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都市言情>醉回七九当农民> 90.人才啊,人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90.人才啊,人才(1 / 2)

 一九八0年的国家政策还卡的很死,私营经济还没有出现,甚至包括半间门店的小饭馆。那咱就集中精力搞好集体企业,壮大集体经济,让鱼湾村的社员们先富起来,甚至可以带动附近的几个村。一步一步发展:先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再逐步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让他们的腰杆也挺起来!到了八二、三年后,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出现了,咱再发展自己的个人经济,穿越者也是有血有肉的人,咱可不想当苦行僧,事业要发展,生活要享受;既能开奔驰、拥美女,又能带领父老乡亲奔小康,不是也挺好嘛!鱼和熊掌为什么不能兼得呢?!咱偏要试试!!

发展的起点定位已经解决。那下一步就是成立公司。你总不能让大队干部们跑到外面自说自道:“我是XXX大队的,前来和贵单位洽谈一笔业务,”人家理你才怪!成立一个公司,既是一个发展的阵地,又是对外的招牌。那时虽还没有皮包公司一说,但和一个公司打交道,即便是社队企业,总让人觉得心理踏实些:毕竟是公司啊。比你一个人的诚信度要高得多。

我继续在四姐的办公室翻着报纸,心里还在默默筹划着:成立公司后这项目不是问题。虽说鱼湾大队集体积累帐上只有几万块钱,但咱又不搞什么高尖端的高科技产品,也不做投资太大的钢材、机械制造等项目。咱可先做流通,通过商品流通,也就是和人做买卖,慢慢积累资金,滚雪球似的壮大发展。到一定规模后,有了一定数量的资金,就可以办各种实体企业,盈利后扩大生产,如此良性循环往复,就……

不对,忘了关键的一点,办个公司好说,现在国家大力支持社队企业的发展,这个应该不成问题。公司的经理只要把住大方向就行了,关键是下面必须有人,有能出去创造利润的人!总不能让大队的社员们放下锄头,背上黄挎包就出去跑业务吧!赔赚不用说,起码他自己都没有胆量往出跑。总不能让我退学回来培训一批吧?一则时间太紧,见效慢。二来我对此道也不太熟悉。前世也只贩过几车煤矿用的坑木和卖了几个月酒!学业有专攻,咱就以前不是学这个的,上大学进修也就是为了恶补这方面的知识。总不能现在就退学经商,舍本求未吧?

人才啊,缺啊!去哪找呢?国家现在百废俱兴,各行各业需要大量的人才,而国内仅有一百多所大学,所培养的大学生还没毕业,就有不少单位预订了。更何况就是有点富余,当时的大中专院校从招生到毕业,都属于国家计划统一招生、统一分配,别说你一个小集体的社队企业了,就连小国营、大集体单位也是望而兴叹:缺人才哪!再说一九七七年恢复高考招生以来的大学生,在明年才是毕业的第一届,即使能找到一半个也远水解不了近渴啊!

愁啊,要发展,缺人才可就少了最关键的一环。实在不行,只能让社员同志们放下锄头,背起军用黄挎包,赶着他们迈着沾着还没洗净泥巴的大脚,跨进商海中一边“缴学费”,一边学得做生意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