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综合其他>正说官场秘事大全集> 第70章 把修身养性贯穿于政治生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0章 把修身养性贯穿于政治生活?(1 / 2)

 为臣者的一举一动展示的是个人的修养气度,关涉的却是众人的利益安危。一个为臣者能在动荡时临危不乱,在平日里虚怀若谷,才算真正具有大臣的大家风范。

公元前548年,齐庄公因为荒淫无道,被权臣崔杼弑杀。此后,崔杼为了专权,滥杀异己,一时间朝臣人人自危,纷纷逃亡,只有晏子不畏强权,不怕淫威。

崔杼设计杀死了庄公,闻声而来的晏子一直站在崔杼的门前,崔杼的门人问他:“你是来送死的吗?”

“难道只是我一个人的国君吗?要我死!”

“那你为何还不赶紧逃命呢?”

“难道是我一个人的罪过吗?要我逃命!”

“那你还是回去吧!”

“回去?国君已经死了,我往哪儿去?君主为国家而死,我们也就为他而死;为国家逃亡,我们也就随他而逃亡。如果君主为自己而死,为自己而逃亡,不是他个人宠爱的人,谁愿意承担这责任?我哪里能为他个人而死?为他个人而逃?但我们又能回到哪里去呢?”

正说着,崔杼的大门打开了,晏子立即走了进去,取下帽子,光着膀子,坐在地上,然后将庄公的尸体枕放在自己的大腿上而放声痛哭。哭了好半天,站起身来,向上跳了三下便径直走了出来。崔杼不解其意。

崔杼与庆封勾结,立年幼的杵臼(即齐景公)为君。为了弹压朝臣,他们设坛立盟,劫持齐国所有的将军、大夫、显贵人士和一些百姓,扣押在太庙前的台阶上,下令所有人都得参加盟誓。盟誓的人不得佩剑,惟有晏子一人不肯解剑,崔杼不得已同意了。崔杼的家兵拿着剑戟逼迫每个大臣宣誓服从崔、庆,气氛十分恐怖。崔杼已经杀了7个人,轮到晏子宣誓,他仰天长叹道:“唉!崔杼干无道的事,杀死自己的国君,凡不跟随王室而跟随崔杼、庆封的人,必将遭受灾祸。”并坚决拒绝宣誓。

崔杼威胁着:“如果你改变自己的话,我与你共同享有齐国;如果你不改变自己的话,叉戟已经架在你的脖子上,剑已经指向了你的心窝。看你是想走哪条路?”晏子毫不畏惧,厉声回答道:“纵使弯曲的快刀钩进了我的脖子,笔直的利剑伸进了我的胸膛,我也不会有丝毫改变的。”

崔杼迫于晏子的崇高声望,不敢对他有所损伤,只好放他回去了。果然,后来在晏子的辅佐下,齐景公消灭了崔、庆的势力。

由此可以看到,崔杼敢于杀死国君而不敢对一个臣子动一丝毫毛。足见晏子在人民心中的地位之高。晏子虚心接受批评,重视选拔贤才,虚心对待下人,则是另一番情景。

有一次晏子外出,路见一个头戴破帽反穿皮衣身背干草的人,认为这是贤人。于是,晏子二话没说,就将自己驾车的马卖掉一匹,为这位名叫越石父的人赎了身,然后一同回家。

到了家门口,晏子一时忘记打招呼就撇下越石父而独自进屋了,越石父见晏子对他这么没有礼貌,转身就走。晏子走了好远,回头一看,不见越石父跟上,很奇怪,急忙赶出门外,却见越石父已走了老远。晏子又急忙坐上车驾,等到快接近越石父跟前时,他有些不高兴地问道:“先生怎么这样不辞而别呢?你给别人做了三年奴仆,我与你素不相识。却将你赎了出来,你为什么要离开我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