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愤怒的两晋南北朝> 第435章萧鸾称帝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35章萧鸾称帝(1 / 2)

 萧昭业死后第二天,494年7月21日,萧鸾就以太后王宝明的名义,下诏追贬萧昭业为郁林王,贬皇后何婧英为郁林王妃,迎立萧长懋的次子、新安王萧昭文继位。

7月25日,萧昭文正式称帝,任命西昌侯萧鸾为骠骑大将军、主管朝廷机要、京畿卫戍总司令,晋封宣城郡公。

一同起事的人也都获封高位,最高监察长王敬则升为全国武装部队总司令,车骑大将军陈显达升为最高监察长,左副行政长官王晏升为最高行政长官。

萧鸾的近亲也随之上位,侄子萧遥光和萧遥欣兄弟俩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萧鸾的所有机密决定都有这两人的参与。

虽然萧昭业荒淫无道,但当他突然身死,朝中的反应并不统一,权力的归属问题是关键。

萧鸾虽受萧赜的喜爱,但他并非直系皇族,而只是旁支,萧道成这一支仍有许多才俊,两方不可避免要产生较量。

鄱阳王萧锵虽然也主张废黜萧昭业,但事先并不知道萧鸾的计划,等到萧昭业被杀,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萧鸾已经完全掌握了中央大权,而他们这些真正的皇室成员却被排除在外。

这种格局显然是不能服众的,萧锵义愤填膺地去找萧鸾理论,想要通过谈判的方式达成一种政治平衡。

萧鸾既已完全掌握主动权,得知萧锵前来,刻意表现出一副受宠若惊的模样,着装都来不及收拾,踏拉着鞋奔到萧锵的马车旁迎接。

萧锵对此倒是始料未及,本来的一腔怒火瞬间无处发作了,之后谈及当下的时局和国家前途,萧鸾的表情异常悲痛,眼泪直流,好一副悲天悯人的圣人风采。

萧锵直接无语了,没多久便从萧鸾家中出来,自己本是兴师问罪去了,万没想到竟被强行上了一堂政治课。

萧鸾送走了萧锵,立即换了一副面孔,决心大开杀戒,彻底清除所有威胁。

杀机一露,空气中都弥漫起了血腥味,建康城内几乎所有人都料定萧鸾会做出过火的事。

兵工厂的谢粲游说萧锵和随王萧子隆:“两位王爷只要进入皇宫,把皇帝请到金銮殿之上,教他发号施令,我们这些武官,立刻关闭宫城城门,卫士们全体进入紧急状态,谁敢反对?东城的人自会响应起来逮捕萧鸾,秩序很快便可恢复。如若不然,只怕萧鸾不日就将采取行动。”

萧子隆当即同意,但萧锵仍没从萧鸾的阴影中走出来,一直犹豫不决,后来又向母亲陆太妃请示,前后浪费了许多时间,延误到傍晚还没动身。

就在他最终下定决心准备出发的时候,门外已聚集了两千士兵,只听一声号令,两千人争先恐后地冲入萧锵的住宅,萧锵来不及反应便被砍了脑袋,享年26岁。

与此同时,21岁的萧子隆也有同样的遭遇,谢粲同时被杀。

上任不到一年的江州督导官、晋安王萧子懋,听到萧锵和萧子隆被杀的消息,立即打算起兵讨伐萧鸾,与部属互相勉励说:“事情成功,皇家祖庙得保平安,即便不成,仍不失一个仗义而死的鬼魂!”

萧子懋的母亲阮氏,仍待在建康,萧子懋秘密派人携带信件前往迎接,阮氏赶紧嘱咐她同母异父的哥哥于瑶之,准备响应萧子懋。

但于瑶之本着良禽择木而栖的原则,毅然找到萧鸾揭发萧子懋的阴谋。

9月4日,萧昭文加授萧鸾砍人的铜斧,下令内外戒严,派中央军事总监王玄邈,率军讨伐萧子懋,又派带兵官裴叔业和于瑶之,先行袭击寻阳。

萧子懋知道密谋已经泄露,立刻派军三百人进驻湓城。

裴叔业越过湓城,逆流而上,等到半夜时分,突然回军急攻湓城,守将直接放弃抵抗,开城投降。

萧子懋总部所属的武装部队,都是之前从雍州带来的,十分骁勇,裴叔业攻下湓城后,面对寻阳城上的雍州兵,自忖没有胜算,于是让于瑶之前往游说萧子懋。

于瑶之是萧子懋的舅舅,萧子懋虽觉不耐烦,还是听完了于瑶之的说辞,大概意思就是随朝廷军回京师认罪,但萧鸾不会追究,当一个没有实权的散官,照样安享荣华富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