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愤怒的两晋南北朝> 第233章南郡公爵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3章南郡公爵(1 / 2)

 北方每发生一次混乱的纷争,对于东晋政府来说,都是不错的北伐的机会,然而除了桓温有两次还算有点成绩的行动,和后来谢玄的北伐,竟再无旁人堪此大任。

东晋的士族政治已渐渐走到末日,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当年显赫一时的大家族,子弟们却都趋于平淡了,单纯依靠皇权,又着实乏善可陈,只能等待某个强势的大人物跳出这个圈子。

那个大人物其实已等候多年了,但他一没出身,二没关系,即便身怀大才,却也只能担当看客,每天为了填饱肚子而疲于奔命,砍柴、打渔、狩猎、卖鞋等许多行当都做过,仍只是维持温饱而已。

谁能想到这样一个落魄的庄稼汉,几年后却迎来了人生的转折,最后不但成了终结东晋士族政治的关键,更是成了终结东晋政权的奇人。

不过他还需忍耐几年,时势造英雄的条件有两个,一是英雄本身是可造之才,二是碰巧有这样的环境打造英雄,他活了三十多年,拥有极丰富的生活阅历和顽强的精神力,如果再加上正确的时间和环境,一个大器晚成的英雄形象,即将诞生。

所谓正确的时间和环境,当然不是凭空出现的,那是一年又一年累积下来的结果,最直接的促成条件则始于392年11月10日。

这一天,司马昌明任命禁宫侍从长殷仲堪为荆益宁三州军区司令长官、荆州督导官,镇守江陵。

殷仲堪虽有美好的名声,可是终究资历太浅,官民议论纷纷,都不认为是一项符合人心、公平正直的人事任命。

司马昌明固然不会考察民间的言论,只知巩固自己的地位了,而殷仲堪到任后,也并没有扭转大家对他的偏见,只喜欢用小动作讨好别人,对于大政方针,并不知道怎么做才好。

而且自从到了江陵,有个身份特殊的邻居成了他的大冤家,打不得骂不得,还经常受到欺负。

桓温的幼子桓玄,本年已经24岁了,因为桓温死时他还很年幼,基本没有受过父爱的关怀和教育,旁人当然也不敢对他呵责指正,几年下来,养成了霸道自傲的性格,仗恃自己的才干和显赫的门第背景,以英雄豪杰自居,说是江陵的地头蛇,一点也不过份。

而因为桓温的关系,政府也对他深怀有戒心,一直采用放养的方式,不敢授予其大任要职,去年才刚任命他为太子宫的图书管理官。

桓氏家族的势力固然比不上桓温时代,但仍有不小的规模,所以桓玄虽然招人嫉恨,但也活得潇洒得很,没人敢动他。

除了司马皇室。

本年初,桓玄奉命晋见司马道子,司马道子正酩酊大醉,迷糊中问桓玄:“据说桓温到了晚年,本来打算当贼,是不是这样?”

桓玄赶紧跪伏在地上,声称绝无此事。

司马道子当场哈哈大笑,感觉戏弄别人当真是一件无比欢乐的事情。

但桓玄却对司马家越发怨恨,果断请辞了图书馆的职务,朝廷又调任他为义兴郡长,桓玄更加恼恨,认为大材小用,经常闷闷不乐地对身边人叹息说:“父亲是九州盟主,儿子却不过当个五湖头目!”

没多久,桓玄再度请辞,这次拒绝了所有任命,回到封国采邑,但越想越不爽,上书朝廷说:“我父亲尽忠皇家,平定祸乱的功劳,朝廷忘掉,我就不计较了,可是先帝真龙起飞,陛下继承大统,请问那些清谈的人,是谁促成了今天的局面?”

奏章意料之中被搁置,根本没有人在意他。

就在桓玄愤懑的时候,殷仲堪赴任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