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愤怒的两晋南北朝> 第494章造反皇帝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94章造反皇帝(1 / 2)

 东魏宰相韩轨已率军包围了颍川,听说西魏援军赶到,立即班师回都。

侯景终于松了一口气,当计算起西魏抵达的日期,心里不由产生一个阴谋,打算迎接李弼和赵贵的时候,趁机将二人逮捕,然后吞并二人的军队。

另一方面,赵贵也打算引诱侯景入营,然后将其逮捕,吞并侯景的几大州。

双方各怀心思,谁也不肯主动相见,于是分隔城内外,暂时维持现状。

这时萧梁援军已挺进到汝水,李弼也不再与侯景对峙,与赵贵一同回国。

西魏退去后,侯景便以夺回土地为名,率军移驻悬瓠,准备与梁军会合,王思政则不失其时地带着几千士卒赶到,顺利入驻颍川固守。

李弼回国后,把侯景的情况向宇文泰汇报,宇文泰不禁开始怀疑侯景的用心,碰巧侯景的使节不久再至,请求西魏继续派发援军,宇文泰更加犯了嘀咕。

政务秘书元悦提醒宇文泰:“侯景与高欢之间,关系何其密切,开始是同乡之情,后来成了长官和部属,位居上将,官阶升到宰相,现在高欢刚死,侯景立刻叛变,投降外国,因为他所盼望得到的东西太大,不肯长久当人的部属,他能背叛高家,又怎么能效忠我们,增强他的声势,派军对他援助,恐怕将来会受世人讥笑。”

宇文泰于是象征性地派自卫司令韦法保和司令官贺兰愿德,率少部分兵力东下支援,同时征召侯景进京朝拜皇帝,以此试探其心。

侯景当然不会进京,心里痛骂宇文泰,但终于知道西魏不会中计,只能放弃这条路。

在公开撕破脸之前,侯景打算把西魏将领韦法保等人拉拢过来,供自己驱使,所以刻意表现出和蔼的一面,对他们毫不猜忌,来往各军营之间,携带的侍卫很少,西魏军中稍有名望的将领,他都拜访了一遍。

同轨郡秘书长裴宽,暗中劝韦法保说:“侯景狡猾,必不肯进京朝见,他与你肝胆相结,也未必可以信赖,如果设下埋伏,把他斩首,这是一次难得的功劳,不然也应严密防备,不可以被他的甜言蜜语诈骗,自己后悔。”

韦法保相信他的说法,但不敢真的杀侯景,只有提高警觉,不久便向侯景告辞,返回本镇,其余将领也先后退回,只有一个任约,被侯景说得晕头转向,率部一千人归降之。

镇守颍川的王思政,也发现侯景不太对劲,秘密召回贺兰愿德,分别派军守卫侯景交出的七个州和十二个镇。

既已沾不到西魏的便宜,侯景终于下定决心,只能南下投奔萧老头了,于是公开写信给宇文泰:“和高澄站在平等位置,我都引以为耻,又怎么可以跟老弟并肩而坐呢。”

宇文泰大为愤怒,把前后派出的协防军全都撤回,把原来加授给侯景的官衔转授给王思政。

王思政没有全要,只接受了黄河以南军区司令长官,方便在颍川指挥邻近各州。

547年6月12日,高澄正式宣布了高欢的死讯,也正式接了老子的班,这时他发现高欢的丞相、王爵之类的名号根本满足不了他,有心更进一步。

高欢在世时,一直认为把元修逼走,是他一生最大的污点,所以对新皇帝元善见十分礼貌恭敬,事情无论大小,都一定奏报中央,是不是实行,全遵从皇帝的意见,每次参加宫廷宴会,都低头拜伏地上,向皇帝敬酒。

元善见设立了佛法大会,偶尔就会乘坐人拉的小车出外上香,高欢只要有时间,必定手捧香炉在小车后步行跟随,弯曲身躯,屏声静气,观察元善见的脸色行事。

受到高欢的影响,东魏所以文臣武将,都对皇帝毕恭毕敬,元善见也实在算得上是这一时期最有尊严的傀儡了。

但等到高欢去世,高澄上位,一切都变了。

高澄与父亲的态度截然相反,早在高欢在世时,就对父亲的行为很不齿,现在自己挑大梁,终于可以出一出胸中积攒多年的恶气了。

几年前,高澄就在元善见身边安插了密探崔季舒,让他秘密监视元善见的一举一动,并经常写信交待工作:“那个呆头鹅比从前怎么样白痴程度是不是减轻一点,一定要用心看管他。”

高欢去世之初,元善见仍未意识到自己的艰难处境,还以为像从前那样,但分别日常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在发生变化。

元善见有次在邺城东方狩猎,骑马飞驰,禁宫司令乌那罗受工伐,在背后一面追赶一面呼叫:“皇上不要跑马,最高统帅会发脾气。”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