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综合其他>魂断李姬园> 第2章 雪夜出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章 雪夜出走(1 / 2)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五位义士的头颅,被装进了五个小木笼中,挂在城头上示众。五人的尸体,也被抛到了荒郊野外。官府贴出告示,严令任何人不得给这五人收尸,否则,以谋反罪论处。路过木笼下的百姓,都不忍抬头观看,都是低着头含泪走过。

又过了几天,毛一鹭觉得苏州的事处理的差不多了,就准备动身返回南京,他刚下令让下人备车,一个官兵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气喘吁吁地说:“大……大……大人,大事不……不……不好了。”

“什么事?瞧你这慌里慌张的样子。”毛一鹭说。

“五个乱民的人头不见了,还有我们抛到城外的五具尸体,也没了。”

“什么?反了,简直是反了,是谁这么大胆?竟敢为乱民收尸,我看是活腻了,看守乱民人头的官兵是干什么的?让他们过来见我。”

”巡抚大人,那些官兵也不见了。“

“什么,看守也丢了?见鬼了,见鬼了,真是见鬼了。立即贴出告示,重金悬赏偷走人头的人。”

没想到的是,官府的告示刚贴出去,就被刘道给揭了。官兵押着刘道,来到了毛一鹭面前。毛一鹭看了刘道一眼,问:“年轻人,你知道是谁偷了五个乱民的头颅和尸体?”

“巡抚大人,偷走尸体和头颅的不是别人,正是苏州府推官吴绍光。是他和一伙乱民偷走了人头和尸体,并且连夜安葬了五个乱民。这五个乱民,就埋在城外的虎丘山。”刘道说。

“这些事情,你是怎么知道的?”

“巡抚大人,自从苏州民变以来,这个吴绍光就很不安分,因此,小人一直都在盯着他,此人的一举一动,都在小人的掌握之中。在刑场斩杀五个乱民时,苏州全城百姓为这五个人披麻戴孝,就是这个吴绍光挑的头。如今,安葬这五个乱民,也是这个吴绍光挑的头。他串通了苏州的一些豪门大户,筹集重金买通了看守的官兵,安葬了五个乱民。这个吴绍光,身为朝廷命官,竟然和乱民搅在一起,这叫什么事呀1”

毛一鹭大怒,他立即命令官兵兵分两路,一路去虎丘山,铲平五人的坟墓,另一路去吴宅,将吴绍光及其全家逮捕入狱。于是,官兵兵分两路,一路去了虎丘山,另一路直奔吴宅。

正在院门口扫地的老家人,见大批官兵直奔吴宅而来,他就断定,吴绍光带头安葬五义士的事情暴露了。他急忙跑进院里,大声喊道:“老爷、老爷,大事不好了,官兵好像要来咱们家。”

吴绍光一听老家人这话,大吃一惊,他心想:“怎么,我带头安葬五义士的事情让官府知道了?唉!不管是不是,让家里人赶快躲出去再说。”想到这,吴绍光立即去了夫人的房间,让夫人带着两个儿子和女儿赶快离开苏州城,躲出去。吴夫人问吴绍光是不是安葬五义士的事情让官府知道了。吴绍光说:“没时间解释了,带上儿子和女儿,从后门走,快走,快走。”

“老爷,官兵进院了。”老家人跑了过来,气喘吁吁地说。

“知道了,我去应付他们。”吴绍光说到这,就催夫人、老家人带着自己的儿女快跑,自己离开夫人的房间,大步往前走去。在前院,吴绍光和冲进来的官兵撞了个照面。一个带兵的将官大喝一声:“将犯官吴绍光给我拿下。”官兵们一拥而上,把吴绍光给绑了。将官又命令官兵,抓捕吴绍光的家眷,吴绍光冷笑一声,说:“你们别忙活了,我的家人早就离开苏州了。”

