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那年的记忆> 中国史猛将传:五代十国宋辽金夏篇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中国史猛将传:五代十国宋辽金夏篇(1 / 2)

 五代十国篇

强大的唐朝巨人在安史之乱后元气大伤,最后终于在藩镇之乱和黄巢民变的联合打击下轰然倒地,再也没有站起来。在它的尸体上,五个短命王朝相继建立起来,又相继都很快地退出了历史舞台。在这个时期,名将能臣都不多,偏偏猛将倒不少,入选者有:李存孝、王彦章。其实后唐庄宗李存勖颇有李世民之风,把作战当成游戏,多次亲自出战遇险,都没有受伤,武艺应该不错;后唐明宗李嗣源在对契丹作战时曾经单骑三次突阵,斩杀一名契丹酋长;周德威有三次单挑获胜、斩一将、擒二将的记录;李存审多次先登陷阵,都可以称得上是猛将,不过有的是正统的皇帝,有的在百将传中已经出过场,就不再立传了。

五代史最鼎鼎有名的猛将莫过于李存孝,他在《残唐五代史演义》中的地位相当于《说唐》中的李元霸,天下无敌,第二名的王彦章在他手下都走不了几合。在真实历史中,他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李存孝(?~894),代州飞狐(今河北涞源)人。本名安敬思。李克用在代北掠地时遇到他,收为义子,改姓名为李存孝。常跟随李克用担任骑将。888年(好年份啊),河南张言攻破河阳,李罕之前来归晋,李克用将李罕之安置在泽州,遣李存孝与薛阿檀、安休休等率军7000助李罕之收复河阳。朱温则亦派遣丁会、牛存节等援助张言。两军战于温县,梁军先扼太行,李存孝大败,安休休被擒。此时,晋军已得泽、潞二州,每年都出山东,与孟方立争夺邢、洺、磁三州,李存孝每次都跟随出战。889年六月,李存孝随李罕之攻下洺、磁二州,孟方立派大将张溉、袁奉韬率军数万迎击,被晋军打得大败,二将都被擒。孟方立生性多疑,手下将领都很怨恨他,加上兵败,人人都生了异心。孟方立羞愧畏惧,服毒自杀。孟方立死后,晋军又攻克了邢州。此次攻下三州,李存孝功劳很大。

890年,潞州军叛乱,杀死晋将李克恭投奔朱温,朱温又派李谠进攻泽州的李罕之,李存孝率骑兵5000前往救援。梁军对李罕之喊话说:“您常依仗太原的势力(即李克用军),现在上党已归唐(此时的唐朝实际上在朱温控制下),唐军已包围太原,沙陀人(指李克用)将找不到巢穴躲藏,您还有谁可以依靠而不投降?”李存孝抵达后,率精骑500围绕梁军营寨大呼道:“我们沙陀人所以找巢穴,是为了用你们的肉来给将士们吃,现在快找个胖的来和我一战!”梁骁将邓季筠率军出战(不知道他胖不胖),李存孝舞槊迎战,将他生擒。李谠败走,李存孝追击,斩俘万余人,追至马牢关方回,然后又回头率军攻击潞州。朱温封孙揆为潞州节度使。孙揆是儒生出身,身穿盛装,使用大伞盖,以梁军3000作为护卫,捧着节杖前进。李存孝闻讯后,率300骑兵埋伏在长子以西的山谷,待孙揆军经过时,突然从侧翼袭击,生擒孙揆而回。大家看到这里,可能都会觉得孙揆窝窝囊囊的。但他后来被押到李克用面前时宁死不屈,最后被锯死,骂不绝口,至死方休,非常硬气。先前,朱温派葛从周、朱崇节守潞州以待孙揆,二人听说孙揆被擒后马上撤退,晋军于是收复了潞州。李克用封康君立为昭义留后,李存孝为汾州刺史,李存孝自认为功高,对昭义留后之职志在必得,而此职却被康君立所得,于是非常不满,几天吃不下饭,又任意杀人,从此开始有了反叛之意。

