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都市言情>关于大明星老婆是多重人格这件事> 第一百七十四章 无可厚非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七十四章 无可厚非呀(1 / 2)

 而这个时候的陈安隅见到时间晚了本来是准备回家的,但是谁知道田根基和梁竞反倒是兴起了,这倒是让陈安隅有些哭笑不得。

所以他也只能舍命陪君子了。

更何况这个时候其实田根基又有奇怪的问题了。

那就是田根基此时是对于陈安隅说的那个“翻龙劫”觉得很有意思。

这点陈安隅觉得很正常,因为这个故事的确是系列最佳呀。

其实陈安隅觉得《少年包青天》作为该剧导演转向内陆市场的敲门砖,是花了不少心思的,尤其是这个题材的选择。

当时的市场,悬疑推理类的电视剧集并不多,大家对于悬疑影视作品的创作经验也少,少包的出现,算是填补了悬疑影视这一块的空白。

很快的,这部剧就陷入了抄袭疑云,以至于观众对这部剧有所改观。

只是,作为一部多年前的经典老剧,网友即便不屑于它的“抄袭疑云”,但对这部剧的喜爱度却是有增无减的。

每个单元同样都有抄袭嫌疑,为何大家对“狸猫换太子”(即翻龙劫)这个单元的容忍度和喜爱度却很高,甚至始终认为它是全剧最好的一个单元呢?

第一点,本土化最明显,原创度最高。

有网友细心地在网络上对少包的案子做过一个对比,按照比对,“翻龙劫”的案子,同样有柯南和金田一的痕迹。

只不过,“翻龙劫”的痕迹,被编剧巧妙地用本土化的一些剧情给遮掩住了。

陈安隅在这里也对这部剧的本土化,原创度做过一些分析。

除了案子是相似的,这部剧的日常剧情,主线和副线的发展,故事跟故事之间的链接,角色人设的塑造等各方面的完成度很高。

也就是说,除了悬疑剧情板块,其他方面的原创度不会太低。

,八贤王,刘太后以及宋仁宗四人是“害死”秀珠的时候出现的,虽然有调侃的意思,但也侧面地说明了宋仁宗这个人的“仁”。

同样也佐证了真实历史中,包拯确确实实得到了宋仁宗极为特别的厚待,既是有历史可考,观众对这部分的接受度,也就高了。

第二点,案子的复杂度程度最高

少包整部剧里,分为7个单元,分别是:名扬天下,血祭坛,隐逸村之谜,殿前扬威,五鼠闹相国,魔法幻影,翻龙劫等。

7个单元里,魔法幻影的案子最简单,存在感也不强;血祭坛和隐逸村之谜最恐怖,算是观众的童年噩梦系列之一;翻龙劫最接近华夏的民间戏说文学史,案子也最复杂,观众喜爱度最高。

那么,这个案子,复杂在哪里呢?

在于局中有局,谜中有谜,但查到最后,却发现全都是凶手,又都不是凶手。

纵观少包全剧,几乎所有的凶手,最后都是自杀式身亡的。

扬名天下里,沈良是辽人,他跟被害者(除了小艾),都没多大关系,杀他们,只是为了挑起高丽和大宋之间的仇恨,化解他们结盟的意图。

最后,被包拯识破真相,他是以自杀式的方式了结了这件事的。

血祭坛里,蒙放和常雨杀人,是为了复仇,是当年被灭族的仇恨,这里,多了一个无辜的牺牲者:展俊。

最后,蒙放试图让包拯他们放过常雨,准备一个人赴死的,只是,常雨也没选择活着。

隐逸村之谜中,卓云的报仇之念在他父亲去世后被彻底挑起,除了无辜的李正德,其他人都是死有余辜,真相被查出后,他自杀而死。

殿前扬威里,崔明冲在包拯和公孙策的调查中,露出马尾,甚至对公孙策都动了手,最后,他是在案子的审理过程中自杀的,跟着他而去的,还有庞惜燕。

五鼠闹相国里,衍悔大师是为了阻止事态往下发展,为了保全相国寺的名声自断经脉而死,最后,凶手戒贤为了保全师父的名声和相国寺的名声,一再犯错,最后幡然醒悟,救下锦毛鼠而死,这是以命换命。

魔法幻影里,凶手戚老爹和丫头为复仇而杀彩云天的人,最后戚老爹和彩云天的人落入公孙策设的局里,戚老爹跟彩云天的打斗中,中毒身亡。

翻龙劫里,死了两个人,分别是秀珠和利小刀,秀珠为了引出25年前的真相而死,利小刀为阻止包拯往下查而死。

两者都不是当年的参与者,却为当年的事付出了代价,凶手没有一个确定的人物。

李妃对秀珠有一饭之恩,在她命不久矣之际,她正好找到了李妃的儿子,也从传闻中,知道了包拯。

她明白,25年前的案子,敢碰的人不会碰,不敢碰的人也不会碰,所以,想翻案,那等于是推翻了现任皇帝的“名正言顺”。

可偏偏有这么一个“真相只有一个”的执拗书生(包拯),他会追查到底。

所以,秀珠孤注一掷,以八贤王的命为赌注,设了一个局,目的,当然是引包拯入局,开展调查,揭开真相。

可当包拯兜兜转转,查到了千波殿,查到了李妃,查到了25年前的狸猫换太子这个“传闻”的时候,八贤王却有一瞬的气急败坏。

但他马上就将这种情绪压了下去,然后开始忽悠包拯先回去,说想想再给他答案,事实上,是开始他的布局。

八贤王混迹朝堂几十年,十分擅长权衡利弊,当时高丽太子案,包拯查到高丽的崔尚书和郡主有猫腻的时候,他的权衡之术就已经初现端倪。

到了这个案子里,秀珠这个命案,同样有一个最好的背锅侠——郭槐。

郭槐作为太后身边的太监总管,他在后宫中的权利极大,能犯的错太多了,随便给他跟秀珠的死安个理由,只要包拯相信并放弃追查,这件案子就算了结了。

可惜,这个局,包拯只进了一半就抽身而出了。

这时候,利小刀自杀设局,将真凶再次指向郭槐,可惜,还是有不少疑点无法跟之前秀珠的死对应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