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国色芬芳> 童养夫3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童养夫31(2 / 2)

宋恭帝赵㬎是南宋第七位皇帝(1274年8月12日-1276年2月4日在位),宋度宗次子。他是全皇后所生,是宋端宗赵昰的弟弟,宋怀宗赵昺的哥哥,即位前曾被封为嘉国公、左卫上将军等,宋端宗上尊号孝恭懿圣皇帝,元人上谥号恭皇帝,韩林儿上谥号法宗章文敬武睿孝皇帝。

宋端宗赵昰是宋朝第十七位皇帝(1276年6月14日-1278年5月8日在位),南宋第八位皇帝,在位2年,得年9岁,庙号端宗,谥号裕文昭武愍孝皇帝或孝恭仁裕慈圣睿文英武勤政皇帝,又有史称宋帝昰。他是宋度宗的庶长子,宋恭帝的长兄,曾被封为建国公、吉王、益王等。

宋末帝赵昺是宋朝最后一位皇帝,在位两年,年仅8岁,韩林儿上谥号怀宗恭文宁武哀孝皇帝。赵昺是宋度宗第三子,宋恭帝、宋端宗的弟弟,曾被封为信国公、广王、卫王等爵位。1278年4月在冈州即皇帝位,改元祥兴。1279年3月19日,宋元在崖山开展决战,宋军被元军击败,元军随后包围崖山,左丞相陆秀夫眼看靖康之耻又要重演,在广东崖山(今新会崖门)遂背时年8岁的赵昺跳海而死,南宋在崖山的十万军民也相继投海殉国,宋王朝覆亡。

1274年,宋度宗因酒色过度而死,四岁的宋恭帝在奸臣贾似道的扶持下登基做皇帝,年号德佑。由祖母谢太皇太后、母亲全太后垂帘听政,但军国大权依然在贾似道之手。

当时蒙古的元朝大军己得中国北半部,在取得南下最重要通道襄樊城的控制权之后,渡过长江向南宋首都临安(今杭州)进发。谢太后一面在全国通令“勤王“,一面向元军乞和。势如破竹的元军在击破各地的防线,相继降服了长江中游诸州。1275年,贾似道率领的3万大军在芜湖与元军对战大败,不久,谢太后和宋恭帝在全国人民的压迫下不得不杀死贾似道,不过为时晚矣,宋朝已寿终临寝,灭亡的形势已经不可避免了。

同年年中,元军已经占领了江东大半的领土。

1276年1月18日伯颜率领的元军兵临临安。南宋朝廷求和不成,只好向元军投降。同年,谢太皇太后抱着五岁的小皇帝宋恭帝出城向元军投降。

宋恭帝德佑二年正月十八日(1276年2月4日),元军攻克临安时,5岁的宋恭帝和谢太皇太后相继被俘。赵昰在母亲杨淑妃和弟弟赵昺、国舅杨亮节、谢太皇太后的侄儿(宋理宗的驸马都尉,应该是赵昰的姑丈)杨镇、赵氏皇族人员秀王赵与檡等的陪同下,由谢道清秘密派殿前禁军都指挥使并摄行军中事的江万载父子带自募之义军和殿前禁军护卫,出逃婺州(今浙江金华),在婺州得陆秀夫带一部分大臣和朝庭机构来投,但立足不稳,又由江万载父子及江氏“三古“家族带兵保护出逃到温州,由陆秀夫找到已逃跑到此得陈宜中,汇合带兵到此的张世杰等,一起保护赵昰等一大班人登船入海到达福州,定行都於福州濂浦平山福地,改年号景炎,行宫为平山阁(当时时值战乱,哀鸿遍野,宋军撤离此地时,曾开仓济民,当地人民甚感其恩,元军占领福州时,当地人民遂将平山阁改名为泰山宫,祭祀南宋高宗赵构及入闽的益、广二王。左右列的是文臣武将:江万载、文天祥、陆秀夫、陈宜中、张世杰。当地泰山宫便塑这些神像,实是回避元代的查禁,以泰山宫作掩护,林浦泰山宫现存完好)。

赵昰登基前被封为“天下兵马都元帅“。1276年6月14日即位,改元景炎,时年只有7岁。虽然朝臣江万载、陆秀夫等坚持抗元,力图恢复宋朝,但在元军的紧紧追击下,端宗只能由大将江万载、张世杰护卫登船入海,东逃西避,疲於奔命。他曾逃到南澳岛上,在岛上海滩上开挖的宋井至今仍存,之后又逃到香港的九龙城一带,现存的宋王台和侯王庙都是为纪念宋端宗而建。在保护赵氏皇族和南宋小朝庭的过程中,以江万载为首江氏“三古“家族子孙前赴后继,对赵氏皇族及南宋小朝庭始中不离不弃,令杨太后母子非常感动。杨太后体恤江氏“三古“家族的女眷和未成年子孙都随江万载胞兄江万里投止水池殉国的苦况,为保忠良不绝,挑选大臣之女和贤淑宫女配嫁给江氏“三古“家族的子孙,并将自己的女儿、赵昰之姊赵氏公主配嫁给江万载的侄孙江日新(江万里幼子江镗之子,江日新的名字据说也是为纪念宋末三帝赵显、赵昰、赵昺在后来才改成带日字的)。江日新在崖山之战后携赵氏公主并文天祥的堂姑文氏大娘流寓到广东四会,相依为命,在当地留下很多传说。四会县城附近之山因葬赵氏公主而改名凤岗,岗上公主坟和驸马坟遗迹到上世纪八十年代还存,后毁于建厂和修路。

景炎三年(1278年)3月,端宗为躲避元将刘深的追逐,江万载父子带兵奋力击退刘深,扶赵昰上船避入广州湾对开海面,不幸又突然遇上台风,将年幼体弱的宋端宗卷入海浪中,年逾70的江万载扑入狂风巨浪中奋力将遇溺的宋端宗救起,江万载自己却不幸被海浪卷走没了踪迹;眼看三年来一直贴身保护自己的最亲近大臣被海浪吞没,宋端宗因此染病。因元军追兵逼近,又不得不浮海逃往碙洲(今湛江硇洲岛)。不到10岁的小皇帝屡受颠簸,又惊病交加,不到一个月后(1278年5月8日)在碙洲去世,葬於永福陵(今香港大屿山)。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