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重生之我是康熙> 015. 千秋万代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015. 千秋万代(1 / 2)

 听完康熙皇帝关于制定三条标准的详细解释,张英脊背上全是冷汗淋漓。

通过第一条,皇帝直接让两位皇子从小读书时即与外戚疏远,避免过从甚密,也尽量杜绝将来的党附。而第二条,皇帝暗中使皇子之间嫡庶的分别差异缩小,也间接暗示百姓家中尽量减少庶子的出生。第三条,皇帝把择优地权利完全托付于张英名下,即使有一品大员的庶子想要入学,也得由张英找借口推拒。

张英心中不由暗暗叫苦,然而事关皇子们的教育,乃是重中之重的事情,也是皇帝对他信任有加。张英踌躇了半晌,终于又在皇帝跟前跪下,慎重提出了一个要求:

“启禀皇上,微臣有个不情之请。”

康熙好笑地看着愁眉苦脸地张英,问他:

“爱卿,但讲无妨。”

张英戚戚艾艾地回答:

“微臣在老家有一次子,年方八岁。微臣想恳请皇上开恩,准许臣子能入第一官学就读。”

康熙大笑,托门路果然是无孔不入,后门直接开到皇帝这里来了。

康熙揣测,张英这个儿子很可能就是张廷玉。小张公子的家教修养极好,个性应该也很不错,倘若大阿哥、小太子能和张廷玉一起做同窗好友,裨益良多。此刻因为地域的限制,而把孩子从老家送到京城他父亲跟前来读书,倒也并不是甚么原则问题。反正学区、地域和教育资源分布的差异,自古皆有。

康熙便索性卖了个不值钱的人情给心腹大臣:

“张卿,朕之所以把幼童限定为京城人士,乃是因各地方言有异,恐怕年纪幼小言语不通。倘若张卿的小公子没有言语关碍,朕并不会干涉。”

张英连忙叩头谢恩。

康熙随即又交代张英第三件事情:

“张卿,这第三桩差使尤为要紧,乃是相关百年树人的大事。”

张英审慎地望着皇帝。

康熙说:

“建造一所新官学,十分容易。然官学究竟教授哪些课业,却是重中之重。”

康熙把京都国小选取课程的宗旨钦定为:由简至难,循序渐进,兼顾兴趣,撷百家众长。

康熙把京都国小的课业,暂定为四年制教育。从低阶至中阶,由浅入深,基本课程设置为识字、算学、书法、诗词、经史文章、星相、农识、地理、音乐、航海、体育……

皇帝的原话是:关于蒙童识字的初级课本,可由《三字经》起步入门。

但是,要张英先把《三字经》的内容从头至尾梳理一遍,重新编撰。但凡不合时宜地词句,应当刨除。关于这一点,张英和皇帝之间其实有了一个小小误解,张英以为皇帝是想如**大索那时,彻找犯忌讳的词句。然而皇帝的本意却是,想去掉太落伍、跟不上时代展的词汇。

(清朝大臣和现代青年的想法,那能一样么?)

关于算学课程:皇帝钦定由南怀仁主讲,课本也要重新编写。

而且皇帝特意指定在算学书里,先是教授新式的数字书写方法。

(其实皇帝心中还有个小计较,回头他想把乘法小九九的口诀也给印到书里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