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国色芬芳> 花子赵1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花子赵1三(2 / 2)

顺治十七年(1660年),谕令固山额真清文仍称固山额真,汉文称为都统;梅勒章京汉文称为副都统;甲喇章京称为参领;牛录章京称为佐领。这样,牛录(佐领)-甲喇(参领)-固山(都统)逐渐成为八旗都统的分层管理机构。

京师八旗中,八旗都统每旗一人,从一品;副都统每旗二人,正二品,下设参领、副参领、佐领,晓骑校及印务参领、印务章京、笔帖式等。参领各旗人数不一,正三品。其中满洲八旗每旗五人,共四十人;蒙古八旗每旗二人,共十六人;汉军八旗每旗五人,共四十人,合计为九十六人。副参领,正四品,与参领额同。

佐领,正四品,满洲八旗有六百八十一人,蒙古八旗有二百零四人,汉军八旗有二百六十六人,共计一千一百五十一人,由参领统领。晓骑校,正六品,与佐领额同,即每佐领下设一晓骑校。印务参领,满洲八旗十六人,蒙古八旗八人,汉军八旗十六人,共四十人。印务章京,满洲八旗共六十四人,蒙古八旗三十二人,汉军八旗四十八人,共一百四十四人。笔帖式与印务章京额同。另外,各旗还设随旗行走散秩官,无定员。

在八旗中,都统为一旗满洲、蒙古、汉军的最高长官,既负责军务,又负责一旗民政事务。清入关前,满语称固山额真,设1人;设左右梅勒额真(后改为梅勒章京)各1人。京师八旗满蒙汉各有都统1人,从一品,共设都统衙门24处。在各省置驻防八旗,辖兵2000名以上者,以将军领之。全国设将军衙门13处均从一品,以满洲王公或亲信大臣兼任。各防以将军或都统为长官。一般将军与都统不并设,凡设将军处,下置副都统。在某些地区,副都统即为一地驻防旗长官。

副都统协助都统工作,参领则是承上启下之官员,介于都统与佐领之间。佐领负责一牛录的事务。都统和副都统都不世袭,由皇帝临时任命。参领也不世袭,于本旗内补授。佐领多为世袭职,如勋旧佐领,世管佐领,也有非世袭的,如公中佐领。

骁骑营:清代禁卫军之一,起皇太极天聪年间所设的阿礼哈超哈营。顺治时详定制度,八旗均设骁骑营,为八旗都统的直属部队。满洲骁骑营所辖有马甲、领催、匠役,其人员从八旗满洲每佐领下抽调。

护军营:清代禁卫军之一。始建于皇太极天聪年间的巴牙喇营,上三旗守皇宫禁门,即午门,东西华门和神武门等,下五旗守王公府门。雍正时,改为均司禁卫。从满蒙八旗中抽调,每旗设护军统领(tui janggin)一人;雍正三年,增设了圆明园八旗护军营,驻於该园周围,以司禁卫。

前锋营:清代禁卫军之一。始建于皇太极天聪年间葛布什贤超哈营。挑选八旗满蒙各佐领下的扩军马甲,养育兵等技艺优秀和身强力壮者锐部队,独立为营。清代大规模的巡活动很多,前锋营负责皇帝巡幸时的前哨警卫。

健锐营:清代禁卫军之一。也称云梯兵。乾隆十四年(1749年)设立。健锐营驻扎在北京香山实胜寺旁,习攻坚之战。营兵从八锋中壮健者挑选,兵额2000,满人居多。设总统大臣管理,下有翼长(galai da),参领等官。

火器营:清代京军之一。康熙帝因平定三藩之乱之需,非常重视火炮技术,於1691年定全营均练习火炮,并掌皇帝的守卫扩从。营兵从八旗满蒙汉各佐领中抽调,共辖官兵近八千人。火器营在平定三蕃,收复台湾和抵御沙俄侵略等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步军营:清代禁卫军之一。步军营守卫京师,八旗满蒙汉各佐领分驻京城,人数较多,康熙十三年,定制兵额21158人。

神机营:清代禁卫军之一,始建于咸丰十一年(1861年),主要职责是守卫紫禁城三海(中南海、北海、什刹海)并从皇帝巡行,神机营由八旗满蒙汉各佐领及八旗前锋、护军、步军器、健锐等营伍中挑选的武艺高强和善骑射的营余构成。

虎枪营:清代禁卫军之一。虎枪营于康熙二十三年设立,负责沪从围猎,如在塞外皇家围场的守猎,称木兰围场(木兰满语。原为哨鹿,后为地名)各个善骑射,都是从八旗、前锋、扩军和火器等营伍挑选的,兵额约六百。

善扑营:清代禁卫军之一。康熙年间设立,善扑营兵被称为“少年大力士“,他们协助康熙帝铲除了叛臣鳌拜,立下了汗马功劳。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