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家公子薛明宇来到沐英的住处,说是要拜访沐英,薛明宇的礼物是几匹自家的丝绸,送给王公子的太太的,顾盼开心的收下了,让曾玉拿到了里间,也就是沐英的大卧室。
薛明宇来拜访沐英,是受其父亲的薛林木的指使。当薛明宇回家后将沐英的举动以及对时局的分析,一一给薛林木叙述了一遍,薛林木是何人啊,都是在商场上打拼了一辈子的人,精明着呢,他便明白了此人的身份,绝对是应天城那边的人,而且分析后得出了这个王沐,实际上就是沐英的结论,这点与陆家家主陆文峰分析的一致。
都是精明人,知道了就有了反应,于是,薛林木让儿子交好沐英,尽量满足他的要求。薛林木是明白人,沈家是经商的,且根基不在平江城,薛家就不一样了,薛家的田产大都在平江城周围,名下的桑树林、养蚕场、丝织场、印染场、店铺,这些都是不动产,搬不走的。所以薛林木要一心交好沐英,就是为以后着想,薛林木的做法,保护了薛家的平安近二百年,这是聪明之举。
沐英对薛明宇的交好,心里很明白,他要的就是这个。于是言语中尽是拉近两人距离的话,两人约好明天乘花船去逛大运河,沐英很爽快的就答应了,这一来引得顾盼的白眼,悄悄的用手掐住沐英的腰部使劲儿一拧,沐英痛的差点叫出声来,薛明宇看见差点笑出声来,怕失礼,就赶紧告辞了。
沐英送走客人回到家里,瞪着顾盼:“小丫头,下手很重啊,你想掐死我呀?”
顾盼说:“谁叫你一听说喝花酒,就高兴的忘形了。家里有我和曾玉两个美女还不够啊,还要去找别的女人?”
沐英说:“那你跟着去啊,看看喝花酒是咋回事。”
顾盼说:“当然要去,我和曾玉都去,还可以保护你。”
沐英头都大了,只好借有事进里屋了。
下午,苏家少爷苏浩亮也来拜访了,他的礼物是,送给顾盼的一对和田玉的手镯,和一条黄金制作的项链。这一来,顾盼高兴的眼睛都笑咪了,小丫头这段时间尝到了做少奶奶的甜头了,越做是越来劲。
苏浩亮跟薛明宇一样,也是受他爹的指使,来与沐英套近乎的,要不说平江城是最富有的城市,平江城的这些富商们,个个都是人精,能有今天的地位,除了上辈传下来的财富,还有他们自身的阅历和独到的眼光,都是在商场上一路冲杀过来的,要不怎么能挤进平江城五大家族中来。
苏家是做盐业的,这是个半官半商的行业,没点能耐能做下去?这个行业的油水大,盯着的大人物何止上千,能在这里站稳脚跟,必须要有相当的手腕和财富支撑,否则,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苏浩亮的父亲苏明月,在平江城中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在整个江南道上也是很有名气的,丹徒城的陆家陆士琪的私盐生意,就是在苏明月这里进货,跟苏明月也比较熟,平常到平江城来,聊天中也向苏明月介绍过沐英。
沐英来到了平江城,苏明月早就知道了,他故意让儿子接近沐英,向沐英示好,这是一步好棋,好的什么程度,只有他们这种老江湖才明白,在这点上,陆家陆文峰、薛家薛林木与他的眼光一致,沈家沈万三垂垂老矣,沈荣的眼光就差了不是一点半点,这给沈家埋下了杀身之祸,这是后话了。
沐英与苏浩亮约好,明天一起游平江大运河,苏浩亮当即击掌说好,约好后,苏明浩就告辞了。
沐英回到房间,顾盼在试戴项链、手镯,正在镜子前臭美呢,见沐英进来,脸刷的一下红了,沐英说:“别停啊,继续。”顾盼放下首饰,低着头就要出去,沐英一把拉住她,将首饰塞到她的手里,说:“送你的,干嘛放我这里?”顾盼小声说:“谁稀罕。”看见顾盼出去,沐英摇了摇头,笑了。
阊门外,大运河上,一艘艘宽大的画舫在宽大的河面上,慢慢的前行,河面上不时传来琵琶的弦音和女子慢唱的歌声。
一张长条形的桌子上,一边坐着沈森、陆宇庭、薛明宇、苏明浩,另一边坐着沐英,沐英的左边是顾家少爷顾世忠,沐英是第一次见到顾世忠,这个年龄跟沐英相仿的年轻人,给人一种憨厚的感觉,但沐英知道,在商场上混的,没有憨厚人,尽管如此,沐英还是觉得这人不错,至少不虚伪。
第一次见面,沐英就将顾世忠拉倒了自己身边来坐,也是一种交好的意思,这让顾世忠很高兴。
沐英的右边是他的假太太顾盼,曾玉紧挨着顾盼坐着,就像要随时照顾太太的使女。两女今天打扮的很亮眼,穿着新买的丝绸旗袍,本就是处子之身,一打扮起来更是娇艳万分,很是爽眼。孟达跟其他下人则坐在船的另一头,下人们休息的后舱里。
沐英看着船在河中慢慢的摇动,于是便拱手说道:“王某不才,初到此地,人生地不熟的,蒙各位不弃,在此以茶代酒,敬几位一杯。”沈森说:“王公子,客气了,以后都是自己人,再说,就见外了。”
其他几人也就跟着附和,说:是呀是呀,不如如此客套了。陆宇庭过三十了,年龄最大,他说:“各位少爷们,今天来到这里,不就是图个清静、舒心吗?干嘛这么矜持,还是听听平江的弹评吧。”说着拍拍手,从画舫里间,出来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一身旗袍,怀抱着一个琵琶,出来后,向大家行了个万福之礼,盈盈的笑道:“各位公子好,小女子盈盈给公子小姐们行礼了,不知道公子小姐们喜好听那一段弹评?”
歌乐坊有个规矩,先请客人点唱,客人不点,便由着乐师自己看情形来唱。年长的客人大都喜欢点曲,唱的都是名段;商人们喜欢逗乐,点的都是些嬉笑谩骂的黄段子;文人们喜好佳句、名词。