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综合其他>科举之路从童生开始> 第81章 大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1章 大草(1 / 2)

 院试考题,除第一场第一题各县不同外,其余题目都是一样的。

所以当小吏举着第二道题的题板巡游而来的时候,其他各县的考生同样看到了考题。

此时,他们与林迎一样。

在看到考题后的刹那,无一不是瞪大了眼睛,心里“窝草”了一句!

什么鬼?!

这是考题?

“靠!”

“靠!”

“草!”

“彼其娘之!”

“完矣!!”

此时,所有考生的心里都是懵逼的。

他们看着题板。

怔怔地,有些不知所措,凌乱在风中。

半晌后忽然反应过来,赶紧将考题抄了下来。

其实抄得也很快,甚至都不需要第二次蘸墨,因为题板上只有两个字。

赫然是——

“大草!”

这算什么考题?!

不少考生陷入了沉思。

而还在疾书第一道题的考生,被第二道题这么一打岔,俨然也影响到了心态,誊抄卷子的时候心中难免萦绕着“大草”两字。

大草,什么意思?

书法中的狂草吗?

草篆-草隶-章草-今草-大草,这大致就是草书的演变过程。

莫非魏学政的意思是,以“大草之书”为题?

以表达“大道至简,大巧不工”的意境?

想着想着,窝草,誊抄卷子时一撇一捺打了个转连到了一块,也变成草书了。

休矣!!

考生心中呐喊,颤颤巍巍地赶紧提笔去补救,谁想越补救越难看,好端端的字经过补救后反而变成了一滩乌黑的墨迹,怎么看怎么不协调。

不得已只能划去,在边上重新写一个。

只不过作为代价,阅卷官会在卷面上记下考生涂污字数的数量,这将大大影响最终的判定。

当然,因第二题影响了心性的考生固然有,但考场之中,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区区考题刁钻罢了,又不是老天爷发怒,卷起狂风大雨什么的,后者才是对考生作答的致命打击。

绝大多数考生在拿到第二道考题后,经过了短暂的凌乱,马上聚精会神思索着该如何作答。

林迎也是一样,他对着抄录到草稿纸上的“大草”两字,观察了良久,脑海中不断回想着诸子典籍。

虽然,他也知道大草确实是一种书法,但院试第一场的第二题,照例应当还是四书文,也就应该还从典籍中出题,断不会莫名其妙给出个书法名词。

但“大草”这道题,还是有些生猛了。

林迎当下的记忆力非比寻常,但脑海中依旧不记得哪篇章句中有“大草”这个词。wap.biqμgètν.net

既然没有,那就只有一种可能。

这是道截搭题!

所谓截搭题,就是从各种典籍中这取一句、那取一句,明明风牛马不相及,却偏偏编排到了一块,让考生作答。

是非常变态和考验脑力的做法。

林迎记得他在研究科举制度史的时候,就碰到过几道有名的截搭题。

例如清光绪时的杨霁就爱出截搭题,他出的题多是割裂《论语》而来,好比“雷风”,便截自“迅雷风烈,必变”这句,还有“食不多”,截搭自“不撤姜食,不多食”;“中不内”截搭自“车中,不内顾”。

可以说,截搭题真心很变态,考题不知所云,已是怪事。

但怪就怪在,考生们拿着这样的题,居然也能写出四平八稳的文章来,料想考生中也是奇才辈出。

林迎本人是非常反感这种截搭题的,它既不成文,更不成句,简直将好好的学术考试,演变成了猜谜语。

不得不说,是文史的一大退步。

当然,截搭题的出现也有其原因,毕竟四书五经的字数虽然多,但可用于考试的题目却要少一些,科举已经进行了几百年,难免遇到考题重复的情况。

民间就是有这样的狠人,能把历年的考试题目都过滤一遍,然后默记中心思想,等上了考场,撞到题了就抽出中心思想来写文。

久而久之,还形成了应考攻略。

后来,考生们连四书五经都懒得看了,捧着应考攻略研习,不比背那字数繁多的四书五经容易吗?

最后逼得考官们没办法,出题也是越发放纵起来。

截搭题由此产生。

……

虽然不太喜欢截搭题,但既然上了考场,再不喜欢也要作答。

林迎放下笔,闭目凝思,脑海中回想着可能与“大草”有关联的文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