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综合其他>科举之路从童生开始> 第49章 发财无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9章 发财无门(1 / 2)

 一篇文章二两银子的稿酬,看似不多,实际已相当于林迎三个月的抄书收入了,真要选中三五篇,直接就赚钱的,几乎不费多少章节,主角轻轻松松就将原本家徒四壁的小家,发展成了青砖瓦房,之后又在县城置办产业、购置房产什么的。

感觉赚钱就跟排队捡钱一样的简单。

但通过近一段时间的生活体验,林迎发现这纯粹是在瞎瘠薄扯淡。

熬糖、制蜡烛这些“小手工”,在大周朝根本就吃不开,这些传统领域,早就被城里的大商贾所垄断,在规模没有起来的情况下,家庭的小作坊,又如何与那些大厂同台竞技?为此林迎还参考古法制作,折算过成本,发现沿街店铺卖的那些成品,售价竟比小作坊的成本都要低。

这还怎么竞争!

至于写话本写小说,倒是一条发家致富的路,可惜这中间有太多运气的成分,小说写得不好肯定饿死,但写得好也不一定能赚钱。

历史上的那些名著、勾栏野史,传播度够广了吧,但创作者大多没能从中赚到钱,一生过着穷困潦倒、朝不保夕的生活。

再加上同行的激烈竞争。

什么儒林笑谈、江湖恩怨录、董县令判案集、假太监的边塞记、俏掌门的一百零一夜,这些名字看得林迎眼花缭乱,大叹古人的想象力一点都不比后世的人差。

这还怎么搞!

自林迎在广夏书局的书架上看到这满满一排的话本小说之后,他就彻底绝了通过话本在大周朝攫取财富的想法。

本来写小说的能力就差,又有那么多前辈在前面横着,他如何才能出头!

正因上述现实,林迎无奈发现自己除了按部就班在科举之路上继续奋进外,一时半会竟还未能找到一条可以快速带领家庭实现财富梦想的道路,怎不教人忧心?

而这次杜县令力推社学改良,欲选精华文章汇编成集,每篇文章给予二两银子稿酬,可以说是一个意外之喜。

倘若多篇文章入选,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林迎的生活。

对此,他当然抱有期待。

翁婿俩关于社学之事浅谈即止,也没有继续探讨下去。

接下来,孟夫子针对林迎的性理之学弱项开始了针对性的辅导。

林迎听得很仔细,慢慢听着夫子讲述性理之学的发展过程,从宋初三先生揭开理学的序幕,到北宋中期周敦颐、邵雍、张载等几位大儒从不同方向探讨宇宙和人生的根本问题,再到程颢﹑程颐正式开创理学学派,建立“伊洛之学”,到最后朱熹的“闽学”,集理学之大成,建立一个完整的理学体系。

随着孟夫子娓娓道来,林迎对性理之学的演变与发展,总算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

总体来说,理学的发展是在逐渐进步的,而当进入到死胡同、逐渐腐朽时,其内又衍生出了新的学说——陆象山的心学,以及步入大周朝后逐渐开枝散叶的大周心学。

这种依托旧有土壤长出新芽的过程,让林迎不禁感叹理学的生命力和它与时俱进的变化。

同时,通过孟夫子的讲解,林迎也摒弃了从前对理学的某些偏见。

他心中也警醒,先入为主真心要不得!

无论任何时候,都要充分了解过后,才能对一件事进行置评。

否则只能跟传声筒似的,人云亦云。

……

傍晚的时候,师母虞氏进来喊两人过去吃饭。

林迎这才结束了与孟夫子的交流,两人对视一眼,脸上微微露笑。

“今日就先讲到这里,关于性理之学各派的主张,则交由下次再细细评述。”

孟夫子抚了抚须,莞尔一笑。今日授课,女婿的接受能力令他刮目相看,全程他都只需考虑如何输出,对方都能照单全收。

这种接受能力,也让他这个授课之人,享受其中。

林迎点点头,自然知晓嚼多不烂的道理。今日孟夫子先给他梳理了下性理之学的发展脉络,至于各学派的主张与区别,则要留到下次再进行专门讲解。

但饶是如此,今日的内容也足够他消化许久了。

见林迎还在思索,孟夫子心情愉快地说道:“走吧,先去吃饭。”

说完起身,走在了前头。

林迎也不迟疑,忙跟了上去。想到师娘的手艺,顿时也是觉得肚子饿了。

当两人来到客堂时,餐桌上已经摆好了菜肴和碗筷,见林迎和孟夫子过来,师母和孟芊芊分别给他们盛了碗饭递过去。

这一幕,看得一旁的孟革撇了下嘴。

呵,有人盛饭了不起吗?

他心里酸溜溜的,遂即默不作声,悄然地来到盛装米饭的瓦罐前,形单影只地抓起饭勺,给自己盛了小半碗米饭。

接着又默默回到餐桌。

这一顿饭,吃得他心里很复杂,但相对从前对林迎的各种不待见,这次孟革的表现却完全可以用大度来形容,席间他还与林迎聊了几句,语气也是非常诚恳,看得孟夫子和虞氏大为欣慰。

一家人就应该这样和和气气的吃饭,看来儿子这次参加县试是去对了,虽然没有通过,比较丢人,但能改变他的心性,还是有所收获的。

总归是成长了。

饭后,孟夫子又将林迎叫进了书房,当然这次还捎带上了儿子孟革。

“小革,此番县试失利,你也不必往心里去,你还年轻,还有太多的东西需要学习,待将来文章纯熟之日,必成大器。”

稍稍安慰了下儿子,接下来孟夫子看向林迎,对其日常学业进行了一番考教。

林迎自然对答如流,惹得孟夫子一阵满意地微笑。

转头又考教儿子孟革,孟革开始还回答得比较顺畅,但随着问题逐步深入,很快就遇到了卡壳,一时间脸蛋微微涨红,求助的目光飘向了一旁的姐夫。

林迎见状,顺势帮他做了回答。

孟夫子也不责怪,挥挥手就打发了儿子,孟革哪敢停留,连忙溜出了书房。

孟夫子无奈一笑:“小革无状,心性跳脱,还是需要磨练啊。”

林迎道:“正如夫子先前所说,他还年轻,还有太多的东西需要学习,他日必成大器。”

孟夫子哼了一声:“我看他心思没用在正途上,这次县试刚刚失利,回来居然问我有没有杂书看,若非你师母拦着,我昨日非得给他来一顿笋干炒肉不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