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影一点点的西斜,半下午的时候,赵瑗收到了第一封来自于同里的书信。信是李知府发的,内容很简单已接到世子妃,诸事安好。
赵瑗琢磨了一会儿诸事安好的意思。
没有晕船,吃的饱,睡的好?
他心情愉快了一小会,就有点气了,我没在,怎么能一切安好呢?又有点烦那个白头翁,不能多写几句话吗?比如那边的天气是阴是晴,是不是也很热?她有没有戴帽子?
应该把接到她的场景描述一下嘛。
这么个猜不透上级心思的官员,到时候把他升了官,调到京城来,也不会有什么大发展。
尤其是帽子,究竟又没有戴呢?这是他千叮咛万嘱托的。因为这趟从同里镇回来,他发现她没以前白嫩了。
晚饭过后,他又接到了第二封信。是平江府官驿发来的,说是有人动用了世子的令牌,用八百里加急,往大理国发了一封信,并把信抄誉了一遍,附在后面。
赵瑗把信的内容扫视了一遍,看了落款郭思谨。六月四日亲笔。
他原本舒展的眉头,皱了皱,难道不应该是世子妃郭思谨吗?他又觉得这三个字,不顺眼。
看上去太不美了。不像她的人。
他突然又想到,在两个人都清醒的情况下,还没有叫过她的名字呢?
想到这里,赵瑗心里更不舒服了。居然没叫过她的名字!好嘛,竟然没叫过她名字。
那,该叫什么好呢?
小谨?不行,太难听。
思谨?更难听。
那,那叫思思?
呵呵,这个名字好。
思思。甜思思。甜丝丝。
人如其名。
就这么定了。
赵瑗把书信收了,站起身,大步朝园子门口走。然后在揽月阁门前转了一圈,又向着大门口走。一只脚将将跨出门,与从外面回来的张伯正碰上。
“世子去哪里?”
“街上转转。”
“待会儿若是有人找您,去哪里寻您呢?”
赵瑗想了想说“刺青坊。”看到张伯探寻的目光,他又说“我去找胡老板有些事问。”
张伯松了口气。
自五年前那件事以后,刺青坊的生意就特别火爆,很多热血小青年,喜欢往背上刺字,比如精忠报国,报仇血恨,还我山河等等。
他担心,世子万一冒出来想刺身的念头。
有什么想法,埋心里就行了,没必要烙在身上嘛。
------题外话------
今天在粉丝里看到(梨若粉白),赶快问作者朋友,这是不是盗版号?六折号的全订。哈哈,这是目前为止,第一个连倒v部分也全订的读者。我看到投了三张月票,盗版不会投月票的嘛。
么么嗒,谢谢啦,真是甜丝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