官兵押着吴绍光,进了苏州府衙。毛一鹭问这个将官吴绍光的家眷呢,这个将官说:’禀报大人,卑职赶到吴宅时,只有吴绍光一人在家。“

”先把吴绍光打入大牢,然后出城搜捕他的家人,一定要把他的家人全部抓捕归案。“毛一鹭说。

吴夫人领着家人,一口气跑出了苏州城。她停下来一看,发现老家人不见了,也许是他年迈体弱没有跟上吧!吴夫人也顾不上老家人了,她抱着自己的女儿,带着两个儿子继续往前跑。可就在此时,官兵追了上来。吴夫人对大儿子吴启连说:“启连,带着你的弟弟启忠往东跑,我和你妹妹往西跑,这么一来,官兵就是抓,也不能把咱们全抓住。记住,你一定要照顾好弟弟。”吴启连说了声“知道了”,就拉着弟弟往东跑去。吴夫人抱着吴香,拼命地往西跑去。很快,母女二人跑进了一个村子里,,跑到一个池塘边,吴夫人抱着女儿,毫不犹豫地跳了下去。她对吴香说:“小香香,咱俩把头埋进水里忍一会,千万别出声。”吴香点了一下头,母女二人一起把头埋进了水里。很快,官兵追了过来,,并在池塘边停下。

”奇怪,这娘俩咋不见了?不会跑这么快吧!"

"别废话了,,快往前追,别让这娘俩跑了。“

于是,这一队官兵继续往前追去。吴夫人听脚步声远了,才和吴香露出头来。吴香被呛得大声念咳嗽起来,吴夫人的头发散了,并且也是咳嗽个不停。二人爬了上来,大口大口地往外吐水。吐完水后,吴夫人抱起女儿,开始了流浪生涯。

在外面忙活了一天的官兵,一个人也没有抓到,只好灰溜溜地回城里交差。毛一鹭说:”跑吧!让他们跑吧!跑了初一跑不了十五,早晚有一天,本官会将他们全部抓捕归案。那个吴绍光,明天斩首。事也算办完了,我也该回南京了。“

吴夫人带着女儿,走村过镇,靠乞讨为生,看尽了别人的白眼,受尽了别人的欺凌。就这样,母女二人度过了春天,度过了夏天,,又度过了秋天。随着北风起,天气开始由凉转冷,可怕的寒冬来临了。看着衣服单薄,,冻得瑟瑟发抖的女儿,吴夫人开始发愁了,今年这个冬天,怎么样才能熬过去?干脆,自己厚着脸皮去讨一件棉衣,,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女儿受冻。想到这,吴夫人带着女儿来到一个大户人家的门口,,母女二人跪了下来。

”干什么?干什么?你们俩干什么?两个叫花子,跑到这要饭来了。滚!滚!滚!你们俩给我滚远一点。“看门人见到衣衫褴褛、披头散发的母女二人,就显得不耐烦了。

”大爷,行行好吧!行行好吧!赏给我娘俩一件棉衣。天气变冷了,可我的女儿,衣服还这么单薄。大爷,可怜可怜她,赏一件棉衣吧!就一件,别让我的女儿冻着就行。“吴夫人苦苦地哀求。

”滚!滚!滚!滚远点!什么棉衣,没有,没有、“

”吵什么吵?吵什么么吵?“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员外走了出来。

”老人家,看你慈眉善目的,一定是个热心肠的人,你老就行行好,给我女儿一件棉衣吧!“吴夫人跪爬到老员外面前,一个劲地磕头。

”你去给这两个叫花子拿一件棉衣,两个米饭团子,让她俩赶紧滚蛋!晦气。”老员外气呼呼地对守门人说完这些后,就走了进去。

看门的人从院子里拿了一件破棉衣、两个米饭团子,往母女二人面前一扔,不耐烦地说:“滚!快滚!”吴夫人连声道谢,并让女儿给这个看门的磕了三个响头,然后,二人站起身来,就走了。吴夫人一边走一边给女儿披上了棉衣,并给了女儿一个米饭团子。吴香拿着米饭团子,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

天色黑了下来,风也越来越大。母女二人在荒郊野外,毫无目的地走着。吴夫人此时发愁了,她想:”怎么办?怎么办?我们母女俩在哪过夜?春天、夏天、秋天还好说,可是冬天怎么熬呀?“她看着大口吃着米饭团子的女儿,难过地流下了眼泪。