梁将张浚、韩建也率军攻击晋的阴地关,李克用派李存信、薛阿檀等抵挡张浚,李存孝军驻扎赵城。韩建派壮士300夜袭李存孝军,被他发觉并击败,率军反击,梁军溃散。张浚退保晋州,韩建推报绛州。李存孝进攻晋州,张浚出战,又被击败,因此闭门不敢再出战。李存孝又转攻绛州。张浚、韩建见势不妙,都率军撤退。李存孝于是攻下晋、绛二州,纵兵大掠慈、隰之地。

李存孝猿臂善射,常身被重铠,把弓戴在腰间,槊防在大腿上,手舞铁挝冲阵,万人辟易。身边总带着两匹马,战到酣处换马,上下如飞。891年,出任邢州留后。此时,晋军连年攻进赵王王镕控制的常山,李存孝常任先锋,攻下临城、元氏。王镕求救于幽州的李匡威,李匡威兵到,晋军撤走。李存孝素与李存信关系不好,李存信进谗言说:“存孝有二心,常避赵不击。”李存孝心里不安,于是联结梁和赵,请求合兵攻晋。唐朝廷命王镕前往救援。892年,王镕与李匡威的关系恶化,反而和晋军联合,出兵3万助晋军攻李存孝,李存孝闭门自守。李克用亲自率兵前往,掘沟堑以围城。李存孝出兵冲击,晋军无法筑成沟堑。裨将袁奉韬派人对李存孝说:“您所畏惧的只是晋王。晋王待沟堑筑成,一定会留兵围城自己退去,他手下诸将都不是您的对手,筑好了沟堑又有什么用?”李存孝同意,于是任由晋军筑沟堑。沟堑筑成后,深沟高垒,无法靠近,李存孝非常被动。城中粮尽,他登城喊道:“儿蒙王的大恩,位至将相,难道愿意舍父子的关系而投仇敌?这是由于存信诬陷的缘故。希望能活着见王,说一句话就死。”李克用很感伤,派刘夫人入城慰谕。刘夫人带着李存孝回来,他磕头请罪道:“儿于晋有功而无过,所以至此,是存信的缘故!”李克用呵斥道:“你写书檄,说我有百项罪状,难道也是存信干的?”于是将他押回太原,以车裂之刑处死。其实李克用本不想杀他,希望诸将为他求情,就此顺势免了他的罪,谁知诸将都妒忌他,没一个为他求情。李克用为此深恨诸将,但却没有谴责过李存信。李存孝死后,李克用仍很惋惜,为之十多天不理政事,兵势也逐渐转弱,而朱温的势力则开始变得越来越强大。康君立向来和李存信要好,常说李存孝的坏话。李存孝死后,李克用每次和诸将赌博,谈到李存孝都流泪不止,康君立却不以为然,李克用大怒,将他毒杀。

下面出场的王彦章在五代骁将中是数一数二的人物。王彦章(863~923),字贤明,郓州寿张(今山东东平西南)人。少时从军,隶属朱温,以骁勇善战著称。王彦章应募从军时,有数百人一同参军。他请求自己做队长,众人都不同意,认为他不自量力。王彦章听了,也没有搭理他们,直接对主将说:“我天生的一身雄壮之气,觉得你们确实比不上,所以请求做你们的队长,以后一起杀敌立功。没想到你们这样不领情,反而乱说。看来不给你们开开眼,你们就不会心服口服。大凡健儿开口便言生死,但今天没有在两军阵前,我就先给你们看看我脚上的功夫,光脚在有蒺藜的地上走上几趟,看看你们谁能效仿?”马上光脚在蒺藜上来回走了百步,两脚丝毫无损。众人都惊服。朱温听说之后,开始重用他。从此王彦章就随朱温屡立战功,并开始率领侍卫亲军。王彦章常使两条铁枪,据说一条铁枪有一百斤重,他人都使不动,作战时一条挂在马鞍上,一条握于手中,冲锋陷阵的时候马跑如飞,一条铁枪也舞得如飞一样,因此人称“王铁枪”。

