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三国之兵锋> 第94节都长安晋位为公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4节都长安晋位为公(1 / 2)

 冀州,庞德、杨兆、赵云等各统大军会于邺城,具表传报长安。

众将久未会面,自然大摆筵宴,聚饮庆贺。一连数日,法正等量浅之人苦不堪言,然马超军令未至,只得托病不出。

长安城,马超接报,闻知曹操果然遣散冀州军卒,且与民无犯,大喜!遂召集众文武,商议河北治理之法以及众将封赏。

李迪首先出列,下拜进言道:“主公,诸将战功彪炳,尤以镇东杨将军、镇北庞将军为最,不可不重赏之!然主公位不过大将军,如何加封杨、庞二位?故迪请大将军晋位为公,以便于封赏!”

话音一落,满堂文武尽皆下拜,齐声道:“恳请大将军晋位为公!”

马超见此,令众人免礼,扬声道:“此事容后再议,当务之急乃拟定众将名爵,诸公有何建言?”

诸葛亮闻说,出言道:“主公名位未定,如何议及诸将?还请主公先晋公位!”

马超心下盘算道:“晋位为公还不简单?直接上书许都就行了,关键是定什么国号呢?总不能学刘备吧!”一时间,踌躇不定,沉思不语。

众文武见之,以为马超不允,遂再次下拜求恳。

马超见之,遂问道:“诸公可思及国号?”

众人闻言一静,李开道:“国号之事自有主公定夺,我等不宜僭越。”

马超道:“方才本将军苦思半晌,并无所得,然若无国号,如何为公?”

众文武闻说,面面相觑,啼笑皆非,皆暗道:“莫非大将军从未思及此事?然则我等岂能置喙?”

半晌后,马超见堂下仍然鸦雀无声,众人低头垂目,宛如老僧入定,不由讶然道:“本将军才疏学浅,诸公皆饱学之士,国号之事,何不畅所欲言?本将择优从之便是。”

众人闻言,互相对视,皆缄口不言。

马超不耐,指李迪道:“叔明试言之!”

李迪一惊,忙下拜道:“迪乃无学之辈,请主公另请高明!”

马超又问李开道:“文优可有高见?”

李开见问,亦下拜道:“开不通经史,实无能为也!”

马超顿觉焦躁,喝令众人逐一进言,若推说无学或拒不出言者,军法处置!

众文武哭笑不得,尽皆目视李迪。

李迪无奈,只得出言道:“主公起于凉州,便定国号为凉,可乎?”

马超不置可否,转而目视李开。

李开道:“开附议叔明之言。”

马超大怒!斥之道:“文优休得取巧,在座诸公皆需进言,不得重复!”

李开苦笑,言道:“主公新立肃州,可晋位肃公,何如?”

马超不答,亲取纸笔记之,示意众人继续进言。

忽诸葛亮出列,肃容道:“议定国号,事关大业,主公岂能如此儿戏?!”

马超闻言愕然,自忖道:“我这不是想不出来国号吗?李迪他们取的又都不好,什么凉公、肃公?叫着都不顺口,而且不够霸气,以后要是封王了也不好更改。。。对啦!后世总说什么汉唐盛世,不如就称唐公,正好跳过两晋南北朝这段黑暗的历史,而且都城都是长安!嗯,国号就是唐了!”心下计议已定,遂开言道:“本将欲定国号为唐,定都长安,诸公以为如何?”

众人闻言,虽不明为何以唐为国号,但略微愣怔后,尽皆下拜,叩首道:“我等叩见唐公!”

马超起身道:“诸位免礼!”心下却道:“怎么感觉跟工程师似的。。。”

众人再叩首,道:“谢唐公!”

马超暗自咂嘴,吩咐诸葛亮具书上表,然后顾谓众人道:“国号已定,诸将名爵之事,还请诸公尽快议定。”

众人闻言,再度愕然,李迪只得出列,叩首道:“唐公,现今国号已定,依礼尚需设坛祭祀,祷告诸天,易服加冕,增置百官,重修公府。。。”

马超忙挥手打断,瞠目结舌道:“此等事宜需耗时几何?”

李迪道:“若依祖制,需数月,然现今天下未定,故从简,月余即可。”

马超暗自摇头,忖道:“这也太麻烦了吧!尽整这些没用的,劳民伤财不说,我也跟着受罪不是?”思及此,遂出言道:“冀州之战耗时经年,三军将士百战余生!本将岂能以一己之私,慢待众军诸将?!故晋位之事,上表即可,诸多事宜,待冀州稳定后,再议不迟!”话没落音,便见诸葛亮、张既等又欲出列,忙接着道:“本将军偶感不适,凡事明日再议!”言毕,起身回府。

众文武哗然,皆谓李迪道:“晋位之事非同小可,唐公如此轻忽随意,只恐贻笑天下,还望叔明公直言进谏!”

李迪闻言,摊手道:“唐公历来率性,除军旅民事,其余皆浑不在意,迪即便进言,又能如何?不如遣快马赶往凉州,请义山公前来,或可规劝一二。”

李开附言道:“杨义山刚亮公直,有汲黯之风,若得其前来,定能劝谏唐公!”言毕,即遣人往见杨阜。

众人闻说,皆点头称善。

却说马超回府,于书房静坐,只觉头大如斗,思虑道:“祭祀、加冕肯定是要弄的,现在的人就讲究这个。百官也是要封的,不然不好管理。至于府邸,换个匾额也就是了。最不好弄的就是封官了!要是按照汉朝的那一套,还不把人搞死?!也不知道曹操是怎么搞定这事的!要不按照三省六部来搞?反正我国号是唐,也不算剽窃,可是我不知道具体怎么架构啊!要不按现状稍微改一下。。。将军名号就更多了,总不能也封他们个千牛万马卫什么的吧?名号太长,也不好记啊!实在不行按照后世军制来?什么上校团长,少将师长,简单易记,大不了编制增加点,再弄几个集团军出来,指挥方便,上下级明确。。。”独自忖度良久,马超渐渐理出头绪,取纸笔逐一记下,然后令亲军召李开、李迪、诸葛亮前来书房议事。

许久,三人方才入见,拜见毕,李迪道:“未知唐公深夜见召,有何吩咐?”

马超闻言愕然,忖道:“这话说的,很晚了吗?”遂暗自撇撇嘴,出言道:“此事重大,故夤夜相请,诸公勿怪。”

三人见说,忙道不敢。

马超遂将三省六部制之框架讲述一遍,然后问道:“诸公以为此制如何?能否行之?”

诸葛亮问道:“此制看似光武帝所立,唐公能否详解之?”

马超闻言讶然,心道:“明明是唐朝才有的嘛!难道我记错了?”嘴上却解释道:“所谓三省,乃政务、军务、内务也,政务省下辖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军务省下辖军政、参谋、后勤、武备四部。内务省下辖御史台、监察院、大理寺三部。至于诸部职司等,诸公观之便知。”言毕,将出方才所书,令传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