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科幻灵异>我来此界开神道> 第二百一十一章 擒地仙,党奉的两条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一十一章 擒地仙,党奉的两条路(2 / 2)

也是清虚宗和党奉的所作所为确实不得人心,一路上的南阳百姓都箪食壶浆,迎接楚军的到来。

党奉刚刚起兵的阶段还好,本地百姓都挺支持,毕竟南阳历史上也不止出了一个两个皇帝。

不仅地方大族出钱出力,就连小民也尽自己的力量支持党奉这位乡人,有人的出人从军,没人的贡献一份口粮当军粮。

正是南阳全郡上下的支持,党奉才能发迹这般之快,连下荆北大城,甚至险些占据州治江陵。

后来因为李隆的从中作梗,党奉被拖入消耗阶段,南阳百姓可吃不消了。

他们上头不仅多出一个党奉“官府”要供养,还多出了不少的清虚宗的道官,一旦家族中有子侄成为清虚宗弟子,那这个家族就能获得几名道官的名额。

他们在地方上无法无天,官府无权管辖,唯一有上下级关系的就是清虚宗,但清虚宗有自己人怎么会管。

美其名曰观察四方妖魔鬼怪,随时沟通联系清虚宗门人下山镇压,实则在地方动用特权鱼肉百姓。

不仅普通人深受其害,就连倒霉的豪强也一样,他们家中没出修道种子,那豪强家族就只能供奉道官。

所以在楚军进入南阳地界时,很多豪强都起兵响应,一时间南阳震动。

不过党奉家族总归在南阳经营多年,一直是世家的他们,在南阳根深蒂固。

越靠近宛县,楚军受到的阻力就越大,守军往往会拼尽全力守城,给楚军也带来不小的伤亡。

为此,李隆暂缓步伐,一边派随大军出发的文官去治理已拿下的地盘,一边等待后续神威砲的跟进。

同时由于清虚宗的覆灭,党奉身边的超凡力量严重不足,李隆就派出大量异人深入南阳后方,勾连地方豪强。

如果可以,在南阳核心宛县,制造一些骚乱,不让党奉凝聚人心。

除了城隍庙祝这一体系李隆不能随意指挥,他现在可以动用的超凡力量还是挺多的。

仙鹤观的道士,接收的异闻司,以及凡间大量的先天武者,都是李隆能够如臂指使的异人。

他不是没想过直接刺杀党奉,但那样会让潜龙气运损失太多,李隆就不能借机壮大自身气运。

潜龙遇潜龙,必是你是我活的争斗,这是潜龙本性所决定,到最后只能有一条真龙。

而要想自身的潜龙气运得到最快的成长,那一定是正面击溃最好,这样才能获取最多的潜龙气运。

历史上的真龙,无一不是经历了正面恶战,方才一飞冲天。

李隆抬头看了一眼高空腾飞的气运龙象,想着这次能吞下南阳,那起码也是一个四爪成蛟之象,侯国也该升一升了。

楚军的攻势一慢下来,党奉内部的问题就凸显了出来,此时她身边俨然分为固守派和出走派。

固守派认为南阳乃乡土,地利人和都在他们这边,如果以坚城为依托,寸土必争,兴许有转机。

出走派则认为,楚军攻势凶猛,以一国六郡之力来打他们一郡,胜券太小。

再说如今各地豪强蠢蠢欲动,不会一条路跟着走到黑,说不定哪天背后捅一刀,悔之晚矣。

还不如跳出现在的这个泥沼,学习荆南的黄虎,去其他大洲发展。

天下之大,何处不能容纳他们,黄虎都能建国南海,祭祀先祖,他们党家为何不能。

值得一提的是,固守派都是党奉麾下的臣子,而出走派则是党家的亲族。

他们都还不知道清虚宗覆灭的消息,就算知道了,他们也不知道其中和党奉的关联。

只有党奉知道,没有清虚宗帮忙,他应该守不住南阳,无法保全基业。

这么说他要选择第二条路?

不,党奉最后还是选择了坚守,做出选择时,他陷入了潜龙大势的气运之谜。

当初黄虎被迷,差点成为了开路先锋,最后还是在机缘巧合之下才完成改命,跳出了必死棋盘。

那现在,党奉又怎么改命呢?就算能改,人道意志也不会允许。

明年灵力潮汐到来,天门大开,人道必将遭受进一步削弱,在这之前人道意志肯定是想扶持几个强势的潜龙出来。

宛城荆北节度使府,讨论第二条路的情景是这样。

党奉思维敏捷,不断抛出难题质问自己的亲族,问他们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

抛下所有,只带精兵强将远走他方,如何能保证所有人都和他一心?不是所有人都想远离故土。

就算拉出了军队出走,是复刻一遍黄虎的路,绕道扬州去交州打天下。

还是西进益州,占据天府之地,又或是北上中原,在中原强国之间打出一条生路。

无论选择那条路都难以预测未来,还不如死守南阳,兴许有生机。

党奉亲族面对质问无话可说,短时间内很难分析利弊,只能听其行事。

选择第一条路,说服了亲族,获得百官奉承,党奉不由还有些自得。

殊不知,这背后有人道意志的推动,宛城上空盘踞的蛟龙粗看依然生龙活虎,内里却是虚弱无比。

此后的时间里,不仅宛城以南陷入战火,宛城以北也在李隆的挑拨下开始不稳。

各处豪强纷纷自立,不听节度府的调令,就连钱粮都很难收上来。

党奉万万没想到自己的英明决定刚下,就遭受了背刺,当即就想起兵平叛。

可是这时楚军的神威砲到了,攻城速度大大加快,一日之间连破三城。

楚军已然兵临城下,宛县只有宛城在握,如何还能派兵平叛。

党奉不甘心失败,率牙兵上城督战,势必要凭宛城坚守。

宛城作为南阳第一大城,城防几乎可以与江陵相比,加上守军五万,还有可供两年食用的粮食,未必不能重现江陵那样的攻防。

只是他倾力想要守城,原来劝他选择第一条路的百官却不想守了。

李隆的条件诱人啊,投降者,皆为楚臣,功者封爵。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