梁末帝朱友贞在魏博节度使杨师厚死后,想趁机将魏博镇一分为二,消除其对朝廷的威胁,但下诏之后,又怕发生兵乱,就派王彦章率领精锐骑兵五百先到邺都附近的金波亭驻守,进行防备。后来魏州军发生兵变。首先进攻王彦章的住处,王彦章仓促南逃。晋军为夺取魏州,也派兵救援,攻克澶州,王彦章的家眷被俘。晋王李存勖将他的全家送到晋阳,待遇优厚,又派人秘密去见王彦章,诱他归降,王彦章就将使者杀死,以绝晋王李存勖招降的念头,但李存勖并没有放弃,直到几年之后,看王彦章确实不肯归降后才下令杀掉他的全家。梁失魏博之后,与晋军隔河对峙,王彦章常担任先锋。

923年四月,后唐军攻占郓州,梁朝廷大惊。经宰相敬翔力荐,梁末帝朱友贞任王彦章为北面招讨使,以段凝为副使。问其破敌之期,王彦章回答说只须三日,左右的人听到后都失笑。王彦章命甲士600乘夜斩断了唐军建在黄河上面、连结德胜南北城的浮桥,使据守两岸的唐军不能相救;同时自率精骑数千袭破南城。唐军弃守北城,恰为三日,梁军声势大振。然后王彦章立刻下令拆掉南城,用所得木料做成筏子,让军士站立其上,顺黄河继续东进,直取杨刘。李存勖放弃北城后,也拆民房扎木筏顺黄河而下,救援杨刘。王彦章率军东进,一路与唐军各行黄河两岸,每到河道转弯之处,两军就交战不止,飞箭如雨一般,等到杨刘时竟交战达一百次之多。王彦章一到达杨刘就率军队攻城,昼夜不停。杨刘几次几乎被攻克,最后李存勖的援军到达,才保住不失。李存勖采纳郭崇韬的建议,在博州黄河东岸处筑垒固守。王彦章前往进攻,战败。回攻杨刘,又战败。

王彦章素来看不起段凝、赵岩等人的为人,曾说:“我破贼军回来后,一定杀奸臣以谢天下。”段凝、赵岩等知道后极力在朱友贞面前诋毁他,以至王彦章在南城取胜后,劳军使者竟然只慰劳段凝而不理王彦章,将士们知道后都大惊失色。后来两军在僵持不下之时,朱友贞竟罢免了王彦章的兵权,任命段凝为帅。王彦章被罢职后,回到了京城,当着朱友贞的面用笏在地上画地形图,陈述军事形势和策略。赵岩又指使人弹劾他对皇帝不恭,被强令退下。九月,朱友贞派王彦章率领500保銮骑兵(宫廷侍卫)和一些新募的士兵前往阻击后唐军,但又派赵岩的同党张汉杰作为监军。王彦章在递坊因兵少战败,退保中都,李存勖率大军来攻,王彦章又战败,率领亲兵百余骑死战,唐将夏鲁奇原是朱温的旧将,和王彦章关系很好。王彦章兵败时,他听到了王彦章的声音,说:“这是王铁枪。”然后挥槊刺去。王彦章被刺成重伤,马也跌倒,被夏鲁奇俘获。

王彦章一向看不起李存勖,常说:“李亚子是一个斗鸡小儿,没什么可怕的!”李存勖见到被俘的王彦章后对他说:“你经常把我当成小孩子来轻看,今日还服气吗?”王彦章不答,他又问道:“我素闻你善战,为何不坚守兖州?中都这个小城没有城垒,怎么能固守呢?”王彦章回答道:“大势已去,不是人力可以挽回的。”李存勖听了,亲自赐药,给他包扎伤口,想让他归降,为自己效力。于是命人去抚慰王彦章,用话试探他,王彦章说:“我和陛下血战十余年,今天兵败力穷,不死还等什么?而且我深受梁的恩典,非死不能报答。哪有朝事梁而暮事晋的道理!”李存勖又让李嗣源去试试。王彦章受伤卧床,指着李嗣源说:“你是不是邈佶烈(李嗣源的小名)呀?我岂是苟活之人!”李存勖见无法说服他归顺,只好下令将他杀死。王彦章不读书,忠勇出于天性。常说:“人死留名,豹死留皮。”李存勖也很忌惮他的勇武,曾说:“此人可畏,应该避其锋芒。”某次李存勖领兵进逼潘张寨,由于军队隔着黄河,不能救援,王彦章就抄起铁枪上了船,大声命令船夫解缆绳立即开船,部下贺瑰拉他也没有拦住。王彦章一人过了河,单独去救援。李存勖听说王彦章来了,领兵就退走了。王彦章的骁勇善战由此可见一斑。

