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综合其他>汉魂之逆势而起> 第二十五章 黄粱一梦数十年(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五章 黄粱一梦数十年(一)(1 / 2)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就在袁大刚将帝国整体搬迁到东北两省的这几十年间,中华大地上又遭受了诸多苦难。

1857年,印度爆发了声势浩大的民族起义,但是遭到了英国殖民者的迅速镇压,虽然失败了,但是印度起义者的行动让世界上被殖民的国家和地区的人民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法国发明家斯科特发明了的声波振记器,这是最早的原始录音机,是留声机的鼻祖。

同年5月,石达开从天京出走。

12月29日英法联军攻陷广州,两广总督叶名琛被俘,解往印度加尔各答。

同时国内爆发了江西蝗灾,南昌、南康、九江、袁州四府灾情严重。

最为重要的是,世界第一次经济危机在美国爆发和太平军、捻军的霍邱会师和英法联军侵占广州。

1857年经济危机在资本主义历史上是第一次具有世界性特点的普遍生产过剩危机。这次危机也是第一次在美国、而不是在英国开始的危机。由于英国对美国铁路建设进行了大量的投资,故美国铁路投机的破产对英国也造成了很大的震动。1847年经济危机结束后,从1850年开始的周期性高涨的最重要的特点是世界贸易急剧的扩大,19世纪50年代世界贸易的年平均增长额比前20年提高了2倍。机器工业的发展,运输业的革命,新兴国家和新兴部门卷入国际商品流通,以及加利福尼亚和澳大利亚金矿的发现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迅速扩大。

伪咸丰七年(1857)二月。太平军与捻军会师于霍丘。捻军自起义以来,一直活跃在长江以北、黄河以南广大地区,成为太平天国北方屏障。咸丰七年春,太平天国合天侯李秀成通过其部下李昭寿,邀请捻军加入太平天国,得到捻军首领张乐行的赞同。二月二十三日,太平军李秀成部与捻军龚得树、苏天福等部在霍丘会师。从此,捻军开始蓄长发,接受太平天国领导,以太平军旗帜代替原来的五色旗。各部将领接受太平天国封号、印信。捻军首领张乐行受封为成天义。以后又先后被封为征北主将(咸丰十年前)、鼎天福(咸丰十一年前)、沃王(同治元年前)。两军联合以后,捻军势力更为壮大,不仅在淮河流域牵制了部分清军主力,减轻了天京的压力。并且与太平军配合进行过多次重大战役。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统治。有力地支持了太平天国革命。但是,捻军参加太平天国是有条件的,即所谓“听封而不能听调用”。与太平军有事则联合作战。无事则各自行动,依然保持着某种独立状态。

伪咸丰七年(1857)十一月十四日,英法联攻占广州。先是,该年秋,英国全权代表额尔金和法国全权大使葛罗分别率英、法侵略军至香港,组成五千六百多人的联军(其中法国一千人),封锁广州,双方正式进入战争状态。十月二十七日,额尔金、葛罗照会两广总督叶名琛,要求入城“修约”,“赔偿损失”,英军把守河南地区各炮台等,限令十日内答复。并扬言如不应允,即令水陆军兵进攻广州。面对侵略者的战争威胁,叶名琛不作任何应战准备。其部下要求调兵防守,并请求召集广州市民团练自卫,均遭叶拒绝。其时广州水师船只大部已被英军焚毁。叶名琛非但不予补充,反将水师兵勇裁撤;陆师原有万余人,亦被裁抑大半;各乡团练在叶名琛的禁止下也已纷纷解体。广州事实上已成为一座不设防城市。十一月十一日,额尔金与葛罗发出最后通牒,限二十四小时内答复,否则将于十三日晨开炮攻城。叶名琛急忙命人摆设沙盘,亲自扶乩,得吕洞宾语“十五日后便无事”,不由得喜出望外。因此,他既不与联军交涉,也不布置防守,一心只等吕祖的话应验。十三日,英法联军全数登陆,占据海珠炮台,开炮攻城。城内商店、民房相继着火,总督衙门亦遭炮击。叶名琛此时方惊骇至极,逃到内城粤华书院躲避。次日城陷,巡抚柏贵、将军穆克德投降。数日后叶名琛被俘,解往香港。叶以为要将其送往英国,乃声言“欲面见其王以理论”。行前特意带足食品,表示耻食敌粟。后被拘于加尔各答,自称“海上苏武”,英王未见而食品告尽,乃绝食,不久去世。时人讥之曰:“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相臣度量,疆臣抱负,古之所无,今亦罕有”。英法联军攻入广州后,烧杀抢劫,无恶不作,抢走布政使衙门库银二十二万七千两。又指派英国人巴夏礼、哈罗威和法国人修莱组成所谓“联军委员会”,扶持卖国贼柏贵等建立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傀儡政权,开始了英、法侵略者在广州历时四年的军事统治。

