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都市言情>醉回七九当农民> 54.“绿色产品”也难出口?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54.“绿色产品”也难出口?(1 / 2)

 听了高叔叔的绕口令,我的头都晕了。我望着高叔叔痛苦地呻吟:“怎么复杂,就不能简化点手续?”

高叔叔认真地说:“现在就这么复杂,我们也认识到了申报手续多给企业带来的麻烦。可由于体制问题,我们也只是执行者,无能为力。不过我过来后已经把这个问题反映到部里。估计过几天部里研究后就会上报国务院。慢慢会好起来的。体制问题不是一下就能解决的。”

天哪,我那是太知道这个慢慢来的期限,虽然前世对这方面没留意,但我知道大政策松动要在一九八四年邓大人南巡特区后,五、六年,七、八年都有可能。本来我就一无所长(除了会写一些字,当然如果这也算一点特长的话),政策又卡的这么死,我的父老乡亲们何时能富起来。头疼,我这个穿越过来的笨人,啥大事也干不成,白瞎了这个身份!!

“永成,你怎么了,是不是有什么事挺着急的?”高叔叔见我一脸痛苦的表情问我。“有什么事说出来,看看有什么办法能帮你解决。”

“是这样的”。我强打精神,“我们村养了一些鸡,有不少鸡蛋,我看是不是能通过大队的企业搞个出口,挣点外汇”

“量大吗?”高叔叔有些上心。

“现在还比较小,一半年后就大了,如果前景可以,我回去准备劝说公社或者县里领导,再大规模地发展。关键是价格和销路问题。”

“你这个想法比较好。自从我到了这个新单位后,这方面的情况也注意了一下。鸡作为家禽,具有繁殖力强、生长迅速、适应密集饲养等特点,能在较短的生产周期内以较低的成本生产出营养丰富的蛋、肉产品,作为咱们理想的动物蛋白食品来源。在我们国家,把鸡肉和鸡蛋看作好东西甚至是是补品。为了解决老百姓鸡蛋和鸡肉供应的短缺问题,最近几年起一些大城市在郊区开始发展工厂化养鸡。1975年在首都就成立了机械化养鸡指挥部,建起了我国第一个现代化的种鸡场——BJ市种禽公司和第一个现代化的蛋鸡场——红星20万只蛋鸡场。后来,相继在BJ、SH、GZ等大城市的郊区建起了一大批国有或集体的大中型鸡场和种鸡场,但仍不能满足我们的市民对鸡蛋和鸡肉的需求。”高叔叔停顿了一下,喝了点水接着又说:“不过,现在农村养鸡普遍规模较小,每户几只、几十只的较多。在这种小群体大规模的生产模式下,饲养条件简陋,生产水平普遍也不高,传染病威胁也严重的情况下,很难大规模地发展起来。如果有可能在技术上得到保证,国家在这方面应该有不少投资。现在光BJ一个市,政府就要一年在鸡和鸡蛋上给市民补贴500万,这还只是一个市,全国那么多城市,一年政府要拿出多少钱,你自己算算吧,养鸡大有作为呀。不用出口,光国内就能完全消化。”

“我们村的鸡蛋和别的鸡蛋不一样。它是绿色天然产品,营养对人最好。和养鸡场吃饲料的鸡蛋不能比,价格就应该比它高。”我闷声闷气地回答,情绪还是不高,没办法高呀,一条路也想不出来,哪能早点让农民们富起来?不留神超前的名词概念又说出去了。

“什么,你们村的鸡下的蛋是绿色的?不可能吧,我还没见过绿色的鸡蛋呢!你带来了吗?”没等高叔叔说话,白阿姨先抢着开口了。女人的好奇心永远是第一强的。不过在当时,谁也压根就没听说过什么绿色天然产品,好奇也是自然的。绿鸡蛋谁不想看看,我还想呢。只要不是染绿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