心里越发难受起来,就像是用了全身力气却打在空气里,简直委屈的又要哭出来。这个李莫愁,还真是她的克星。

商队继续前行,此后一直无事,顺顺利利到了嘉兴。

大年十三,李莫愁站在嘉兴街头,看着人来人往,耳边尽是婉润的南方话,虽然听不太懂,可是心情却好了许多。段曦光也曾邀请她去武三通的庄子上玩耍,但是却被她拒绝了。

南方人富,这在街头人的穿着打扮都可以看出来,此时还在年内,人们都穿着簇新的衣服,更加显得富庶。李莫愁和商队作别,捡了一间临街的酒楼坐下,要了小菜,消磨起时间来。

此时离八月十五的烟雨楼还有很长一段时间,南方佳境圣地不少,建筑也精致许多。唐诗说的好:“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

嘉兴和扬州同属南方,自然有异曲同工之妙。南方是销金窟,也是旅游胜地,美食美景向来不少,又多出才子佳人。钱李莫愁是不缺的,所求的不过是玩个开心。

钱塘观潮,西塘泛舟,雁荡听风,虎丘邀月……上辈子李莫愁只在电视里看过的美景,如今都一个地方一个地方的弥补过来。她总是女扮男装,做士子打扮,甚至和当地的一些读书人有些来往,期间自然做了几幢偷窃后世才被做出的诗词的雅贼事。谁能相出这样一位清秀的公子哥儿,居然是个武林高手。

这日她和几个士子约好了共游太湖,只见太湖上浩浩渺渺的水波阵阵,映衬着岸边绿柳颗颗,再有柔风拂面,景色秀丽,李莫愁叹道:“好风景,若是将来有幸能在此地定居,也是不错。”

同来的一位范姓书生笑道:“李兄,你若是想要定居此地还不容易。咱们当地的县太爷最是喜欢有才名的人,拿你的诗词文章去给他看看,自然就能成了。”

李莫愁微微一笑,不置可否。另以为王书生大声道:“范兄此言差矣。李兄少年老成,是有大志向的人,虽然文采风流,可是绝不是那种能耽在诗词中的人物,将来必定要上朝堂辅佐皇上,成就一番丰功伟业。”

听着这群人讨论起来,李莫愁劝解道:“我以前说过的,自己不过是个风流散人,几首小诗词算不得什么。至于朝堂之事,自有朝堂上人忧心,管我这样的百姓何事。咱们只管面朝清风,赏天地乐事罢了。”

她这话出口,人们又是恭维不止,说她赤子心肠。听得李莫愁又无奈又想笑。

小舟时行时止,不知不觉天色渐晚。看看又到了归去的时候,几位士子摆出桌子来,研磨洗笔,铺上上好的宣纸,看来又要例行公事的作诗了。

待收拾完毕,一种人等都先看着李莫愁道:“我们先开始了,李兄的佳句必定要先酝酿片刻。”原来他们和李莫愁认识的久了,都知道她向来是不肯先动笔的。

李莫愁站立船头,手执纸扇,在身前微摇,好一副器宇轩昂模样。她心下思量一会儿,已经有了要抄袭的诗词,大笑道:“我有了,这就念出来,你们谁为我抄录。”

几人听见他说有了诗词,都停下手上写的,争相侧耳倾听,手下都换了纸,要为她收录新诗词。李莫愁知道自己的字写的难看,所以从来不亲自动手,时间渐久,反而被这些人理解为名家脾气,实在是世事难料。

李莫愁开口道:“接叶巢莺,平波卷絮,断桥斜日归船。能几番游?看花又是明年。东风且伴蔷薇住,到蔷薇、春已堪怜。更凄然,万绿西泠,一抹荒烟。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见说新愁,如今也到鸥边。无心再续笙歌梦,掩重门、浅醉闲眠。莫开帘,怕见飞花,怕听啼鹃。”

因此时是除春末夏初,所以几人约好的名头也是出来赏春末景色,听见李莫愁这词,几人轰然叫好,更有一人大声唱出来。

几人正唱着,远远一叶扁舟从岸边绿柳从中荡出,到了临近,船头一个渔翁打扮模样的问道:“这可是几位做的新词?真是好词好词!”(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