宋辽金夏篇

宋朝积弱,可是猛将倒不少。不知是不是受了弓马娴熟、擅长拳术的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的影响。其实入选了百将传的宋朝名将很多都武艺高强,比如杨业、狄青、韩世忠、岳飞、刘锜、孟珙等,而金国的完颜宗望、宗弼在勇猛方面也不遑多让。此时期入选者有:高怀德、呼延赞、岳云、杨再兴、牛皋、王德、魏胜、完颜陈和尚。

第一位是赵云的老乡:高怀德(926~982),字藏用,真定常山(今河北正定西南)人。大将高行周之子,忠厚倜傥、武勇过人。944年,辽军犯境,晋朝廷以高行周为北面行军都部署,高怀德年方18岁,就向父亲要求随军出战,高行周很高兴,准他随军。晋军在戚城遭遇辽军,被团团围困,又没有援兵,高怀德临危不惧,持弓左右射敌,又纵横驰突,所向披靡,救父亲突出重围,以功领罗州刺史。晋末,辽军再次入侵,高行周前往抵御,留高怀德守睢阳,后杜重威投降辽军,京东诸州盗贼四起,高怀德坚壁清野,敌军无可奈何,高行周回军后纷纷逃走。954年,任先锋都虞候,从周世宗柴荣于高平大败北汉军。956年,从征南唐,率军战于庐州城下,斩700余人。957年,周世宗柴荣进攻南唐的寿州,南唐军筑连环寨据守,高怀德奉命侦察其营,他率数十骑乘夜渡淮,拂晓突临寿州城下,以少击众,擒获一员裨将,察明了南唐军虚实,受到柴荣赞赏。某次柴荣骑马到淮河边观看敌营,突然见到一将军追击敌军,夺槊而回,柴荣一问原来是高怀德,柴荣亲自前往慰劳。959年,随柴荣攻辽。后拥立赵匡胤称帝,受封殿前副都点检。960年四月,李筠叛宋,联合北汉,高怀德与石守信率前军前往平定。五月,于泽州南击破李筠军3万,俘北汉将范守图,斩北汉将卢赞。十月,参加平定扬州李重进叛乱。979年,随宋太宗赵匡义灭北汉。982年病逝。

高怀德将门之子,不喜欢读书,不拘小节。喜欢音乐,精通音律。好射猎,曾经露宿三五日,累计射得狐兔数百只。有时正在招待客人,突然招呼都不打一个,就把别人晾在一边,自己带着数十人从侧门出去,直赴郊区射猎。

呼延赞(?~1000),并州太原(今属山西)人。将门之子。其父呼延琮,是后周将领。初从军时是一名骁骑卒,因作战勇猛,被宋太祖赵匡胤提拔为骁雄军使。964年,呼延赞随王全斌等大将征后蜀,身为前锋,冲锋陷阵,身负数创,班师后因军功被提升为副指挥使。

979年,呼延赞随宋太宗赵匡义征北汉,军至太原城,屡攻不下。呼延赞率先奋力登城,因站立不住,从城堞上摔下来四次,宋太宗赵匡义赞赏他的勇猛,对他厚加赏赐。宋灭北汉后,大臣纷纷进言,主张朝廷乘攻克北汉的威名北上攻打辽,收复燕云十六州。他们对宋太宗说:“自此取幽州,犹热敖翻饼耳!”呼延赞却说:“此饼难翻,言者不足信也。”赵匡义没有听从他的建议,挥师北上。结果在高梁河被打得大败而归。982年,受命随崔翰戍守定州。987年,他又给宋太宗献阵图、兵要及时立营寨之策,并请缨要求戍守宋辽边境。赵匡义召见呼延赞,命他表演武艺。他立即披甲上马,挥舞铁鞭、枣槊,旋绕廷中数次,又带他的四个儿子必兴、必改、必求、必显更迭舞剑挥槊。赵匡义赞叹不已。992年,升任保州刺史、冀州副都部署,但因没有统御才能,改为辽州刺史,但仍难以胜任,只好重新担任都军头,领扶州刺史,加康州团练使。宋真宗继位后,大力提拔军官。当时各将纷纷宣扬自己的功劳,唯独呼延赞说:“我月薪很多,所用不及一半,自认为无以报国,不敢更求迁擢,派福气过多就会带来灾难。”再拜而退。100O年去世。

