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经济中,很多商家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会尽量让消费者剩余成为正数,于是采取薄利多销的销售策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购买商品。但我们会发现非常奇怪的现象,你在高档的精品屋里打折买来的东西,却与普通商场中不打折时的价格差不多,因为你被商家打折的手法诱惑了,你获得的过多的消费者剩余只是心理满足,而付出的是真金白银。
不上“一口价”的当,省不省先“砍”一下再说
消费者想买实惠,销售者想赚实利;消费者想砍低价钱,销售者则想方设法抬高价格且不让消费者看出来。有些商家为了使消费者不好砍价,就与厂家联合起来在商品标签上大做文章,故意标上“全国统一零售价”“销售指导价”等字样,或者自行张贴“一口价”“不还价”等店堂声明。很多消费者以为其所售商品真就不能砍价,结果“一口价”买的却是“忽悠价”。
在网上购物时,经常会遇到一口价商品。但不要认为标明一口价就不能议价了,这只是障眼法。不要上“一口价”的当,看商品谈价钱,能砍则砍,不能砍,可以要求卖家通过其他方式降低价格,如免邮费、化零为整等。
一口价的陷阱不仅体现在虚假的报价上,还经常打着特价商品的旗号来迷惑消费者。
年关将至,某品牌皮鞋店打出“店庆十周年,特价大酬宾”的宣传条幅,活动期间所有商品“一口价”甩卖,数量有限,先到先得。冲着该品牌及价位,许先生花了130元购买一双男式休闲皮鞋,穿了不到一个礼拜,鞋底就裂开了。许先生带着这双皮鞋和购物发票到商店要求退货或更换。商家当场予以拒绝,特价商品无三包,既然是特价就说明商品本身质量有问题,要不也不会这么便宜。面对商家冠冕堂皇的解释,许先生只能自认倒霉。
“一口价”“全市最低价”,在这些诱人的广告宣传语下,消费者不要自认为占了大便宜,很有可能你已跌进商家设下的陷阱里。面对一口价,要么将“砍”进行到底,要么横眉冷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