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韩绛心里早已做好如何回答的准备,闻言笑着道:“不知陛下需要一个什么样的人?”
赵顼犹豫了一下道:“朕需要的不是文才横逸的大儒,需知这方面朝廷大有人在。朕需要的是能为朕定国安邦之人,特别是能为解决朕甚是焦虑的帝国财政问题之人!朕观王安石说大宋此前问题在于无治财之道,难不成说他有此之道?”
韩绛笑道:“若陛下真需要这样的人才,那么安石便是最合适的了!臣与之相交二十年,对于他的一切,都算了解。此人文才不下永叔公,通达六经,有天下大名;于政道亦有造诣,特别是经济之道,更胜同时之人数倍,依臣观之,朝中无人可及也!况且此人有大毅力大魄力,正是开创新局面的最佳人选!陛下欲要改革,非此人不能成功!在此臣举荐其为朝廷所用,请陛下重新起用安石!”
“起用?”赵顼给韩绛说得热血沸腾,大是心动,最后又不快了,“韩计相,王介甫的大名,朕当然早就听说,就是当年先帝,亦欲引其为朝廷所用,免得遗才人间,因此两次下了起用诏书,可他都以无心仕途为由拒绝了。你说,若朕还下起用诏书,他一再拒绝,岂不是让朝廷大失脸面吗?”
“陛下莫忧!”韩绛坚定地说道,“王介甫与臣相交,他的臣倒是了解不少,他之前拒绝起用,无非是要守孝而已。其母过世,其在江宁丁忧,不敢奉诏,正是人子之理。从先帝登基到如今。其已丁忧逾三十个月,已然期满,若是陛下再下起用诏书,再由老臣以朋友身份相劝,让其以天下社稷为先,那么事情倒是十拿九稳了!”
“真的?”赵顼惊喜莫名,“人尽其材。也是朕之心愿,若能让大贤为朝廷所用,朕这个诏书也是下得,纵使要丢脸面也在所不惜!”
“陛下之明,有如日月!”韩绛为了赵顼真正能起用王安石,倒不惜拍下马屁了。
赵顼开心呵呵笑了起来。之后愁色显上脸颊,道:“这个诏书,下得是下得,不过你看是否让政事堂议一议。毕竟这个人上来,也是要给事做的!”
韩绛生怕夜长梦多,赶紧说道:“陛下,韩相公一生为公,为朝廷选取贤才,他肯定也是同意的;至于欧阳公,说到底王介甫还算是他的学生呢,也没有反对的理由吧。还有就是司马君实,陛下。他与王介甫亦是好友,若陛下还不深信王介甫之才,不如召司马君实问一问。如何?司马君实为人如何,想必官家是清楚的,另外司马君实亦是政事堂之人,有他遴选,亦无不妥!”
赵顼沉吟一下才道:“这是应该地!”于是诏来寺人,令其去诏司马光晋见,待寺人走了几步,又叫住了。最后吩咐。“去把三司盐铁副使沈欢也诏来!”
看寺人领命下去后,转头看见韩绛一脸疑惑的样子。不由笑道:“韩三司,是否奇怪朕为何让沈子贤也过来呀?”
“臣愚昧不知!”
赵顼笑着问道:“沈子贤在三司办事,他的能力,韩计相认为如何?”
韩绛考虑了一下道:“亦是一把为政好手!”
“诚然!”赵顼赞道,“朕与沈子贤相熟数年,他的能力,朕亦看在眼中,也是一个颇有经济之道的人。如今朕要变革,首重经济问题,若能有他相助,可事半功倍。再说他就要是王介甫的女婿了,到时翁婿两人能通力合作,更是佳话,于国于民都有利。你说,朕要起用王介甫,是不是也该让他知道?”
韩绛没想到官家如此看中沈欢,吃了一惊,最后强笑道:“陛下深意,臣自是难以揣度!”
赵顼哈哈大笑,转头又与韩绛说起王安石来。韩绛对待王安石,那可是赞扬又赞叹,极力把王安石塑造得无比强大,让赵顼心里的印象更好了。一时半刻之后,寺人传报司马光与沈欢皆已在殿外。
赵顼让他们进来,待两人山呼万岁后,令其起来。随着进来地沈欢,那是一万个疑问的,他本来就在司马光处,讨论完王安石之后,司马光不愿再提及,转而说到了修史一事上。正聊得欢,官家派人来请了,只能跟着司马光过来。
待看到里面的韩绛,再看看赵顼一脸的红光,那激动的样子,让沈欢心里一动,还没猜测。赵顼就急不可耐地把事情始末说了出来。听到是王安石之事,沈欢心里像有块石头堵住一般,上下困难。
最后,赵顼急切地问道:“司马参政,据说你与王介甫知交,你认为他如何?是朕需要的人吗?”
这问话一出,沈欢急得像热锅上地蚂蚁,恨不得封住司马光的嘴,奈何什么都干不了,只能在一旁焦急。
司马光沉吟不答,让旁边的韩绛看得急道:“君实,介甫之才,你不是最清楚的吗?如此人物,若弃之朝野不用,则太过可惜了!如今三年已过,介甫丁忧期满,也该是为天下百姓出力地时候了!你认为呢?”
“认为个屁!”沈欢心里暗骂,恨不得把韩绛的胡子都给拔掉!更是在暗暗责怪:他王安石是你爹还是你娘,让你如此维护他为他出力!还有韩维也是,总在赵顼面前为王安石说好话,可最后结果呢?韩维还不是像司马光一样,与王安石闹翻了么!
司马光也看见了沈欢的焦急,想起他之前告诫的话,不过他觉得良心让他不能说谎,斟酌了片刻之后,道:“陛下询问,臣不敢隐瞒。以臣对王介甫的了解,臣认为,王介甫负天下大名三十余年,用之则天下大治!”
“完了。完了!”沈欢暗自悲叹,“用之则天下大治”,有这么一句话就行了,君不见听完之后的赵顼已经激动得两眼放光满脸通红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