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科幻灵异>解码三国英雄> 第17章 全无信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章 全无信义(2 / 2)

第二处:当曹兵即将追至时,有人建议“暂弃百姓,先行为上”时,刘备又哭着说:“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我,奈何弃之”百姓闻玄德此言,莫不伤感。

第三处:曹兵掩至,势不可挡,且战且走,奔至天明,闻喊声渐渐远去。手下随行八百,只有百骑,百姓老小,糜竺、糜芳、简雍、赵云等一干人,皆不知下落。玄德见此,大哭曰:“十数万生灵,皆因恋我,遭此大难。诸将及老小皆不知存亡。虽土木之人,宁不悲乎!”

大家读了以上几处文字,一定会被刘备的仁义之心所感动,认为刘备真是一个难得的仁义君王。如果仅以此三处文字论是非,那么刘备应是一个难得的仁义君王。但你要将刘备一生的所作所为加以分析比较就知道刘备是一个作秀的高手。这里的三处文字有一个特点就是见到百姓跟随自己受苦受难受罪,自己无法解救,一是泪流不止,二是要跳河寻死,以死向新野百姓谢罪。而实际上这一切都是做给在场的老百姓与部属看的,难道他真的想跳河求死,以此向新野百姓谢罪吗?不是!他只是演演戏,演得越真,效果越好。他心里明镜似的,他身旁有那么多手下,谁会让他去死。谁会敢见他跳江而不出手相救?之所以他越要跳,众人就越要想法制止,众人越是想法制止,他就越发想要跳。这样众人就越发感动,戏剧效果就越发显著。你要是真的让他跳,他决不会跳。因为他怕死,他的理想还没还有实现!他是真心实意的想死吗?他决不想死,这是有人在场的时候,如果没有人在场,为了逃命,他比谁都跑得快。不说顾不上老百姓,连老婆、孩子都顾不上,连关、张这样的手足兄弟都顾不上。在徐州被曹操打败后,他单枪匹马,一日一夜跑了三百多里,谁比他跑得快?他顾恋了老婆、孩子、关、张兄弟吗?在穰地与曹操作战时,他被曹军围困时,赵云赶来相救,他见情势危急,让赵云单独与曹军拼杀,他慌张地丢下赵云独个儿逃命去了。赵云为了他刘备是拼死相救,他是为了自己逃命见死不救。如在《三国演义》第六十四回里有这样的叙述:玄德军中大乱。黄忠、魏延又被吴兰、雷铜敌住。两下不能相顾。玄德敌不住张任,拨马往山僻小路而走。张任从背后追来,看看赶上。玄德独自一人一马。张任引数骑赶来。玄德正望前尽力加鞭而行,忽山路一军冲来。玄德马上叫苦曰:“前有伏兵,后有追兵,天亡我也!”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刘备是怕死的,在生死关头,他丢下黄忠、魏延独自逃命。在后有追兵,前有伏兵,逃生无望时,绝望地叫苦“天亡我也”。后来幸亏张飞赶来,刘备才逃过一劫。在此时,刘备的英雄气慨哪里去了?刘备的仁义道德哪里去了?以上三处说明刘备是怕死的。刘备是自私的。刘备是虚伪的。有人的时候,有观众的时候,他会以自己的生命做赌注,拿仁义作秀,以此标榜君王的仁义道德。没有人的时候,真的是有生命危险的时候,他会谁都不顾,只顾自己逃命!

现在再说这件事的戏剧效果。刘备说过: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刘备嘴里说的以人为本,但心里不一定有人,有百姓。如他在夺取益州后,欲将成都有名田宅分赐给诸官。赵云谏曰:“益州百姓屡遭兵火,田宅皆空。今当归还百姓,令安居复业,民心方服,不宜夺之为私赏也。”尽管刘备采纳了赵云的建议,但若没有赵云的建议,他会怎么做呢?应该视成都有名田宅以他个人私有财产,然后再以他私人的名义赏赐诸官。以此笼络部属,从这个角度看,他的“以人为本”,实际上只是一句台词,念给台下听众听的,他心里并不一定真有“以人为本”这个理念。这段内容《三国演义》第六十五回有叙述,《三国志。赵云》传中裴松之注引用《赵云别传》中也有交代。

另外,为了凸显刘备的仁义形象,《三国演义》借刘备推让徐州一事也大肆铺张了这一点,我们在前面已做叙述。知道这一点与《三国志》的内容有出入,并不是因为仁义而不接受陶谦相让徐州,而是因为害怕管不了徐州而不肯接手徐州。

《三国演义》为了突出刘备的仁义,还借刘表托管荆州于刘备,而刘备不接手。表现刘备的仁义道德,后来诸葛亮也劝刘备取荆州以安身。刘备以刘表对他太好不忍心这样作为托辞,没有采纳诸葛亮的建议。