呼延赞有胆勇,常自称愿战死沙场。全身都刺满“赤心杀贼”四字。还命令他的妻妾仆人也都在脸上刺字,因全家人跪求才改为妇女刺字臂上。他的儿子们都在耳朵后面刺有“出门忘家为国,临阵忘死为主”几字。他自制的破阵刀、降魔杵都样式奇怪,重十数斤。喜欢头扎绛色帕,骑乌骓马,服饰奇特。性情也很古怪,曾在严冬时把儿子浸在水里,认为这样儿子长大后会强壮。他的一个儿子患病,他割自己的大腿肉做汤给儿子喝

下面是南宋的猛将王德。王德(?~1155),字子华,通远军熟羊砦人。以武勇应募从军,归于宋将姚古部下。金军入侵,姚古屯军于怀、泽之间,派王德前往侦察,他斩杀一员金军头目而回。姚古问:“还能再去吗?”王德率16名骑兵直入隆德府治,活捉金军委任的太守姚太师,敌军前往拦截,王德手杀数十人,敌军惊恐,无人敢再上前。姚古将姚太师解送朝廷,宋钦宗赵桓询问他情况,姚太师说:“我被擒时,只见到一个夜叉而已。”从此王德就有了“王夜叉”的绰号。

1127年,王德改归刘光世部下,讨平济南的盗首李昱、池阳的盗首张遇。刘光世征讨李成,王德率百名骑兵侦察,到达蔡州上蔡的驿口桥,遇到李成军。李成军以为王德是诱敌的军队,于是准备向西行。王德突然大呼:“王师大军到了!”李成军大惊溃退,王德追击,斩获甚众。李成逃到新息,收拾散兵再战,见到刘光世张开伞盖,不穿盔甲,知道是宋军主帅,率兵围攻。王德保护刘光世突围回到军中,率兵反击,又击败李成,被封为武略大夫。

1129年春,金军攻扬州,王德退守宣化。叛将张昱、张彦围攻和州,太守张绩向王德求援,王德马上率兵抵达,叛军毫无准备,溃散,宋军击斩张昱,俘获兵马万余。苗傅、刘正彦发动叛乱被击败后,逃入闽中,王德受命随韩世忠追击。王德坚持要自取功名,而韩世忠坚持要王德受自己指挥,派亲将陈彦章在信州拦截王德。陈彦章拔刀砍王德,王德杀死陈彦章,率兵追击叛军,斩苗瑀,擒马柔吉。韩世忠告王德擅杀,王德被捕下狱。侍御史赵鼎认为应当处死王德,宋高宗赵构赦免了他。

不久王德被刘光世启用为前军统制,受命征讨信州变民首领王念经。王德军走到饶州,刚好遇上王念经的部下刘文舜围城,王德率兵进攻,刘文舜请求投降。王德同意,待他来投后却将他杀死,但没有追究他的部下。然后又对部下说:“王念经听说我留宿在饶州,肯定不做准备。”于是急行军,一鼓擒获王念经,以功加武显大夫、荣州刺史。

1130年,刘光世镇守京口,以王德为都统制。金军南侵,刘光世准备退保丹阳,王德请求以死守江,诸将分军扼守险要,然后渡江袭金军,收复真、扬数郡。既而又在扬州以北遇到金军,其中有一个披着重铠突阵的,王德策马前往呵斥他,他直取王德,王德一刀就把他砍下马来。敌军大惊,王德乘机突击,杀敌数以万计。1131年,率军征讨秀州变民首领邵青。与其战于崇明沙,他亲自执旗率兵,拔寨栅突入敌营,变民军溃败。不久,变民军又来挑战,王德得到情报,知道对方准备用火牛阵,王德笑着说:“这是古代的战法,可一不可再,敌军不知变通,必为我所擒。”交战时,王德先命令前军拉满弓,火牛一出,宋军万箭齐发,火牛都反向变民军冲去,变民军被全歼。邵青自缚请罪,被王德献给朝廷。赵构召见王德,慰劳褒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