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孩子像突然间长大了一样,不哭不闹,偶尔会乖乖的叫声舅舅,即便是肚子饿了也安静的等着。
两个孩子跟我接触的时间并不长,甚至可以用短暂来形容,但是两个孩子成长的速度跟我建立感情的速度却是光速。
我从来都认为自己是个不讨孩子喜欢的人,因为我从来不曾跟孩子接触过,从内心深处就是拒绝的。
孩子和孩童时代是我不愿意去回忆的永远的痛。我突然陷入一种混沌,我在想如果这两个孩子生在远古时候会怎么样呢
会幸福么
会怎么学习和长大
在中国古代,子女学习就是一件习以为常的事情,中国对孩子的教育事业一直看的很重,现在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在中国古代古人们学习的那些往事儿。
田间收种忙,案头文墨香。
在中国古代传统的家庭生活中,耕读密不可分。晴耕雨读,田园牧歌,刚放下锄头,又拿起书本,是很多家庭的真实生活写照。
那么古人缘何对如此看重
在他们看来,是一件很容易学会而又值得推崇的本事。被誉为“家训之祖”的颜之推颜氏家训中说“谚曰积财千万,不如薄伎在身。伎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也。”
现在的孩子一般3,4岁就开始入幼儿园,古代大体在8岁至15岁之间。这个岁入学在古代是最主流的。好多名人都是8岁入学的,如东汉哲学家王充、宋代文学家苏东坡等。
古人讲究要勤奋,但是更注重学习的方法。
南宋大儒朱熹在童蒙须知中说“余尝谓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古人名副其实,不但要用眼睛看、高声朗读,并且要抄、背、默,用心用脑。康熙朝理学名臣李光地在家训谕儿中说“凡书,目过口过,总不如手过。盖手动则心必随之。虽览诵二十遍,不如钞撮一次之功多也。”
看过或诵读过,都不如时动手更有其效。这是因为,动手之时势必动脑,动脑则有助于理解书中的含义。
如果不学好会怎么样
答案很简单会挨揍。
古代对学生的管理较严厉,大多家长也认同“不打不成器”。不认真或学不好,被打板子、抽鞭子、罚跪如家常便饭。
王充论衡自纪篇称,“书馆小僮百人以上,皆以过失袒谪,或以书丑得鞭”。
可见,在汉代就流行体罚学生。
当然,的过程不止于把书看完,还要去践行。正如吕祖谦在家范学规中所说,“凡与此学者,以讲求经旨、明理躬行为本”,最终要映射自身,躬行实践。
在古时候左宗棠给妻弟周汝充的信中说到是与他人的精神交流、灵魂对话,要带着自己的思考去读,否则感觉所读之书美则美矣、趣则趣矣,却于己了无所得,这便是“未读时是此等人,读了后又只是此等人”,读了书和没读一个样。
其中曾国藩也曾经说过“若不能体贴到身上去则何用虽使能文能诗,博雅自诩,亦只算得识字之牧猪奴耳”
曾氏看来,的关键在于“体贴到身上去”,注重虚心涵泳,切己体察,让知识,思考真正的融入进自身,知行合一,止于至善。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小时候没有任何文化背景和文学氛围的家里居然有十本破旧又奇怪的书,而且都是母亲逼迫我必须读会学会的书。
我的启蒙跟别的小朋友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