1858年,英法联军炮轰大沽炮台,挑起第一次大沽之战。先是,三月,英国全权代表额尔金与法国全权大使葛罗率领英法联军大小舰船二十六艘、官兵两千余人来到天津白河口外,会同美、俄两国代表要求清政府速派全权大臣在天津或北京与之谈判。清廷派仓场侍郎崇纶到白河口谈判,额尔金等以崇纶地位太低,没有全权为借口拒绝接见。清廷只得又加派直隶总督谭廷襄为钦差大臣负责交涉。但侵略者仍然拒绝谈判。四月初八日上午八时,英法联军限谭廷襄两小时以内交出大沽炮台。十时,联军开始向大沽炮台开炮轰击,同时以数十只小轮船和舢板闯入大沽口,向炮台发动猛烈进犯。镇守炮台的清军官兵奋起还击,激战两小时。摧毁敌船三艘,毙伤敌军约九十名。游击沙春元、都司陈毅、千总常荣恩、刘英魏等四百余名守台将士先后殉国。由于谭廷襄及直隶提督张殿元、署天津镇总兵达年等负责陆路指挥的文武大员畏敌逃跑,全军溃散,大沽炮台终于落入侵略者手中。十四日,英法联军进逼天津,清廷被迫派大学士桂良、吏部尚书花沙纳前往乞和。

伪咸丰八年(1858)四月十六日,清黑龙江将军奕山与沙俄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在瑗珲签订中俄《瑗珲条约》。正当英法联军进犯大沽口,清政府陷于“内乱外患交迫”之时,沙俄政府趁火打劫。阴谋霸占我国东北地区大片领土。四月初十日。穆拉维约夫率兵船直趋瑗珲,次日与奕山在瑗珲朝廷谈判。谈判中,穆拉维约夫重弹“助华防英”的老调,宣称只有把黑龙江以北割让给俄国。才能遏止英国的侵犯。因此。为了“双方”的利益。中、俄必须沿黑龙江、乌苏里江划定边界。同时派出军舰,在黑龙江上鸣枪放炮,对奕山等进行武力恐吓。早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就被英国侵略者吓破了胆的奕山。再次被沙俄的炮舰政策所征服。于咸丰八年四月十六日与穆拉维约夫签订了不平等的《瑗珲条约》。共三条,主要内容为:俄国割去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精奇里江以南至害尔莫勒津屯地区(后称江江六十四屯),仍准原住之中国民人“各在所住屯中永远居住”,由中国官员管辖,俄国人不得侵犯;将乌苏里江以东的中国领土划为中俄“共管”;黑龙江、乌苏里江只准中、俄两国船只航行。由于《瑗珲条约》使中国主权和领土蒙受重大损失,清政府拒绝批准,直至咸丰十年中俄《北京条约》订立时才被迫予以承认。

伪咸丰八年(1858)五月初三日,沙俄驻华公使普提雅廷利用英法联军攻陷大洁、进逼天津、北京之际,以“调整人”的面目,强迫清朝全权代表大学士桂良、吏部尚书花沙纳于天津海光寺与之签订中俄《天津条约》,共十二款。主要内容有:俄国得在上海、宁波、福州、厦门、广州、台南、琼州等七处口岸通商及停泊兵船,若别国在沿海增开口岸,准俄国一律照办;俄国得在原定中国陆路通商地点扩大贸易,对俄国商人数目及其所带货物、资本多少不加限制;俄国得在中国各通商口岸设立领事馆,享有领事裁判权;俄国东正教教士得在中国内地自由传教;日后中国若给予其他国家以通商等特权,俄国得一律享受;中俄两国派员查勘“从前未经定明边界”(借勘界进一步霸占中国领土)。双方商定,于一年内在北京互换条约批准书。

