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防司的职责范围很广泛,虽说沈阙的名头是“十方城城防司总督”,每月领着正三品的俸禄,但他干的活却是朝廷中数一数二的多。
没有大事的时候,他需要守卫京畿,维护十方城治安和秩序。
城西摆摊的老王和老郭闹了矛盾,会上城防司告状要求评理;
谁家儿子媳妇不孝顺老人家了,也能闹到他们城防司;
更有甚者,东家长西家短,怀疑背后被人说了坏话的妇人,也会三五不时上门来嚎几嗓子。
......
沈阙觉得,自己一把年纪还没能成家,多半都是这份差事给耽误的!
若只是这般就还好,咬咬牙坚持一下,看在俸禄的份上,也不是不能坚持。
但一到大雍出现什么影响国计民生的大事情时候,沈阙就觉得,自己干完这一票一定要辞官回家。
回回这么想,回回都被国主分配了新的任务。
沈阙疾步走在宫墙内,前方不远处就是国主的议事殿,门前一方水镜,既是再大的事,老祖宗规定了,在这里正衣冠,方可觐见。
沈阙都快不认识水镜之中的自己了。
面上不知何时,竟已生出了几条浅浅的皱纹,前额愈发饱满宽阔,头顶的发髻倒是一年比一年轻便。
说出来谁敢相信呢,他今年也才不到两百岁。
进了大殿里面,沈阙觉得自己更加心累。
国主比他还要年长十来岁,但看起来,他们竟像是两代人。
萧祈坐在书案后面,正在翻阅最新的卷宗,听闻脚步声,便知来人是谁。
“驻军不能妄动”
萧祈皱眉沉思着。
像是所有的乱子都集中在最近爆发一样,各地接连传来不好的消息,他今天已经收到了十几份灭门血案的卷宗。
大雍各地的驻军,是最精锐的战斗力,沈阙提议,派出一部分驻军,减轻各郡县巡防的压力。
萧祈再三思量,还是否决了。
“时机未到。”
他有预感,残杀百姓,这只是第一步。
沈阙道:“国主的意思是?”
萧祈走到书案对面的墙壁面前,看着墙上的巨幅版图,道:“有人在试探我们,企图用残暴和血腥吸引我们的视线,他们的目的,在边境。”
沈阙:“那巡查的事情该如何,国主可有其他安排?”
萧祈看了他一眼,指点道:“朝廷养了那么多的修士,难道不能让他们出出力?”
真当他是冤大头管饭的吗?
沈阙很快就领了新的命令出来。
......
东城,外来修士集中居住点。
“当当——”
铜锣的声音在安静的街道上响起。
东城真正的街道其实很短,满打满算,只有半盏茶时间就能逛完的两条街,沿街排布着一座又一座小院子,这些院子外面都竖着木牌,上头清楚地写着这座院子的编号。
这便是所有修士来大雍客居的第一处落脚点,朝廷建造的“宿舍”,只要确定修士身份,没有作奸犯科的前程往事,都可以在这些院子里找到容身之处。
待这些远道而来的“高级打工人”在大雍攒够了银钱,便可以自己出资购买房屋,搬出集体宿舍。
在这些院子后面的山间,便是一眼望不到边的“仙人村”。
买得起东城仙人村的地皮、还能建造自己的院落,这些都是客居修士中的佼佼者。
平日他们住在这里,无论是闭关还是炼丹,都无人上门打扰,朝廷无事从不过问他们的生活。
但今天,那代表招募的铜锣声被敲响了。
城防司的卫兵拿着名册开始唱名:“顾峥,天熙郡”
有一位身穿道袍的修士连忙应声。
这便是已经分配好的任务,念到名字的人都需要听候吩咐,去朝廷安排的地方干活。
“白武,清水县”
“白武?”
“报告!白武半年前闭关了,当时有上报备案,现在还没出来呢...”
闭关未出,且有提前报备,这属于因事耽搁,巡卫熟练地将这位名唤“白武”的修士名字记下来,标明因何耽误后,便开始念下一个名字。
不到半天,沈阙就带着完整的派遣名录进皇宫来向萧祈汇报了。
“国主,一共有七百二十一人,其中金丹以上修士达百余人”
七百多?
萧祈稍微松了一口气,这个数目,差不多能解决一些主要郡县的燃眉之急。
事情紧急,当天夜里,这数百人便从十方城出发,三两成队,朝着四面八方去了。
一时间,狮鹫的鸣叫声、飞天鸟的长啸声、灵兽的咆哮声...在城门口足足闹腾了半个时辰。
“是仙人出城!”
“天呐,这么多人都出去了,外面的情况这下能稳住了!”
“我表妹远嫁楚河郡,方才见好几位仙人都是走的那个方向,总算能安心一些...”
“走吧,仙人们劳碌奔波,咱们也不能闲着,今晚我和隔壁街的小伙子约好了一起守夜,还有谁也想来?”
......
谢朝雨不放心,也站在城门口,混在那些百姓中间。
但见他们还能笑呵呵开玩笑、自动自发地组织街坊邻居值守,谢朝雨阴郁了一整天的心情,总算缓解了不少。
百姓并没有被那些骇人听闻的惨案吓住,朝廷的压力就小了一大半。
实在是不幸中的万幸。
.
入夜,谢朝雨走在依旧热闹的街道上,对大雍这个国度,又喜爱了几分。
卖夜宵的老汉依旧在桥头摆摊,吆喝声还是如先前一样响亮,食物的香气照旧吸引人...
桥那边走过来一小队人马,打眼一看,都是身强力壮的散修,其中有几位还是谢朝雨在南山见过的熟面孔。
当先那个一边走一边打镲的人,好像名为“白无常”。
散修们声势浩大,队伍里各色乐器丁零当啷乱响,嘴里还不住地朝着人群叫喊。
“娘子庙,娘子庙方向还有人吗?动作都麻利些,跟着大部队一趟走了啊!”
有大娘守着摊子不肯走,便有散修上前劝慰:
一嘴不知哪个乡下的口音:“婶子您看最近不大安分,这亥时都快过去了,咱今儿少挣几个铜板,跟着大家伙一起回家多安全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