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综合其他>晚唐新气象> 第三百三十四章 迁都之议 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三十四章 迁都之议 下(2 / 2)

李保提议的这四个地方,其中汴州(开封)和幽州(北京)是后世王朝定都所在,因此他把这两个地方加了上去。

但是以大唐如今的形势来州被郑畋和杨严认同的几率不高,毕竟兴起于东北的契丹和女真等少数民族在此时还只是边界小族不值一提。

洛阳处于黄河漕运和京杭大运河的有利位置,更是千年王都所在,还是大唐历来的陪都所在。但是洛阳这些年来屡经战乱破败不堪,黄河瘀滞一时半会还没法清理。

而且黄巢匪乱把个中原地区弄得是白骨千里,疲敝不堪,作为首都需要的人气和影响力就大打折扣了。

汴州也是中原大城,并处于黄河漕运的枢纽位置,作为都城也有有利之处。不然五代和北宋就不会选择此地作为都城了。

不过如今秦宗权反叛,再加上汴州周边无险可守,如今幽云十六州还在,若是一旦失去,汴州地处平原无险可守,十分不利。杨严和郑畋认同的几率也不会太高。

剩下的襄阳却是这几个城市中最为合适的地方了,首先襄阳地处南阳盆地,周围山川险要充足,是唯一一个可以和关中地区媲美的都城区域。

而且襄阳在古时就有天下之中的美誉,从襄阳到四面八方都有便捷的通道,在中国历史上有过数次议立襄阳为都,而在大唐历史上就有过两次议立襄阳为都的,最早的一次是高祖李渊因为突厥袭扰长安的缘故,遣中书侍郎宇文士到全国考察建都选址之事,曾把襄阳列为首选。第二次是在唐昭宗时期国子监朱朴认为襄阳得天独厚,李保也最为中意襄阳。

不过他中意不行,必须得先说服杨严和郑畋,毕竟他们二人在朝堂和民间有着强大的威望。

等了许久,众人基本议论完毕,郑畋李保,他开口道:“六郎列出这四个地方,想必六郎已经有了中意的地方,不知是哪里,说出来供大家参考。”

“我最中意的乃是襄阳,不知道众位觉得如何?”

李保说完,郑畋和杨严互相对望,他们眼中都有些失望,杨严捻须说道:“某和郑相商议后觉得洛阳最为合适而襄阳也是不错,不过毕竟人心思稳,若是贸然迁都襄阳只怕大唐国祚堪忧啊。”

杨严的话代表了众人的心声,大唐的境地中枢的威权基本已经荡然无存了,若是再把大唐的国都改换了,那大唐在民众心中的影响和认同感只会降的更加低了。

从古到今迁都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迁都之路不亚于一场大规模的政变,对王朝和国民造成的影响极为深远深刻。远的不说,就说原来历史上朱温做大后强迫昭宗迁都洛阳,当时上至天子昭宗下至黎民百姓全都嚎哭不止,从长安到洛阳沿途的民众死伤无数,堪称悲惨之路。

而作为李保的迁都方略他也不会急功冒进的,这迁都之事须得缓缓行之,毕竟李保知道历史发展的大势,江南地区以后会越来越发达,而长江水道也因为黄河水患越来越频繁而得以发展迅猛。

另外日后的大航海时代也越来越发达,把都城建在长江边上也是未雨绸缪十分必要。另外襄阳距离蜀中也近一些,也更符合经济腹地和辐射圈的概念。

但是这些都不是李保可以用来说服郑畋和杨严的因素,他必须从更高的角度来说服他们,“襄阳比洛阳更加适合的原因就是因为襄阳是一个干净的地域,如此一来就可以割断原来大唐的王公和贵族的拖累和牵制。

长安和洛阳是大唐的王都,所以关中及三辅遍布王公贵族的封邑,而李保出现后,黄巢匪乱对于王公百官的屠戮并没有实现,反而他们都活的好好的。这样一来,关中地区他们势力还存在着。

李保带领的渭州集团大都是底层上来的,他们富有朝气,但却缺乏社会基础,日后李保开拓进取后,势必要产生新的贵族集团,他们势必要和旧有的贵族阶层产生冲突,所以李保为长远计也是要选择襄阳作为新都城。

郑畋和杨严听了李保的理由后,他们沉默了,思虑良久,他们艰难的点了点头,毕竟李保所说的话关系着新生的渭州集团和大唐的新生,他们必须要站在李保的角度题。

于是迁都之议到此形成了决议,而要把襄阳作为新都城所要做的事情,首要一条就是得先把襄阳夺过来。<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