”小香香,吃饱了吗?“吴夫人见女儿吃完了一个米饭团子,温柔地问。

”没有,娘,我还饿。“吴香抬着头望着母亲说。

”来,娘还有一个呢,快吃吧!“吴夫人把最后一个米饭团子给了女儿。

”娘,你没有吃?“

”娘不饿,你快吃吧!“

天上开始飘雪了,纷纷扬扬的,并且是越下越紧,越下越大,很快,母女二人的身上,落满了雪花。吴夫人不断拍打着自己身上和女儿身上的雪,她怕雪花弄湿了身上的衣服,如果衣服湿了,二人就更冷了。夏□□服湿了,因为天气不冷,也没啥事,太阳一出来,衣服很快就干了,可是,这么冷的天,如果衣服湿了,那简直是要命。雪下这么大,二人身上的雪根本打不干净。吴夫人急得快要哭了,她心里说:”难道我们母女二人就要冻死在荒郊野外的雪地里吗?“吴夫人绝望了,她无奈地抬起头,望着白茫茫的雪地,忽然,她看见了一座小庙,这下,她高兴坏了,她说:”小香香,咱们有地方住了。“

吴夫人抱起女儿,踩着厚厚的积雪,飞快地向小庙跑去。来到庙门前一看,吴夫人惊呆了,这是一座无人居住的破庙,门没了,窗也没了。进了庙,吴夫人就感到了这里面的潮湿寒冷,冷风不断地从墙缝里往里灌,把这里冻得像冰窖似的。吴夫人迅速把自己身上和女儿身上的雪拍打掉,然后她搂着女儿在墙角坐了下来,在吴夫人的哄劝下,吴香很快进入了梦乡。吴夫人也想睡,可是,刺骨的寒风让她无法入睡,她开始居烈地咳嗽起来。

”娘,你病了?“被咳嗽声惊醒的吴香,关心地问自己的母亲。

”没事,娘没事。小香香,快睡吧!“吴夫人继续哄着女儿。

吴香又进入了梦乡。吴夫人望着庙外纷纷扬扬的大雪,她开始想念自己的丈夫,想念自己的两个儿子。她不知道,这爷仨现在到底咋样了,是死、还是活?吴夫人自言自语地说;”老天爷,保佑他们爷仨吧!保佑他们平平安安,保佑我们一家人早日团聚。“说完了这些,吴夫人又咳嗽起来。

在以后的日子里,吴夫人白天领着女儿讨饭,晚上就回到了这座破庙里。慢慢的,破庙就变成了母女二人的家。

明天启七年(公元一六二七年)夏秋之交,年轻的天启皇帝驾崩,他的弟弟朱由检继位,年号崇祯。崇祯即位后,以雷霆手段干净利索地解决了魏忠贤,并开始重用东林党人,为遭受魏忠贤集团迫害的官员平反。

此时的吴夫人,带着吴香已经乞讨了一年多了,母女二人度日如年,在这段时间里,吴夫人的身体受到了极大的摧残,天天咳血。吴夫人拖着病体,依然天天乞讨。这天,母女二人跪在一家酒楼门口附近,冲着进进出出的客人们乞讨。这时,有一高一矮两个书生边走边聊,二人谈话的内容,是新继位的皇帝铲除魏忠贤,并为遭受魏忠贤集团迫害的官员平反的事。

”二位公子,你们说的可是真的?“吴夫人站了起来,拦住了走到自己身边的两个读书人。

”当然是真的。新皇上刚刚登基,就拿掉了魏忠贤这个老阉贼,,真是了不起。那些曾经遭受魏阉打击的东林党人,如今已经受到了重用。被魏阉迫害的那些人,朝廷也都平了反。对了,大嫂,你一个讨饭的,对这事咋这么关心?“高个书生问。

”不瞒二位公子,我们家也是遭受了魏忠贤集团的迫害,我和女儿才沦落到这个地步。“

”大嫂,你们到底犯了什么事?“矮个书生问。

”去年苏州百姓暴动,五义士英勇就义的事,二位可知道?“

”知道、知道,莫非你们是五义士的家属?“

”不是,我们不是。我的夫君叫吴绍光,是苏州府的一个推官,他因带头给五义士送行,带头安葬五义士,结果遭到了魏阉的爪牙毛一鹭的迫害。如今,我的夫君和两个儿子,都生死不明。“

