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那年的记忆> 情趣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情趣一(1 / 2)

 情趣

陈墨

情之趣是读者的一种盛而不衰的精神心理需要,因而武侠小说作家也就大写特写,乐此不疲。《水浒传》里没几个真正的爱情故事,这在新武侠小说的作者与读者心目中几乎是一件不可理解,也不可想象的事。

新武侠小说作品中几乎每一部都有一个或许多个爱情故事,完全没有爱情故事的小说很少很少。

新武侠小说中的主人公,百分之九十九点九是年轻人,作者这样做或许有许多的理由,但要让他们有机会谈情说爱,显然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独孤红有一部小说名《侠宗》(又名《玉龙美豪客》)主人公严慕飞的年龄,若按真实的历史时间推算,至少应该有七、八十岁了,他在朱元璋打天下时就已成名,明朝开始便被封为九千岁,那时最少也应该有二、三十岁了。等朱元璋做了三十四年皇帝,书中说他还是三十多岁的样子,而再过了二十三年,到永乐十九年,书中竟依然白纸黑字地写着“他三十多岁!”这一明显的错误,实在令人不解。但读到书中他与卫涵英以及另外一位女性热恋之时,才算“解”了这一“年龄不长之谜”,倘若严慕飞真的七老八十岁,恐怕不大可能这样如火如荼地热恋的,从而书中便少了许多旖旎的风光。为此,我们应该原谅作者的失误:为了爱情,让人变得更年轻一点,这没什么。只不过,独孤红的爱情故事,讲得不太出色,几乎没什么特点。

大部分的武侠小说作家都喜欢讲述爱情故事,但都没啥特点。看了也就看了,看过也就忘了,很是遗憾。无非是男的英俊孔武,技艺高强,女的娇艳如花,缠绵入骨,天造地设的一对璧人;或一见钟情而饱经波折,到最后才喜结良缘;或一开始并不热衷恋爱,到最后才发现离了对方日子就没法过,于是就洞房花烛。

当然也有对此加以变革的,但那也不过是“英雄之招”或“美人之招”。

第一招是“多角”。多边多角,矛盾纠葛,理也理不清,分也分不开,几家欢乐几家愁。或者次要人物另有良配,结果就成了皆大欢喜。

第二招是“仇家相恋”。即一对师门仇家,或家门仇家,或民族仇家中的一对青年男女,由于一开始双方都不知道对方是仇人的儿子(女儿)或徙弟,一见钟情,最后才互相知底,因而痛苦不堪,但大部分都化干戈为玉帛,有情人皆成眷属了。也有一小部分以悲剧收场,例如萧逸的《甘十九妹》中的甘十九妹与尹剑平两人,双双殉情而死。萧逸的另一部小说《马鸣风萧萧》中的主人公寇英杰与仇家之女铁小薇开始有那么点意思了,作者及时地将他们的发展势头打住,以免再酿成悲剧。或者作者是爱护他们,或者是无力把握这样的“仇”与“情”的冲突,无力写出“罗密欧与朱丽叶”之外的结局和新的花样来。

第三招是“兼收并蓄”。武侠小说中的不少的男主人公很是幸运,群芳惹蝶,最后居然能众美同归,三妻四妾嫁给一个人。这倒也是我们祖国历史上的老传统、老风俗。如东方玉、柳残阳、陈青云……等人的作品中的男主人公大多有如此幸运。

不过,来来去去就这么三招,甚而只有一招或两招,读起来就没那么有味,想起来更是觉得没趣了。爱情虽然永恒地吸引人,但若全是公式化的成批生产,便物多而贱了。

这大约与作者的创作态度、艺术功力、灵性智慧有关。大部分作品中的爱情故事总是老一套,原因主要在于作者的创作态度上并不认真地把爱情故事当一回事,甚至不把整个儿的武侠小说当一回事。那爱情则只不过是小说小说中的一道“配菜”,甚至是一点“佐料”,这当然是不可能写得好的。第二个原因是作者的艺术功力问题,有些作家倒想认真地写,且小说也写得还不错,只是爱情写不出大名堂来。如云中岳这位作家,他的小说有不少出名这作,但其中的爱情故事却不值一哂,如《古剑强龙》中的四位主人公的故事,几乎是“排排坐,吃果果”的幼儿园形式,实行“按需分配”制。他的《盖世侠侣》中竟然没什么描写爱情的段落,《侠影红颜》稍多一些,但也徙有虚名,徙有“书名”而已。第三个原因则是灵性智慧的问题。爱情人人能写,但要想写得好,写得妙,写得刮刮叫,那就难了。因为这玩艺儿牵涉到艺术功力,更牵涉到对人性的理解和对人生的体验,还有对人世的广博见识。若非具有极高的灵性、悟性与极大、极深的智慧的人,极难写出爱情的真正妙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