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子问外孙女:“你怎么想?”
徐茉茶才想起来:“徐有财就种我家田,在我家山砍柴。所以,这边几家,最好受雇我家,关系密切一些,为我所用。我也叫他们发个小财。我家人少,他们虽然不是家奴,但也不是村里一般的关系了。”
老爷子、老太太都在琢磨。
徐家有个照应,是最好的。
徐家能比他们强,还能带他们赚钱。
若是对徐有财好,别家没好处,没准闹出矛盾。
徐茉茶说:“他们都是村里分出来,年轻的为主。这样以这边为头再带动那边,年轻也比较有干劲。分出来的,也比那边事儿少点。反正大家用水碓或者这边去种田,大家依旧天天见。”
老爷子问:“你想弄成什么样?”
徐茉茶:“从年收入百两银子,到千两?这样,手头就宽裕了。家家能有三五年的存粮,旱涝灾害,一时也不用逃难。”
其实,这儿溪边不怎么缺水,发大水倒是多。
也不是不旱,天旱的时候,溪里的水到不了田里,溪水也减少,下游还需要。
搞不好就抢水。
不过,水碓只用水力、不减少水,用水的不会啥意见。
老爷子看老太太,年收入千两白银,钱家呢?
老爷子姓钱,当然要考虑钱家。
徐茉茶不在意。和钱家一块干啊。
钱家那么多人,提供力气,愿干可是好事儿。即便如此,钱家也不会随便和她干的。吃饭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