”哎呀,原来大嫂是吴推官的家人。来,随我俩进酒楼吃点东西吧!“高个书生说。

”公子,你认识我夫君?“

”不认识,不过,你夫君的大名我倒是听说过,他为了安葬苏州的五义士,被毛一鹭那个狗官杀害了。“

”什么,我的夫君没了?’吴夫人听到这,如同一生晴天霹雳,差点没晕过去。

“大嫂,你还不知道此事?吴大人早在一年前就已经遇害了。”

吴夫人听到高个书生这么说,就叫了声“我的夫君”坐在地上嚎啕大哭起来。她一哭,吴香也跟着哭了起来。二位书生劝吴夫人节哀,先进去吃点东西。经过二位书生的好一阵子劝解,吴夫人才止住了悲声。这时,这几个人周围,已经围了不少人。高个书生很生气地说:“看什么看,看什么看,有什么好看的。”高个书生轰走了围观的人后,就把吴夫人母女二人领进了酒楼。两个书生点了一桌子饭菜,早已饿红眼的吴香,用手抓着大口吃了起来。

“小香香,别那么没出息。”吴夫人瞪了吴香一眼,生气地说。

“大嫂,没事、没事,孩子饿了,就让她吃吧!”高个书生笑着说,“孩子,多吃点,不够了,我再点菜。”

“对、对、对,多吃一点,多吃一点。”低个书生也跟着说。

“哎呀,多谢二位公子了。”吴夫人说。

“不必谢,不必谢。”两个书生齐声说道。

“大嫂,你怎么不动筷子呀?”高个书生问。

“我没有胃口,吃不下。”吴夫人说到这,眼泪流了出来。

“大嫂,别难过了,请节哀吧!多少吃一点,身体要紧。为了孩子,,你一定要吃,孩子已经没有爹了,如果你的身体在垮了,让孩子咋活呀?”

“大嫂,为了孩子,你一定要保重身体呀!”低个书生说。

在两个书生的劝说下,吴夫人才勉强吃了几口。此时,她的心里悲痛欲绝,根本吃不出菜是什么味,随便吃了几口后,她又把筷子放下了,两个书生见吴夫人实在吃不下去,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饭后。两个书生给吴夫人母女二人雇了一辆车,送她俩回苏州重建家园。临行前,两个书生又给了母女二人十几两银子,吴夫人对这二人是千恩万谢。

吴夫人和吴香回到了苏州城内,回到了位于枫桥巷的吴宅。二人下了马车,走进了院中,只见街坊四邻正在帮忙收拾院子。这时,吴香大叫一声“大哥二哥”,吴夫人这才发现,忙碌的人群中还有自己的大儿子、二儿子。众人听到喊声,立即停止了手中的活,呆呆地看着母女二人。还是吴启连、吴启忠二兄弟反应的较快,他俩大叫一声“娘”,便跑了过去。母子三人抱在一起,放声痛哭。众人都围了过来,看着这母子团聚的场面,都打心眼里高兴。

“孩子,这一年多你们是怎么熬过来的呀?”吴夫人问。

“娘,这一年多来,我领着弟弟四处流浪。靠乞讨度日。每时每刻,我和弟弟都在想着你和妹妹。当我们听说魏忠贤被发配到凤阳,东林党被平反的消息后,我就和弟弟回来,重建家园。没想到,俺俩刚回来,你和妹妹就回来了。”吴启连说。

“好了、好了,别哭了,母子团聚这是好事呀!你们应该高兴才是。”一个中年妇女说。

“谢谢、谢谢大家过来帮忙。”吴夫人说。

“我说嫂子,这启连也不小了,我看该给他找个媳妇了。”中年妇女又说。

“唉!妹子,你看看俺家都成这个样子了,谁家的闺女愿意嫁过来呀!”

“我的娘家侄女李春花,人虽然长得不算漂亮,但是她很能干,又不怕吃苦,家里也有点小钱,如果她能嫁过来的话,就能帮助你家做点小生意,这么一来,你家就能迅速摆脱困境。”

“好是好,不过,她的家人能同意这门婚事吗?”

“能不能同意,我说说试试吧!”

“行、行,麻烦你了妹子。”吴夫人说到这,又对吴启连说,“启连,快谢谢你李婶。”

“谢谢李婶。”吴启连说。

“孩子,别客气,我这个当婶子的给你操个心,那还不是应该的?”李婶笑着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