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朱长青说过,忽悠的最高境界就是“把你卖了,你还要开心的帮我数钱。“现在朱长青看着面前郁闷的朱永康,决定实践自己的名言。
“王爷觉得这个国家如何?”朱长青指着外面问道、“贫穷,落后,愚昧。“朱永康倒是不客气,肆无忌惮的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朱长青接着问:“那要是日本跟明朝开战呢?”朱永康用鄙视的眼神看着朱长青“你是在开玩笑吗?我大明朝随便组织一个大军就能灭了你这个小国了,还开战?找死呢、”朱长青又问:“那开战的时候,你大明朝内忧外患呢?”朱永康这次不回答了,幽幽的问道:“你什么意思?”
朱长青看朱永康上钩,摆正姿势开始忽悠:“王爷你比我更清楚大明朝,大明朝现在的朝政格局是什么样的您更是心知肚明,大明朝的禁海令已经不是富国之策,而是让文臣集团这颗毒瘤壮大的根源。现在朝廷权柄已经外落,武家没落也已经是必然的了,最重要的是作为皇权的最重要的武装力量宦官集团,也因为利益投靠了文臣集团,大明朝皇家已经到了危险的境地。”朱永康默不作声,朱长青顿时信心大增继续胡诌道:“文臣集团的壮大,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历史原因自不必说,大明朝重文轻武自太祖开国便有。现实原因则是一纸禁海令,让江南文臣家族靠着走私积累了巨额财富,靠着财富收买东厂西厂,构陷忠于皇家的文武重臣,才渐渐的把持了朝政,可以说文臣集团的这颗毒瘤是靠着太祖重文轻武,禁海令,和宦官制度才得以长大,成为根深蒂固的庞大势力。”
朱永康抬起头,看着朱长青诚恳的抱拳长拜:“听先生一言胜读十年书,先生既如此,必有解决良策,万望先生教我。”朱长青没想到自己一套忽悠居然让朱永康这么信服,解决良策?鬼知道怎么解决,我又不是某国策士,你问我我问谁去。
朱长青楞了半晌,绞尽脑汁的想着,想编出点像样的东西。朱永康见朱长青没动静,以为自己不够诚恳,要知道有能力的人必须高位的人礼贤下士三顾茅庐才会出山的,这是个过程,是程序,不然不足以体现人才的难得,帝王的贤能。所以朱永康立马调整好姿势,用自小在宫廷里训练出来的最标准,最高规格的礼节再次请朱长青教自己。
朱长青一个头两个大,没法子只好继续编:“吾有上中下三策,不知王爷想听哪一策。”这上中下三策也是定律,不然不足以显示出自己的牛逼。朱永康大喜:“愿闻上策。”朱长青想了想:“上策曰破而后立,既然文臣毒瘤已经根深蒂固,而且各种旧风难以根除,不如改朝换代,旧朝灭亡,新朝建立,自然一切都可以从头开始,从开始便建立一个皇权专治的国家,自然一切便都迎刃而解了。”朱永康面色大变:“不可,太祖皇帝传下来的江山怎易主。”朱长青白了一眼朱永康“谁说易主了,不过是换个皇帝,就跟明成祖取代建文帝一样,还是你们朱家的天下。”朱永康面露难色:“敢问中策。”朱长青叹了口气,真是麻烦就不能接受哥哥的上策啊,害的哥哥还要继续编。没法子继续吧:“中策曰连弱胜强。既然文臣独大,宦官和武将自然是不会服的,那么皇室就可以让宦官和武将结盟以对抗文臣,而皇室就从中平横两者之间的势力,从而取得朝堂上的最大话语权,在他们互相狗咬狗的时候,趁机培植效忠于自己的大臣,慢慢的取代他们在朝中的势力,最后朝政大权就重归皇室的手中了。”朱永康双眼发亮,看起来非常满意这个计策,但是过了一会儿又泄气了:“计策是不错,可惜自太祖建立两厂以来,宦官和武将就世代不和,没法子两厂杀的最多的就是武将,如果不是宦官和武将一直斗来斗去,文臣也不会壮大的这么快。”朱长青差点没骂娘,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要逼死哥哥啊,算了还有一策赶快忽悠结束,以后再也不能装大尾巴狼了,“这下策曰分而食之,文臣集团也不是铁板一块,有人权大财多自然就有人权小财薄,拉拢文臣集团里的一部分,去对付另一部分,一点一点的分化他们,文臣家族多为富商家族,只要有利益可图他们自然不会顾及太多,更何况他们在朝堂上掌权日久,已经觉得没什么事情能够威胁到他们了,自然内斗起来会不计后果,这样等到他们势力减弱,皇室控制起来就不费吹灰之力。”“好,这计策相当之妙。”朱永康大喜。
“不过”看见朱永康承认这个计策,朱长青立马接话,老子胡诌三策可不是真的给你大明解决问题的,老子可是有自己的目的的,“不过,要分化文臣集团,就必须要有一块大大的利益,不然那些顶着文人帽子的奸商可不会轻易上钩,据我所知,你们大明朝除了皇城已经没有什么东西没被文臣集团瓜分的了。”朱永康面色尴尬:“先生说笑了,不知先生有何高见?”朱长青心里大喜,等的就是你这句话,却面露难色,犹犹豫豫就是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