伪咸丰八年(1858)五月初八日,美国驻华公使列卫廉利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攻陷大沽,进逼天津、北京之际,以“调停”为名,迫使清钦差大臣大学士桂良、吏部尚书花沙纳于天津海光寺与之签订不平等的中美《天津条约》。共三十款。主要内容包括:清政府倘准许其它国家公使驻京,应准美国一律照办;增开潮州(后改汕头)、台湾(台南)为通商口岸;耶稣教教士得入内地自由传教;美国在华享有领事裁判权;清政府给予其它国家的特权,“无论关涉船只海面、通商贸易、政事交往等事情”,美国得以“一体均沾”。次年七月十八日,美国公使与清政府代表在天津北塘互换了《天津条约》批准书。

伪咸丰八年(1858)五月十六日,清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与英国全权大臣额尔金在天津签订中英《天津条约》。先是,该年四月十四日,英法联军在攻陷大沽、进抵天津城下之后,照会清政府,要求速派“头品可以主持之大臣二员”前来谈判订约。限二日内答复,否则即攻天津,并进京谈判。清政府急忙于四月十七日派大学士桂良、吏部尚书花沙纳为全权大臣,驰往天津议和。谈判中,英、法代表对清方大耍流氓手段,百般威胁利诱,强迫清方代表接受其预先拟好的条约条款。桂良等虽一再讨价还价,无奈心中畏敌如虎。且以南方太平天国革命为其“心腹之患”,期望早日与侵略者妥协而得以全力镇压人民革命,遂于五月十六日被迫接受英方条款,与之签订不平等的中英《天津条约》。共五十六款,另附《专条》。主要内容如下:一、英国得派公使驻京,并在通商各口岸设领事官,与清政府外交往来用平等过度了。二、增开牛庄(后改营口)、登州(后改烟台)、台湾(台南)、潮州(后改汕头)、琼州、汉口、九江、镇江、南京为通商口岸。三、耶稣教、天主教教士可以到内地自由传教。四、英国人得往内地游历、通商,并得在各通商口岸任意租地盖房,设立教堂、医院、仓库等。五、英国商船可在长江一带通商各口往来。六、中英两国派员在上海会谈修改关税税则事宜。七、确定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八、中国对英赔款白银四百万两。双方商定,一年之内在北京互换条约批准书。

伪咸丰八年(1858)五月十七日。清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与法国全权大使葛罗在天津签订中法《天津条约》。英法联军攻陷大沽后。葛罗伙同英国全权代表额尔金对清政府进行战争讹诈,强迫清廷速派头品顶戴、有主持大事之权的大臣二员至天津与其订立新的不平等条约。谈判中,葛罗与额尔金串通一气,对桂良、花沙纳等威逼利诱。终于迫使其接受了法国预先拟定的条款。签订了中法《天津条约》。共四十二款。另附《和约章程补遗》六款。主要内容如下:一、法国得派公使驻北京,并在通商各口设置领事官,与清政府以平等礼节进行外交往来。二、增开琼州、潮州(后改汕头)、台湾(台南)、淡水、登州(后改烟台)、南京为通商口岸。三、法国天主教教士得入中国内地自由传教。四、法国得往内地游历。得在各通商口岸任意租地建房,设立教堂、医院、学校、坟地、仓库等,中国人如有触犯,毁坏等事,地方官应加严惩。五、凡中国与各国议定的税则、关口税、吨税、过关税、出入口货税等,法国皆可一体均沾。六、确定领事裁判权与片面最惠国待遇。七、法国兵船可在中国各通商口岸停泊。八、中国对法国赔款白银二百万两。双方商定,一年内在北京互换条约批准书。

消息传出以后,民众们内心的怒火又被点燃,趁此时机,太平军利用可用之民心击溃江北大营。

伪咸丰八年(1858)八月二十日,太平军陈玉成、李秀成部合破清军江北大营。先是,咸丰八年初,天京形势危急。清军重建江南、江北大营,截断天京的交通及粮道,实施新的包围。为解天京之困,新任后军主将李秀成离京赶赴芜湖,与其弟、新任左军主持李世贤分军南北两路。李秀成率精兵五千活动于江北含山、全椒一带,作战不利,遂于七月初六日与太平军各地次会议于枞阳,研讨解天京之围的作战方案。决定首先集中兵力打垮较为薄弱的江北大营,以确保天京与江北地区的交通线,然后回师南下,粉碎江南大营。枞阳会议后,新任前军主将陈玉成率部由潜山过舒城,击溃安徽布政使李孟群部清军,攻占庐州(今合肥),八月进逼滁州东南的乌衣。八月十九日,李秀成部自全椒至乌衣与陈玉成会师,大败清钦差大臣德兴阿、胜保等部。次日,复于小店击溃江南大营总兵冯子材率领的五千援兵,乘胜进袭浦口江北大营。陈玉成、李秀成前后夹攻,九洲太平军亦浮水前来相助,歼敌万余人,德兴阿率残兵连溃百余里,军矢令书皆失,自扬州带来的九千斤大炮十余门亦全部为太平军缴获,江北大营被彻底摧毁。随即,陈玉成、李秀成乘胜扫荡苏北战场。连克江浦、、天长、扬州,清军道员温绍原被击毙,德兴阿败走仙女庙。咸丰九年二月,清廷撤消江北大营,江北军务由江南大营和春节制。