刘备到了益州后,《三国演义》也不惜笔墨来歌颂刘备的仁义道德。这一切到底真与假,大家只要翻阅《三国演义》前后联系起来看就可以知道了,不必花费精力查看其它史籍。

老实说,对刘备的这些虚伪的拙劣表演,确实也骗取了很多人的信任,只是这些信以为真的人,大多都在围城内。“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但对于很多局外人是心知肚明的,这第一个人应该是吕布。吕布对刘备有“辕门射戟”的救命之恩。当吕布被曹操捉去,希望曹操饶他一命时,曹操从“唯才是举”这个角度上讲,准备赦免吕布一死时,吕布看到了生的希望,就继续向刘备求救。以为此时的刘备已是曹操的嘉宾,在曹操那里说话有分量,自己又有恩于刘备,求刘备一定会有作用。殊不知当曹操咨询刘备是否应该放吕布时,刘备不但没有替吕布求情,反而是劝曹操杀掉吕布。《三国演义》第十九回有这样的叙述:操回顾玄德曰“如何?”玄德答曰“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丁建阳、董卓之事大家一定熟悉,吕布先是丁建阳的义子,为了利而投靠董卓,杀了丁建阳。后来又认董卓为义父,为了貂蝉又杀了董卓。布视玄德曰“是儿最无信者”,操令牵下楼缢之。布回顾玄德曰“大耳儿!不记辕门射戟时耶?”这是第一个看清刘备是最没有信义的,是忘恩负义的。

第二个是蔡瑁。当刘备投到刘表那里时,蔡瑁对刘表说:“刘备先从吕布,后事曹操,近投袁绍,皆不克终,足可见其人。”蔡瑁是一个冷静的旁观者,说的是实话。这个话的意思程昱、荀彧同样在曹操面前说过,刘备终不为下人。

第三个是刘璋的部下王累。当王累知道刘备要来益州,劝刘璋说:“刘备入川,乃心腹之患。况刘备世之枭雄,先事曹操,便思谋害。后从孙权,便夺荆州。心术如此,安可同处乎?今若召来,西川休矣。”王累与蔡瑁可谓英雄所见略同,都视刘备为人心术不正。王累为了阻止刘璋迎接刘备,不惜生命倒吊城门以死相谏,可惜刘璋不从。王累自断其索,撞死于地。后来,还有他的部下将佐刘溃、冷苞、张任、邓贤等都有进谏,说刘备柔中有刚,其心未可测,还宜防之。只是刘璋“不识庐山真面目”,还是执迷不悟,由此将益州送给了刘备。

当时的人对刘备的所作所为是有清醒认识的,说的最准确的,最透彻的应该是曹操。《三国演义》三十六回徐庶的母亲与曹操有这样一段对话。徐母曰:“刘备何如人也?”操曰:“沛郡小辈,妄称‘皇叔’,全无信义,所谓外君子而内小人者也。”一句“外君子,内小人”对刘备的仁义诚信作了精准概括。以上所举事例我们就足以认识刘备这种“外君子,内小人”的虚伪形象。但从另外一个角度讲,从当时刘备所处的险恶环境讲,从刘备所处的东汉末年社会大动荡的背景上讲,也似乎无可厚非。大家都知道春秋无义战,既然春秋无义战,那么东汉末年的那种社会背景与春秋时代的那种动荡社会背景如出一撤。春秋无义战,那么东汉末年各路诸侯都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实际上是各自独霸一方,称王称霸,所以也无义战可言。相反的那种有仁义心肠的太守,如刘璋等诸侯只不过被人视作昏庸无能之辈。我们在前面对刘璋作了介绍,郑度劝其焦土抗战,他不但没有采纳其建议,还将其贬官。这样的人还有一个张鲁,曹操打败了张鲁,有人劝其烧掉粮仓。张鲁却说:“我向本欲归命国家而意未得达。今不得已而出奔,仓廪府库,国家之有,不可废也。遂尽封其锁”。这样菩萨心肠的仁义之君能坐镇一方吗?你看曹操官渡之战就是两次偷袭袁绍的粮仓,将其烧为灰烬,使袁军不战自败。所以老百姓有一句口头禅,慈将不领兵,不害人的菩萨不灵。由此来评判刘备所作所为,可以理解“外君子,内小人”也许就是不得已而为之。也许正如庞统所言,“离乱之时,用兵争强,固非一道。若拘执常理,寸步不可行矣,宜从权变。”这句话表面上是庞统用来开导刘备的,而实际上刘备就是这么做的。只是这样做了不便说罢了!至于“宜从权变”,刘备更是心领神会。譬如说,刘备天天喊“匡复汉室”,他真的是“匡复汉室”吗?我看这也是“宜从权变”的一句骗人鬼话!欲知其详,请看下一节“匡复汉室,只是江湖行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