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愤怒的两晋南北朝> 第178章吴王投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8章吴王投秦(1 / 2)

 枋头落败成了桓温一生的痛点,为了掩饰,他把责任全推给豫州督导官袁真,指控他不能凿开石门,才使军粮不继,上疏免除袁真的官职,贬作平民,同时也免除冠军将军邓遐的官职。

外人或许真的被他迷惑了,但当事人却深知其中的原委,袁真心里不服,也上疏指控桓温,认为他指挥不利,才酿成惨剧。

这时的东晋朝廷已完全落入桓温之手,建康当局自然是无视袁真的指控,而是直接下诏书将其贬谪。

袁真更加怒不可遏,于是据守寿春叛变,并呈上降书投奔前燕,同时又派使节向前秦投诚。

桓温吃了败仗,处境固然不利,但前燕慕容垂虽帮助国家击退了东晋的侵略,仍旧难逃猜忌的厄运。

实际上,因为慕容垂立此大功,慕容暐虽对他的印象略有改观,但慕容评对他却是越发妒嫉,生怕抢了自己的风头,于是处处与他作对。

战后慕容垂奏请对立功的将士论功行赏,但慕容评担心这些人感激慕容垂,而对他死心塌地,所以把奏章搁在档案里面,不闻不问。后来慕容垂屡次请求,甚至跟慕容评在金銮殿上,当着慕容暐和群臣的面发生争执,慕容评仍旧死鸭子嘴硬,声称没有接过这样的奏章,更无理指责慕容垂的不是,慕容垂这小爆脾气哪能忍气吞声,两人险些拔刀相向。

慕容评终于动了杀心,原本只是想打压慕容垂,但现在发现自己已经完全控制不住他,若不提早灭口,一定会成为大祸。

可足浑太后也一向讨厌慕容垂,把慕容垂扫平侵略的战功,评价得一无是处,慕容评于是联合她准备将慕容垂诛杀。

已故太宰慕容恪的儿子慕容楷和慕容垂的舅舅兰建,得到消息后都警告慕容垂:“对方已准备赶尽杀绝,最好先下手为强!只要除掉了慕容评和慕容臧,其余的人都无作为。”

慕容垂虽然恼怒,仍旧不忍出手,焦虑地说:“骨肉互相残杀,而我领头作乱,宁愿一死,也不忍如此啊!”

二人不甘心,继续游说:“太后心意已定,大祸即将临头,你就算要以死明志,难道要让家族的人一起受牵连吗?你一死,他们势必难以活命。”

慕容垂黯然,想了好一会才说:“一定无法挽回的话,我宁愿出京躲避好了,其他的办法全不考虑,你们不用再劝了。”

他虽这么说,心里却也知道前途难料,内心十分忧愁,但又不敢告诉他的儿子们,成天叹声叹气,面色如土。

世子慕容令发觉不妥,问道:“父王近日面色沉重,是不是因为主上年纪还小,皇家师傅嫉妒贤才,你的功劳越大,威望越重,他就越是猜忌?”

这话一针见血,慕容垂叹道:“是啊,我竭尽全力不顾性命,击破强大的贼寇,只想保卫家国,怎么知道大功告成之后,反而连个容身之处都没有!你既看出我的困境,有什么建议?”

慕容令郑重地说:“主上微弱,把国家大权交给皇家师傅,一旦大祸爆发,势如闪电,为了保全家门,争取生存,而又不违背大义,不如逃到龙城,用最卑微的言辞,上奏请求恕罪,等待主上明察,希望他们能醒悟过来,那时得到允许再回首都,这是幸运中最大的幸运。如果行不通,我们对内巩固前代,对外结纳各个夷族,南方把守肥如要塞,用以自保,这是第二条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