伪咸丰八年(1858)十月初三日,清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与英国全权代表额尔金在上海签订中英《通商章程善后条约》十款,附海关税则。主要内容为:各口税收划一办理。中国聘用英国人帮办海关税务;海关对进出口货物除例外(指丝、茶及鸦片)和免税品(指外国人用品)两项外,一律按时价值百抽五征税,洋货运销内地或土货自内地运出,除一律按时价抽百分之二点五的子口税外,其它如厘金、常关税等一切税项概予免征;承认鸦片贸易合法,改名“洋药”,每百斤收税银三十两。十月十九日,桂良、花沙纳又与法国全权大使葛罗签订中法《通商章程善后条约》十款。从此,中国海关落入外国人手中控制,鸦片贸易合法化。大量外国商品倾销中国。加快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

伪咸丰八年(1858)十月初十日,太平军陈玉成、李秀成部在安徽三河镇大败湘军。三河(今属肥西)为庐州(今合肥)南部屏障,是太平天国屯集米粮军火的重要据点,太平军在此筑城一座。砖垒九座。分军驻守。先是。湘军乘太平军东下之机,派浙江布政使李续宾率六千精兵连陷太湖、潜山、舒城、桐城等地,于该年九月猛攻三河。太平军九座砖垒皆被攻破,守将吴定规向天京告急。洪秀全急命太平军东线主力回师驰援。陈玉成闻讯,立即挥师西指,同时奏调李秀成部同去救援。陈玉成采用迂回包抄战术,率军兼程经巢县、庐江绕至湘军背后,在三河东南白石山至西南金牛镇一带连营数十座,切断敌人退路,又命庐州守将吴如孝率部南下,阻击舒城一线敌军援兵。十月初五日,太平军发起进攻。经过激烈战斗,至初九日逼近湘军大营。次日黎明,李续宾派人袭击金牛镇,适遇大雾,陈玉成亲率士卒自后方杀出,将袭击金牛镇之敌分割歼灭。李续宾随后亦领兵杀出,双方展开激战。时李秀成部自白石山前来助战,吴定规亦从三河城中杀出,三面夹攻,李续宾大败。至十月十三日,六千湘军精锐全部被歼,李续宾、曾国华(曾国藩之弟)及湘军文武官员四百余人均被击毙。太平军乘胜收复舒城、桐城、继克潜山、太湖,安庆之围不战自解,湘军受到沉重打击。

伪咸丰八年(1858)十一月,太平天国颁布《天王赐西洋番弟诏》。中英《天津条约》签订后,英国全权代表额尔金率舰队至天京江面示威。根据《天津条约》,英国取得了在长江沿岸各口的通商权利。额尔金认为太平军妨碍了条约的执行,想以武力威吓太平天国,迫使太平军撤出沿岸各口。在此之前,太平军曾屡次通告:外国兵船于战争或封锁期间驶近城堡时,须先派小船报告守军,以免发生误会。但额尔金置之不理,擅自率军舰侵入太平天国水域,因而遭到太平军各炮台炮击。英舰被迫驶回,向太平军乞求过境。洪秀全遂撰此诏,派林绍璋送至芜湖交与额尔金。诏书用七言韵文,共一百八十二句,概述拜上帝会的信仰主张、太平天国的历史使命和对外政策,认为太平天国与“西洋番弟”是“同敬天父同一家”,应“同顶爷哥灭臭虫(指清政府)”。

面对越来越恶劣的情况,清廷意识到必须加大新军的建设,但是手里没钱的清廷却将手伸向了无辜的民众。

伪咸丰八年(1858),清政府按照中英《天津条约》的有关规定,开始向外国商人征收子口税。凡进口洋货运销中国内地,或出口土货自内地运销国外,除在口岸海关完纳百分之五的进口或出口税外,另缴百分之二点五的子口税,以代替沿途所经各内地关卡应征的税、捐和厘金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