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综合其他>科举之路从童生开始> 第50章 府试细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0章 府试细节(1 / 2)

 第二天,林迎正在孟家客堂里吃着早饭,大老远就听到了敲门声。

不一会儿,孟革领着艾金良走了过来。

艾金良来至孟夫子跟前,执礼作揖,拜见道:“夫子,弟子艾金良见礼。”

孟夫子正吃着一个馒头,笑了笑道:“不必多礼,这里为师还要先恭喜你过了县试呢。对了,吃早饭了没,要不一起吃点?”

“夫子,弟子来之前已经吃了。”

艾金良谦逊地表示了感谢,见林迎也在,偷偷朝他眨了眨眼。

“嗯,那你先稍等一下,待会儿为师给你跟明序讲一讲府试的事。”

“夫子慢来便是,弟子不着急。”艾金良说着,走到了天井处,自顾观花赏竹起来,顺道拿起一个葫芦瓢子,给几盆缺水的兰花浇了浇水。

孟夫子淡笑了下,往粥里倒了碟咸菜,抓紧解决早饭。

不大一会儿,林迎、孟夫子便吃好了早饭,正准备收拾碗碟,孟芊芊走了过来。

“夫君,这边交给我就好了,你跟爹还有要事,艾师兄在那等你呢。”

“哎,那就麻烦你了。”林迎也不推辞,笑着朝自家娇妻表示了番感谢,惹得孟芊芊朝他温婉一笑。

接下来,林迎、艾金良就跟着孟夫子去了前庭。

此时风和日丽,微风徐徐吹来,空气中带着一股春日泥土的芬芳。

孟夫子带着两位弟子来到一座巨大的磨盘旁,忽的站定,然后指了指边上几块光洁的青石长条。

“明序、金良,你们随便坐。”

说完,便先在青石条上坐了下来。

林迎、艾金良见状,也非常熟络地在他对面找了地方坐下来。

此处是孟夫子给几位核心弟子讲学的地方,每当天气适宜,他总爱带着弟子来这里坐而论道,久而久之,这边的地面、青石,还有周围的盆景,也都被师母虞氏提前打扫得干净整洁。

几个人落座后,孟夫子照例先考教了下艾金良的学业,见艾金良对答如流,孟夫子满意地点了点头,接下来,便进入今日的主题,孟夫子细致地向两人讲解了有关府试的注意事项。

“明序、金良,想来你们应该也知晓了,本次府试将定于四月初八开考,你们需在初七那天的上午到县衙报到,并在当天由县学教谕带队赶往府城治所办理下榻,其间的一应花销均由县衙承担,这点你们毋需担心。”

这话主要是跟艾金良说的,林迎的家境孟夫子自然知晓——在广大农人群体中,已算得上中等偏上,挤一挤供养一位读书人还是不在话下。

但艾金良则不然,他是家中长子,后面还有一个妹妹,加之其父亲体弱,常年干不了力气活,全家的一应事宜也就落在了其母亲的肩上,由其母亲操持。

对他而言,参加县试已是非常沉重的负担,此次又去府城赶考,各种花销只会更大。

好在县里对学子赶考一向支持,并且杜县令上任后对本县的贫困学子更是关注,特意从县衙开支中留出了一部分用于支持文教。

这次又是由县学教谕带队,所以学子们只要不单独行动,基本上也就花不了多少钱了。

这对艾金良而言无疑是好消息,也能让他更加安心的考试。

“府试不同于县试,一般只考三场,第一场仍为正场,主要考帖经,考察学子的记诵能力,考后一天发榜,入圆案者准许参加后续覆试。”

府试第一场的发榜规则与县试第一场基本相同,只是所考的内容有些差异。

“覆试共有两场,分别考杂文和策论,其中《孝经》和《论语》为必考题,其余考题则由知府大人视各县文教强弱酌情拟定,各县考题均有不同。”

听到这,林迎还未说话,一旁的艾金良忍不住问道:“也就是说,倘若府尊大人认为我们青川县文教薄弱,那么第二、三场覆试,拿到的考题也会相对简单一点?”

他之前还以为不管哪场考试,所有考生拿到的题目都是相同的,原来不是这样的啊。

孟夫子点点头:“确实如此,这也是对小县的照拂,否则完全以文章好坏来录取考生,那势必造成弱县愈弱、强县愈强的局面,对整体而言,也就失去了平衡。作为府试主考,府尊大人有义务对此进行纠正。”

“待两场覆试结束,发榜时也是根据各县的员额不同,而分别进行发布,所发之榜即为府试分榜,亦为子榜。这时大县就发大榜、小县则发小榜,互不干扰。此外还会发一个总榜,对所有考生进行排序。”

“所有通过府试的,就是真正的童生了。”

孟夫子说完,看了林迎和艾金良一眼,“你们可还有疑惑的地方?”

林迎想了想道:“还请夫子再讲讲覆试的细节。”

孟夫子点头:“覆试共考两场,其中第一场考一天,主要为杂文,具体考几道题目,由府尊决定,一般两至三题,此外还要考试帖诗一首,这试帖诗的考题各县都是一样的,不做额外区分。”

“而第二场覆试,则考策论,连考两天,过夜的棉被也由考场提供。第二场结束前,照例默写《御言圣训》一遍。”

“另外,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府试所需的一应物品,均由考场内提供,考生除携带考试凭证外,片纸都不许带入考场,否则以舞弊论处。”

林迎和艾金良认真听着夫子讲述,就见孟夫子忽然一拍自己的额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