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科幻灵异>高考试卷上推演可控核聚变> 第二十九章 拦截小行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九章 拦截小行星(2 / 2)

……

米国项目组的人离开后,陈和找到吕有方。

“吕教授,我想项目重新增加一项。”

“推进器工作已经完成了啊,还要加什么?”吕有方不解。

“核聚变离子推进器在太空远距离航行是最佳选择,可是在地球大气层内呢?”

离子推进器的优点是占整个飞行装置的比重小,持续加速时间长,在时间积累下,可以达到很高的速度。

但是有一个缺点,就是短时间内加速太慢,无法与传统化学燃料的推进器相媲美。

说白了,还是要遵循牛顿第三定律。

“你的意思是说,让核聚变推进器与传统推进器一样,可以短时间内达到很高的速度?”

吕有方似乎意识到陈和想要做什么。

“不是一样,是远远超过!”

陈和点点头,眼中透露出光芒。

他本来计划这项技术后期开发,可眼下的形势需要做出改变。

华夏国目前已经基本掌握可控核聚变和量子计算,但这都是基础技术,还要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才能体现出它的威力。

而眼下的情况可以说,米国依然是这个世界的头号强国。

被迫与他们合作拦截小行星,以及自己被暗杀的事件发生后,上层无奈的反应,无不说明这一点。

想要强国,必须拳头够硬,大炮射程之内才是真理!

“可是,陈院士,你是知道的,离子推进器根本不可能产生那么大的反作用力。”

吕有方摇摇头。

“如果用核聚变直驱推进器呢?”

陈和平静地说道。

“直驱推进器?”

吕有方沉吟片刻:“可是离子质量依然很小,可能还是达不到那么大的瞬时推力吧?”

“直驱推进器省去了磁场约束和抛射这个中间环节,离子直接喷射出去,速度损耗很小,若是在离子中加入重离子,喷射出去的质量将大大增加,虽然还是比不上传统化学燃料,但是喷射速度却远远超过它,最终产生的推力也应该选大于常规推进器吧。”

陈和说出了自己的方案思路。

吕有方听后身体一震,他看了看陈和,立马说道:“我马上组织人员去做!”

“你觉得需要多久的时间?”陈和问道。

“可控核聚变已经没问题,再加上没了外国佬碍手碍脚,这项技术应该很快就能出结果。”

吕有方笃定回答。

“好,我希望在拦截小行星之前就能研制出来!”

……

拦截小行星的计划时间到了。

全世界人民早已经急不可待,毕竟这关系到他们自身的安危。

甚至网上有人早就呼吁提前发射,无奈网友只需要手和键盘,他们哪里管得了太空小行星防御系统的拦截范围。

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民众要求要直播拦截过程。

只有这样才有种参与感,毕竟关系到自身安危,计划是十日后与小行星相遇,可谁能等得了十天的煎熬。

他们必须要全程看着。

于是在十二枚火箭上安装了摄影仪器。

这天,华夏春节刚过,十二枚决定人类存亡的火箭呼啸升空,如同十二把利剑。

先是一级常规推进器把火箭送往近地轨道,接着核聚变推进器启动,淡蓝色的火光开始喷射。

这也许是全世界最团结的一次。

各国群众不分种族,不分职业,不分年龄,都在关注这次发射过程。

屏幕里的背景是,漆黑的深空中静止的蓝色星球。

摄像镜头旁是冷冰冰的火箭箭体。

这时所有人屏幕上都出现一行文字。

“撞击地球概率86.758%。”

数字虽然有变化,但是幅度只在小数点第三位。

这时所有人才心中震颤,以往听说到这个消息后,虽然知道后果严重,可当冷冰冰的数字摆在眼前,都才意识到结果的可怕。

这个概率,没人敢去想象。

十天里,所有人只要空闲下来,就会看直播,不论工作吃饭上厕所,都在看。

就连小学生们,王者也不打了,鸡也不吃了。

因为,他们的长辈要用手机。

十天是煎熬的,由于火箭在太空背景下,仿佛静止一般,有些网友看到这种场景,强迫症心理让他们产生了焦躁情绪。

有人甚至在网上问,打赏能不能给它们提提速,若行的话,愿意刷一千个火箭。

“你懂不懂啊,土豪!”有人忍不住怼他一句,生怕他的话惹恼了那十二枚火箭,直接罢工。

“你们说华夏国的火箭能行吗?”有人提出质疑。

“大哥,多读书不好吗,这可是核聚变推进器,我们华夏国的不行,为什么不用你们的?”有懂外语的国人很生气。

“确实是,据华夏国提供的数据,运行这么久,我算了一下,现在火箭速度至少40千米每秒。这是人类目前能达到的最快速度,而且还在加速!”国外民科网友给出了支持意见。

“原来是这样啊,华夏国纽币!”

“华夏国纽币!”

……

直播产生了一个意外效果,就是让华夏国在全世界人心中的分量得到史无前例的提升,而且宣传成本极低。

十天后。

终于到了决定结果的时刻!

全世界人民都在这一刻放下手中的事,拿着手机屏气观看。

此时屏幕上提醒撞击地球概率达到了88.553%。

这时火箭箭体突然出现剧烈抖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